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疚與共情對中學生道德判斷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04-14 09:45
道德判斷是指人們運用已有的道德概念及道德認識對自己或他人的行為進行判斷和推論的過程。近年來,Haidt的道德判斷社會直覺模型,Greene的道德判斷雙加工模型以及一些道德判斷研究都證明了在進行道德判斷過程中,個體的情緒情感狀態(tài)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作為在道德發(fā)展的關鍵時期,中學生的道德判斷狀況受到眾多學者的重視。目前有關情緒類型對道德判斷影響的研究關注更多的是厭惡和憤怒,而內(nèi)疚作為有利于人們更多的作出符合道德規(guī)范行為的一種道德情緒被關注的卻很少且未得到一致的結論。本研究旨在探究內(nèi)疚情緒對中學生道德判斷的影響,以及道德兩難困境類型和個體的特質共情水平在其中的作用。本研究以中學生為被試,借鑒國外相關的任務情境范式誘發(fā)內(nèi)疚情緒作為實驗處理條件,采用道德兩難問題來測量被試的道德判斷,探究內(nèi)疚情緒是如何影響中學生的道德判斷。實驗一,探究在不同類型的道德兩難困境中內(nèi)疚對中學生道德判斷的影響。采用2(情緒狀態(tài):內(nèi)疚組、控制組)×2(道德兩難困境類型:個人道德兩難困境、非個人道德兩難困境)兩因素混合設計。通過重復測量方差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在個人道德兩難困境中,相比控制組,內(nèi)疚組的被試更傾向于作出道義性判斷,...
【文章來源】:江西師范大學江西省
【文章頁數(shù)】: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情緒狀態(tài)和道德兩難困境類型之間的交互作用
內(nèi)疚與共情對中學生道德判斷的影響23表7各因素在道德判斷平均分上的主效應及交互作用的方差分析差異來源SSdfMSFpη2P情緒狀態(tài)(組間)34.53134.5316.52.000.127共情水平(組間)72.56172.5634.71.000.233情緒狀態(tài)×共情水平9.1619.164.38.039.037誤差238.331142.09針對情緒狀態(tài)和共情水平交互作用顯著,進一步做簡單效應分析,結果表明:對于高共情被試,內(nèi)疚組道德判斷平均得分顯著低于控制組道德判斷平均得分(p<.001);對于低共情被試,內(nèi)疚組道德判斷平均得分與控制組道德判斷平均得分無顯著差異(p>.05)。另外,在內(nèi)疚情緒狀態(tài)下,高、低共情組道德判斷平均得分差異顯著(p<.001);中性情緒狀態(tài)下,高、低共情組道德判斷平均得分差異也顯著(p<.01)?梢姡诿鎸人道德兩難困境時,高共情特質被試在內(nèi)疚狀態(tài)下比中性情緒狀態(tài)下更傾向于作出道義性判斷,而低共情特質被試在兩種情緒狀態(tài)下的道德判斷無顯著差異。此結果部分支持本研究假設2。結果見圖6顯示。圖6情緒狀態(tài)和共情水平之間的交互作用4.5討論首先,實驗二結果顯示,情緒狀態(tài)的主效應顯著,被試在內(nèi)疚情緒狀態(tài)下更***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道德兩難困境范式在心理學研究中的使用:回顧與展望[J]. 徐同潔,劉燕君,胡平,彭申立.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8(03)
[2]情緒如何影響道德判斷:完全差異化的觀點[J]. 文少司,丁道群. 心理研究. 2015(03)
[3]道德視野下的內(nèi)疚[J]. 張琨,方平,姜媛,于悅,歐陽恒磊. 心理科學進展. 2014(10)
[4]雙加工理論下道德判斷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 葉勝超,嚴建雯. 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14(03)
[5]道德困境之困境——情與理的辯爭[J]. 喻豐,彭凱平,韓婷婷,柴方圓,柏陽. 心理科學進展. 2011(11)
[6]不同情緒與不同道德自我喚醒對高中生道德判斷影響的調(diào)查研究[J]. 肖前國. 廣西教育學院學報. 2008(05)
[7]積極情感消極情感量表(PANAS)的修訂[J]. 邱林,鄭雪,王雁飛. 應用心理學. 2008(03)
[8]情緒狀態(tài)對大學生道德判斷能力的影響[J]. 王云強,郭本禹,吳慧紅. 心理科學. 2007(06)
碩士論文
[1]內(nèi)疚情緒對大學生道德決策的影響[D]. 黎俊良.魯東大學 2018
[2]憤怒、厭惡情緒對道德判斷影響的差異研究[D]. 趙東偉.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12
本文編號:3137110
【文章來源】:江西師范大學江西省
【文章頁數(shù)】: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情緒狀態(tài)和道德兩難困境類型之間的交互作用
內(nèi)疚與共情對中學生道德判斷的影響23表7各因素在道德判斷平均分上的主效應及交互作用的方差分析差異來源SSdfMSFpη2P情緒狀態(tài)(組間)34.53134.5316.52.000.127共情水平(組間)72.56172.5634.71.000.233情緒狀態(tài)×共情水平9.1619.164.38.039.037誤差238.331142.09針對情緒狀態(tài)和共情水平交互作用顯著,進一步做簡單效應分析,結果表明:對于高共情被試,內(nèi)疚組道德判斷平均得分顯著低于控制組道德判斷平均得分(p<.001);對于低共情被試,內(nèi)疚組道德判斷平均得分與控制組道德判斷平均得分無顯著差異(p>.05)。另外,在內(nèi)疚情緒狀態(tài)下,高、低共情組道德判斷平均得分差異顯著(p<.001);中性情緒狀態(tài)下,高、低共情組道德判斷平均得分差異也顯著(p<.01)?梢姡诿鎸人道德兩難困境時,高共情特質被試在內(nèi)疚狀態(tài)下比中性情緒狀態(tài)下更傾向于作出道義性判斷,而低共情特質被試在兩種情緒狀態(tài)下的道德判斷無顯著差異。此結果部分支持本研究假設2。結果見圖6顯示。圖6情緒狀態(tài)和共情水平之間的交互作用4.5討論首先,實驗二結果顯示,情緒狀態(tài)的主效應顯著,被試在內(nèi)疚情緒狀態(tài)下更***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道德兩難困境范式在心理學研究中的使用:回顧與展望[J]. 徐同潔,劉燕君,胡平,彭申立.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8(03)
[2]情緒如何影響道德判斷:完全差異化的觀點[J]. 文少司,丁道群. 心理研究. 2015(03)
[3]道德視野下的內(nèi)疚[J]. 張琨,方平,姜媛,于悅,歐陽恒磊. 心理科學進展. 2014(10)
[4]雙加工理論下道德判斷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 葉勝超,嚴建雯. 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14(03)
[5]道德困境之困境——情與理的辯爭[J]. 喻豐,彭凱平,韓婷婷,柴方圓,柏陽. 心理科學進展. 2011(11)
[6]不同情緒與不同道德自我喚醒對高中生道德判斷影響的調(diào)查研究[J]. 肖前國. 廣西教育學院學報. 2008(05)
[7]積極情感消極情感量表(PANAS)的修訂[J]. 邱林,鄭雪,王雁飛. 應用心理學. 2008(03)
[8]情緒狀態(tài)對大學生道德判斷能力的影響[J]. 王云強,郭本禹,吳慧紅. 心理科學. 2007(06)
碩士論文
[1]內(nèi)疚情緒對大學生道德決策的影響[D]. 黎俊良.魯東大學 2018
[2]憤怒、厭惡情緒對道德判斷影響的差異研究[D]. 趙東偉.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12
本文編號:313711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137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