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滇劇名伶推介的視覺圖像設計
發(fā)布時間:2022-01-17 09:32
滇劇作為云南省獨特的地方戲曲,是云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譽為“滇粹”。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現代化進程的加快,文化消費方式多元化轉變,傳統文化受到沖擊,滇劇文化受到的影響尤其明顯。滇劇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成為云南省保護地方戲曲的重要課題。本文從視覺圖像角度出發(fā),以滇劇名伶推介為對象研究滇劇文化在當下社會發(fā)展中傳播的可能性,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探討:一、滇劇的歷史淵源與生存發(fā)展現狀;二、滇劇名伶及滇劇名伶推介現狀;三、滇劇名伶視覺圖像設計的必要性、優(yōu)勢及特點;四、滇劇名伶視覺圖像設計表現與設計方法;五、以《滇劇名丑——邱云蓀傳記手繪圖鑒》為例進行滇劇名伶推介設計實踐。本文將滇劇名伶?zhèn)饔浥c現代視覺圖像設計相結合,同時從文化傳播功能和審美特征兩個角度制定視覺設計策略,并分別從圖像設計表現、設計方法、設計實踐等多個方面進行探索,希望以此傳播滇劇文化,借以促進滇劇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
【文章來源】:云南藝術學院云南省
【文章頁數】:8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滇劇名旦羅香圃像(來源:《滇劇史話》第22頁)
一、云南滇劇概述11的劇種不多見。”[1]1959年、云南滇劇團到北京、長春、哈爾濱演出,其新改編的優(yōu)秀傳統劇目《借親配》得到廣泛認可,后由長春電影制片廠拍攝成戲曲藝術片搬上銀幕(見圖1-4、1-5)。圖1-2周恩來與滇劇表演藝術家握手(云南省滇劇院提供)圖1-3毛主席與滇劇表演藝術家彭國珍握手(來源:《滇劇史話》第33頁)圖1-4滇劇電影《借親配》劇照(云南省滇劇院提供)[1]轉引自包鋼.滇劇史話[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38.
一、云南滇劇概述11的劇種不多見!盵1]1959年、云南滇劇團到北京、長春、哈爾濱演出,其新改編的優(yōu)秀傳統劇目《借親配》得到廣泛認可,后由長春電影制片廠拍攝成戲曲藝術片搬上銀幕(見圖1-4、1-5)。圖1-2周恩來與滇劇表演藝術家握手(云南省滇劇院提供)圖1-3毛主席與滇劇表演藝術家彭國珍握手(來源:《滇劇史話》第33頁)圖1-4滇劇電影《借親配》劇照(云南省滇劇院提供)[1]轉引自包鋼.滇劇史話[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38.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人物傳記類書籍裝幀設計研究的實踐與思考——以《以為》一書為例[J]. 宋哲琦. 藝術與設計(理論). 2018(12)
[2]滇劇教育事業(yè)的集大成者——評《滇劇泰斗栗成之》[J]. 田向弘. 中國教育學刊. 2018(10)
[3]王玉珍速寫[J]. 吳戈. 中國戲劇. 2018(08)
[4]談人物傳記類書籍裝幀設計的特性[J]. 吳東,任青子. 美術大觀. 2011(03)
[5]關于保護和發(fā)展以滇劇、花燈為代表的云南地方戲劇的幾點建議[J]. 黃映玲. 民族藝術研究. 2008(04)
[6]關于繁榮發(fā)展滇劇花燈與地方戲的思考[J]. 蔡毅. 云南藝術學院學報. 2006(04)
[7]圖像學的模式[J]. 易英. 美術研究. 2003(04)
[8]改良、改進、改革——滇劇發(fā)展三部曲[J]. 顧峰. 民族藝術研究. 1988(02)
[9]滇劇表演藝術特征初論[J]. 楊山. 民族藝術研究. 1988(01)
碩士論文
[1]當代戲曲演員個人品牌建設策略研究[D]. 邱蒙蒙.中國戲曲學院 2018
[2]“同光十三絕”研究[D]. 康靜.蘇州大學 2010
[3]滇劇在當代社會中的生存與發(fā)展研究[D]. 李小崗.云南藝術學院 2010
[4]中國現代美學中“意象”、“意境”概念的演變[D]. 楊晨.四川師范大學 2009
[5]插圖敘事中時空表現的圖式研究[D]. 張彤.中央美術學院 2008
本文編號:3594490
【文章來源】:云南藝術學院云南省
【文章頁數】:8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滇劇名旦羅香圃像(來源:《滇劇史話》第22頁)
一、云南滇劇概述11的劇種不多見。”[1]1959年、云南滇劇團到北京、長春、哈爾濱演出,其新改編的優(yōu)秀傳統劇目《借親配》得到廣泛認可,后由長春電影制片廠拍攝成戲曲藝術片搬上銀幕(見圖1-4、1-5)。圖1-2周恩來與滇劇表演藝術家握手(云南省滇劇院提供)圖1-3毛主席與滇劇表演藝術家彭國珍握手(來源:《滇劇史話》第33頁)圖1-4滇劇電影《借親配》劇照(云南省滇劇院提供)[1]轉引自包鋼.滇劇史話[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38.
一、云南滇劇概述11的劇種不多見!盵1]1959年、云南滇劇團到北京、長春、哈爾濱演出,其新改編的優(yōu)秀傳統劇目《借親配》得到廣泛認可,后由長春電影制片廠拍攝成戲曲藝術片搬上銀幕(見圖1-4、1-5)。圖1-2周恩來與滇劇表演藝術家握手(云南省滇劇院提供)圖1-3毛主席與滇劇表演藝術家彭國珍握手(來源:《滇劇史話》第33頁)圖1-4滇劇電影《借親配》劇照(云南省滇劇院提供)[1]轉引自包鋼.滇劇史話[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38.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人物傳記類書籍裝幀設計研究的實踐與思考——以《以為》一書為例[J]. 宋哲琦. 藝術與設計(理論). 2018(12)
[2]滇劇教育事業(yè)的集大成者——評《滇劇泰斗栗成之》[J]. 田向弘. 中國教育學刊. 2018(10)
[3]王玉珍速寫[J]. 吳戈. 中國戲劇. 2018(08)
[4]談人物傳記類書籍裝幀設計的特性[J]. 吳東,任青子. 美術大觀. 2011(03)
[5]關于保護和發(fā)展以滇劇、花燈為代表的云南地方戲劇的幾點建議[J]. 黃映玲. 民族藝術研究. 2008(04)
[6]關于繁榮發(fā)展滇劇花燈與地方戲的思考[J]. 蔡毅. 云南藝術學院學報. 2006(04)
[7]圖像學的模式[J]. 易英. 美術研究. 2003(04)
[8]改良、改進、改革——滇劇發(fā)展三部曲[J]. 顧峰. 民族藝術研究. 1988(02)
[9]滇劇表演藝術特征初論[J]. 楊山. 民族藝術研究. 1988(01)
碩士論文
[1]當代戲曲演員個人品牌建設策略研究[D]. 邱蒙蒙.中國戲曲學院 2018
[2]“同光十三絕”研究[D]. 康靜.蘇州大學 2010
[3]滇劇在當代社會中的生存與發(fā)展研究[D]. 李小崗.云南藝術學院 2010
[4]中國現代美學中“意象”、“意境”概念的演變[D]. 楊晨.四川師范大學 2009
[5]插圖敘事中時空表現的圖式研究[D]. 張彤.中央美術學院 2008
本文編號:35944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594490.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