恭維語的語言游戲特質(zhì)
本文關鍵詞:恭維語的語言游戲特質(zhì)
【摘要】:恭維語作為一種禮貌的、積極的言語交際行為,在人們的言語交際中具有幫助人們建立人際關系、改變語用距離、表示感謝、鼓勵、防止傷害面子和緩解矛盾等作用。被形象的譽為當今社會的“潤滑劑”。現(xiàn)代西方語言哲學的“精神教父”——路德維!ぞS特根斯坦在其后期對語言哲學的研究中,提出了“語言游戲論”,成為其后期語言哲學研究中的一個核心概念。該理論與維特根斯坦的前期理論有所不同,旨在研究語言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運用而不再試圖用一種理想的語言去改造日常用語!罢Z言游戲論”這一理論提出后,許多學者便開始深入研究,為后來的語言學、語用學、語言哲學的研究開辟了一個新視角,對研究語言學具有重要的意義以及影響。本文基于維特根斯坦提出的“語言游戲論”來探討恭維語的游戲特質(zhì),并將這些游戲特質(zhì)放在順應理論和言語行為理論的框架下,從順應理論框架的交際語境和交際觀出發(fā),觀察恭維語是如何順應語境實現(xiàn)交際目的,旨在將順應理論應用于語用特質(zhì)并為其提供特定的背景與理論指導。本研究緊密圍繞維特根斯坦后期的哲學思想展開論述,從維特根斯坦的“語言游戲說”以及語言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運用入手,分析維特根斯坦后期日常語言觀在實際生活中的具體貫徹和表現(xiàn)。同時借鑒和探索前人的研究成果,以維特根斯坦的“語言游戲了理論”和Verschueren的順應理論作為理論基礎,以日常生活中的對話和文學作品中的恭維語言為語料,得出恭維語語言游戲的種種特質(zhì)。在此基礎上,文章通過對恭維語語料的分析,結(jié)合順應理論,并將恭維行為置于一個系統(tǒng)的過程中,從而了解游戲的過程和游戲中各要素之間的互動關系,以及恭維語是如何順應語境實現(xiàn)的,給恭維語的研究提供了一個新視角。由于人類的語言交際都受到一定順應原則的支配,恭維語作為一種語言游戲,其產(chǎn)生與理解機制也受順應原則的支配。恭維語的交際過程是一個不斷選擇的過程,既在語言結(jié)構(gòu)層面上選擇,也在策略層面上展開。選擇的過程是語境和語言選擇二者相互順應的動態(tài)過程。通過不同的語境,以及交際雙方語言的不斷選擇,從而達成恭維交際行為。本文旨在通過結(jié)合國內(nèi)一些文學作品以及對日常生活當中所了解到的恭維現(xiàn)象進行分析,歸納總結(jié)出恭維語的句法形式、語義特征及其語言游戲的特質(zhì),并揭示出影響恭維語的產(chǎn)生的因素,以及恭維語在中西方文化交流和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恭維語 語言游戲 順應理論
【學位授予單位】:哈爾濱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H030
【目錄】:
- 摘要5-7
- Abstract7-13
- 第1章 緒論13-15
- 1.1 問題13-14
- 1.2 研究的問題及目標14-15
- 第2章 理論框架及文獻綜述15-28
- 2.1 理論框架15-21
- 2.1.1“語言游戲”理論15-18
- 2.1.2 順應理論18-20
- 2.1.3 言語行為理論20-21
- 2.2 相關文獻21-28
- 2.2.1 恭維語及其相關概念辨析21-22
- 2.2.2 恭維語的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22-25
- 2.2.3“語言游戲”的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25-28
- 第3章 研究方法28-31
- 3.1 引言28
- 3.2 材料來源28-29
- 3.2.1 日常用語語料收集28
- 3.2.2 文本材料收集28-29
- 3.3 研究方法29
- 3.3.1 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29
- 3.3.2 材料立論的方法29
- 3.3.3 宏觀研究與微觀分析相結(jié)合的方法29
- 3.4 研究步驟29-31
- 第4章 研究結(jié)果31-44
- 4.1 引言31
- 4.2 研究發(fā)現(xiàn)31-44
- 4.2.1 恭維語的句法形式31-33
- 4.2.2 恭維語的語義特征33-36
- 4.2.3 恭維語的語言游戲特質(zhì)36-44
- 第5章 討論44-51
- 5.1 引言44
- 5.2 恭維語的功能44-49
- 5.2.1 維系人際關系44-45
- 5.2.2 縮小語用距離45
- 5.2.3 表達謝意45-46
- 5.2.4 給與鼓勵46-47
- 5.2.5 維護面子47
- 5.2.6 避免沖突47-49
- 5.3 恭維語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應用49-50
- 5.4 恭維語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50-51
- 結(jié)論51-53
- 參考文獻53-56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shù)論文56-57
- 致謝57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玉蕊;關于日本的語言游戲[J];日語知識;2001年06期
2 朱莉亞·多布森 ,陳山城;語言游戲十則[J];國外外語教學;1979年Z1期
3 仲錫;;語言游戲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使用[J];淮陰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年03期
4 李波;;語言游戲是外語教師的好幫手[J];川北醫(yī)學院學報;1992年02期
5 蘇德超;;語言游戲的語言生活論[J];內(nèi)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006年04期
6 陳道遠;;語言游戲與社會的發(fā)散性[J];淄博師專學報;2010年03期
7 趙國棟;;大眾傳媒中的語言游戲[J];中國俄語教學;2012年04期
8 陸文苓;盧云川;;語言與世界:意義的圖像說與語言游戲[J];名作欣賞;2013年06期
9 王曉華;現(xiàn)代漢語缺乏深層的語言游戲[J];探索與爭鳴;1998年05期
10 石敏敏;語言游戲與宗教信仰的本質(zhì)[J];社會科學研究;2001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伍思靜;;索緒爾和維特根斯坦語言游戲觀之對比研究[A];索緒爾語言哲學思想研究——第二屆中西語言哲學高層論壇暨紀念索緒爾逝世100周年論文集[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曾耀農(nóng);后現(xiàn)代影視的話語膨脹與語言游戲[N];文藝報;2002年
2 賈磊磊;映現(xiàn)與重合[N];中國文化報;2001年
3 邁克爾·希伊(溫納傳播公司訂閱營銷策劃主任);話說發(fā)行中人的因素[N];中國圖書商報;2004年
4 靖江市靖城鎮(zhèn)越江幼兒園 夏云霞;在溝通中獲得雙贏[N];成才導報.教育周刊;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姜慧博;維特根斯坦語言觀的發(fā)展與批評[D];東北師范大學;2015年
2 胡荃;俄羅斯現(xiàn)代大眾紙質(zhì)傳媒中以縮略語為基礎的語言游戲研究[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15年
3 韓冰;維特根斯坦“家族相似”理論與美學觀念轉(zhuǎn)換[D];黑龍江大學;2015年
4 孫亞婷;恭維語的語言游戲特質(zhì)[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5年
5 楊云霞;俄語廣告中的語言游戲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3年
6 張爽;俄語語言游戲中的語用學若干問題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3年
7 顧雪;當代俄羅斯報刊中的語言游戲[D];黑龍江大學;2014年
8 王建偉;寒暄的語言游戲特質(zhì)[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3年
9 李寧桂;語言游戲與語境解釋論[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8年
10 趙賽;語言游戲的生成機制及其翻譯[D];河南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6676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zaizhiboshi/667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