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淪陷區(qū)女作家的畸戀小說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09 15:39
1937年至1945年的全面抗戰(zhàn)時期,上海淪陷區(qū)女性文學開始逐漸地涌現出來,代表性的女作家主要包括張愛玲、蘇青、潘柳黛等人。與男性文學的剛烈不同,在這個時期女性文學中,更多的表現出情感的細膩,在對感情關系的刻畫中,出現了一種特殊的畸戀書寫。值得注意的是,“畸”一詞在本文中并非帶有歧視色彩,筆者僅用它來區(qū)分認知觀念中的常態(tài)情愛。《當代漢語詞典》將“畸戀”的含義解釋為“不合常理的戀情”,在當時社會,畸戀是指違背社會關系、倫理道德的感情逾越,是一種越軌的性愛與情愛內容。包括婚外情、同性戀、姘居、忘年戀等情形;麘俨粌H是戰(zhàn)爭分化的私人產物,也反映出無數女性在掙脫束縛、自我解放過程中所陷入的道德困境。在文章中女作者通過細膩的情感和身體刻畫將女性的欲望訴求刻畫的淋漓盡致,引人思考。本文以淪陷區(qū)以“畸戀”為主題的小說作為研究對象,分別從表現、成因以及影響這三個角度進行研究,通過本文的研究可以對淪陷區(qū)女性畸戀的書寫有更加系統(tǒng)的認知,從而客觀地審視封建禮教下的兩性關系與女性掙脫。本文的研究主要分為三個部分,第一章主要分析上海淪陷區(qū)女作家“畸戀”小說的表現模式。從類型上來看,畸戀的書寫主要包括婚外情、同性...
【文章來源】: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8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研究的緣起及選題意義
二、本文的研究構想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上海淪陷區(qū)女作家畸戀書寫的表現形態(tài)
一、反倫理的情感形態(tài)—畸戀類型劃分
二、女主男次的角色安排—畸戀中的人物關系
三、成長之痛—畸戀人物的創(chuàng)傷經歷
第二章 上海淪陷區(qū)女作家畸戀書寫的成因
一、戰(zhàn)爭的隔離作用
二、上海文化氛圍的推動
三、“五四”落潮后的婚姻觀
第三章 上海淪陷區(qū)女作家畸戀書寫的意義
一、創(chuàng)作主體的情感釋放
二、畸戀書寫對新時期私人化寫作的影響
三、畸戀悲劇下的人性反思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淺析《心經》中的人物形象[J]. 柳云超. 文學教育(上). 2019(12)
[2]心理批評視域下的女性教育與成長——陳染小說《私人生活》中人物心理探析[J]. 張麗娜,路海東. 文藝爭鳴. 2019(05)
[3]戀母弒父情結的演繹——新解《茉莉香片》[J]. 盧志娟. 陰山學刊. 2018(05)
[4]論張愛玲小說中的病態(tài)女性哲學——以《傳奇》和《小團圓》為中心[J]. 周瑾萱. 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05)
[5]道不盡的“欲”說還休——談四篇“出軌”小說[J]. 石健. 內江師范學院學報. 2018(09)
[6]近四十年來抗戰(zhàn)時期淪陷區(qū)女性文學研究述評[J]. 邱田. 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02)
[7]焦慮書寫下的女性主體——蘇青長篇小說解讀[J]. 唐超. 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05)
[8]愛恨糾纏的“心之經”——《心經》中的“父”與“女”[J]. 殷紅. 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 2016(01)
[9]絕境中的蒼涼死灰——淺析張愛玲筆下的畸戀[J]. 鄭瑾瑩. 赤子(上中旬). 2015(19)
[10]被忽視的反抗——論張愛玲淪陷時期的小說[J]. 劉人鋒. 名作欣賞. 2015(22)
博士論文
[1]淪陷區(qū)女性文學敘事研究[D]. 邱田.蘭州大學 2017
[2]20世紀三四十年代小說中的都市空間[D]. 張妍.吉林大學 2014
[3]20世紀40年代上海淪陷區(qū)女作家小說服飾研究[D]. 翟興娥.武漢大學 2013
[4]惡的書寫:現代小說敘事的倫理境遇研究[D]. 常娟.南京大學 2011
[5]20世紀中國小說性愛敘事研究[D]. 王彥彥.蘭州大學 2007
[6]現代性內涵的沖突[D]. 韓冷.東北師范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中國當代小說中的同性戀書寫[D]. 劉錦蘭.湖南師范大學 2019
[2]納博科夫與嚴歌苓畸戀小說比較研究[D]. 張躍.遼寧大學 2018
[3]中國現當代小說中的女同性戀話語書寫探究[D]. 任瀟瀟.內蒙古師范大學 2017
[4]論中國現代小說的“畸戀”書寫[D]. 李晶晶.南昌大學 2017
[5]獨立自我的言說與日;氖浪壮粮D]. 錢鈺.安徽大學 2016
[6]變態(tài)心理學視角下張愛玲小說研究[D]. 韓晶.東北師范大學 2015
[7]錯位的愛[D]. 賀文華.陜西師范大學 2015
[8]不一樣的伊甸園[D]. 邢瓊.曲阜師范大學 2013
[9]上海淪陷區(qū)的女性言說[D]. 王櫟雯.四川師范大學 2011
[10]四十年代海派女作家小說的“病”婦形象研究[D]. 易小亮.廣西師范大學 2010
本文編號:2966941
【文章來源】: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8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研究的緣起及選題意義
二、本文的研究構想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上海淪陷區(qū)女作家畸戀書寫的表現形態(tài)
一、反倫理的情感形態(tài)—畸戀類型劃分
二、女主男次的角色安排—畸戀中的人物關系
三、成長之痛—畸戀人物的創(chuàng)傷經歷
第二章 上海淪陷區(qū)女作家畸戀書寫的成因
一、戰(zhàn)爭的隔離作用
二、上海文化氛圍的推動
三、“五四”落潮后的婚姻觀
第三章 上海淪陷區(qū)女作家畸戀書寫的意義
一、創(chuàng)作主體的情感釋放
二、畸戀書寫對新時期私人化寫作的影響
三、畸戀悲劇下的人性反思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淺析《心經》中的人物形象[J]. 柳云超. 文學教育(上). 2019(12)
[2]心理批評視域下的女性教育與成長——陳染小說《私人生活》中人物心理探析[J]. 張麗娜,路海東. 文藝爭鳴. 2019(05)
[3]戀母弒父情結的演繹——新解《茉莉香片》[J]. 盧志娟. 陰山學刊. 2018(05)
[4]論張愛玲小說中的病態(tài)女性哲學——以《傳奇》和《小團圓》為中心[J]. 周瑾萱. 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05)
[5]道不盡的“欲”說還休——談四篇“出軌”小說[J]. 石健. 內江師范學院學報. 2018(09)
[6]近四十年來抗戰(zhàn)時期淪陷區(qū)女性文學研究述評[J]. 邱田. 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02)
[7]焦慮書寫下的女性主體——蘇青長篇小說解讀[J]. 唐超. 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05)
[8]愛恨糾纏的“心之經”——《心經》中的“父”與“女”[J]. 殷紅. 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 2016(01)
[9]絕境中的蒼涼死灰——淺析張愛玲筆下的畸戀[J]. 鄭瑾瑩. 赤子(上中旬). 2015(19)
[10]被忽視的反抗——論張愛玲淪陷時期的小說[J]. 劉人鋒. 名作欣賞. 2015(22)
博士論文
[1]淪陷區(qū)女性文學敘事研究[D]. 邱田.蘭州大學 2017
[2]20世紀三四十年代小說中的都市空間[D]. 張妍.吉林大學 2014
[3]20世紀40年代上海淪陷區(qū)女作家小說服飾研究[D]. 翟興娥.武漢大學 2013
[4]惡的書寫:現代小說敘事的倫理境遇研究[D]. 常娟.南京大學 2011
[5]20世紀中國小說性愛敘事研究[D]. 王彥彥.蘭州大學 2007
[6]現代性內涵的沖突[D]. 韓冷.東北師范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中國當代小說中的同性戀書寫[D]. 劉錦蘭.湖南師范大學 2019
[2]納博科夫與嚴歌苓畸戀小說比較研究[D]. 張躍.遼寧大學 2018
[3]中國現當代小說中的女同性戀話語書寫探究[D]. 任瀟瀟.內蒙古師范大學 2017
[4]論中國現代小說的“畸戀”書寫[D]. 李晶晶.南昌大學 2017
[5]獨立自我的言說與日;氖浪壮粮D]. 錢鈺.安徽大學 2016
[6]變態(tài)心理學視角下張愛玲小說研究[D]. 韓晶.東北師范大學 2015
[7]錯位的愛[D]. 賀文華.陜西師范大學 2015
[8]不一樣的伊甸園[D]. 邢瓊.曲阜師范大學 2013
[9]上海淪陷區(qū)的女性言說[D]. 王櫟雯.四川師范大學 2011
[10]四十年代海派女作家小說的“病”婦形象研究[D]. 易小亮.廣西師范大學 2010
本文編號:296694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zaizhiboshi/2966941.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