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南宋入元進士詩人群體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4-14 17:24
  面對故國覆滅,南宋入元進士的政治態(tài)度不同,文天祥、趙必等人堅決抗元,鄧剡、趙必岊等人不與蒙元政權合作,屬于激烈型;蔣捷、黎立武、胡次焱等人,或隱居不仕,或講學授徒,或作學官,主持書院,屬于溫和型;吳琳、張伯淳等人則選擇出仕新朝,政績突出,為降元做官型。這些進士在元初形成了以“文天祥”為核心的交游網(wǎng)絡。根據(jù)《全元詩》《全宋詞》《全金元詞》等總集的元代部分,統(tǒng)計出入元南宋進士59人有文學作品存世,他們的詩詞分為以下四類:第一,詠物抒懷。多為梅花、菊花等象征高尚氣節(jié)之物,借以抒發(fā)內心,表達高尚節(jié)操。第二,懷古詠史。在對杭州、金陵等地景物的描繪中,寄托對南宋故國的留戀與哀悼。第三,寄情佛道。通過游覽佛寺道觀,與僧人道士交游,他們排遣內心的苦悶,獲得心靈的寧靜。第四,詠陶隱逸。通過贊美陶淵明,推崇隱逸,表達他們想要歸隱田園、縱情山水的美好愿望。這些詩詞反映了宋元易代之際進士群體的內心世界,其中文天祥對于妻兒抱有愧疚之情,他最終做出了舍家報國的選擇,忠于南宋,堅貞不屈。方回在降元后有后悔之意,他在詩歌中述說了內心的孤獨與無奈。隨著時間推移,這些進士群體的思想產(chǎn)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開始慢慢接受現(xiàn)實,... 

【文章來源】:山西大學山西省

【文章頁數(shù)】:9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南宋入元進士考
    1.1 南宋入元進士統(tǒng)計
    1.2 南宋入元進士詩人的政治態(tài)度
        1.2.1 激烈型
        1.2.2 溫和型
        1.2.3 降元做官型
第二章 宋元易代之際進士群體活動
    2.1 易代之際進士的活動分流
        2.1.1 積極抗元,堅貞不屈
        2.1.2 崇尚理學,主持書院
        2.1.3 出仕新朝,政績突出
    2.2 以“文天祥”為核心的進士交游網(wǎng)絡
        2.2.1 與文天祥有直接交往的進士
        2.2.2 其他進士之間的相互交游關系
第三章 南宋入元進士的詩詞創(chuàng)作
    3.1 進士作品內容
        3.1.1 詠物抒懷
        3.1.2 懷古詠史
        3.1.3 寄情佛道
        3.1.4 詠陶隱逸
    3.2 宋元易代進士群體的內心世界——以方回、文天祥為例
        3.2.1 堅決抗元的代表——文天祥
        3.2.2 內心矛盾的進士的代表——方回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南宋入元進士群體活動年表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謝
個人簡況及聯(lián)系方式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臧夢解與“守官四銘”[J]. 王樟松.  吉林人大. 2018(08)
[2]元代特殊的政治文化環(huán)境與元代文學發(fā)展[J]. 任紅敏.  勵耘學刊. 2018(01)
[3]論宋代江西進士的文化貢獻與學術價值[J]. 李懿,劉雙琴.  江西社會科學. 2017(11)
[4]方回道德反思的詩學訴求[J]. 王昕,高覽小.  沈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05)
[5]從月泉吟社征詩看宋元之際的詩風及其轉向[J]. 熊海英.  中國高校社會科學. 2017(01)
[6]宋代進士科考試的政治宣傳價值分析[J]. 魏海巖.  中原文化研究. 2016(02)
[7]元代江西杰出音樂人才熊朋來的音樂才華考略[J]. 王明璐.  蘭臺世界. 2015(15)
[8]河北漢人世侯與元初文學[J]. 張建偉.  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5(03)
[9]月泉吟社的詩學思想及其對宋元詩歌轉型的意義[J]. 鄒艷.  江西社會科學. 2015(02)
[10]元初詩歌與同題集詠[J]. 李文勝.  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4(10)

博士論文
[1]方回研究[D]. 孫凱昕.復旦大學 2010

碩士論文
[1]宋元之際徽州遺民詩人研究[D]. 楊倩倩.云南民族大學 2018
[2]宋代蜀籍遺民詩人研究[D]. 郝青萍.西南民族大學 2017
[3]宋代兩浙路進士時空分布研究[D]. 傅蓉.華中師范大學 2016
[4]元初南宋遺民詩社“汐社”研究[D]. 周林.暨南大學 2011
[5]南宋遺民詩人詩作研究[D]. 朱明玥.上海師范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13771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13771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9abe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