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童小說的倫理敘事
發(fā)布時間:2020-12-25 03:36
蘇童以短篇小說《第八個是銅像》(1983)在20世紀80年代的文壇嶄露頭角,甫一出場,蘇童便以他獨特的敘述策略和自成一派的審美特征占據(jù)了文壇一隅,不斷活躍于當代文學的舞臺上。但他并未受某一種創(chuàng)作方式和風格所限,而是在創(chuàng)作中自覺轉(zhuǎn)型,從先鋒文學到“新歷史主義”,再到“新寫實主義”,蘇童不斷地突破自我,佳作迭出,而倫理敘事作為重要的敘事主題,或隱或顯地存在于諸多的敘事文本之內(nèi)。本篇論文通過其小說中對倫理敘事主題的研究,分析其作品在當代文學中的重要意義。論文主體分為緒論和正文兩個部分。首先,是緒論部分。一,對迄今為止蘇童小說的研究成果進行簡單梳理;二,介紹論文的選題背景及意義,對倫理和倫理敘事的概念進行界定,并對倫理敘事這一基本主題在蘇童小說中的展現(xiàn)進行簡要概括。其次,是正文部分,將蘇童小說中的倫理敘事概括歸納為家庭倫理敘事、歷史倫理敘事、生命倫理敘事三個部分。第一章,家族倫理敘事。蘇童小說中以血緣關(guān)系為基礎(chǔ)而形成的父子、母女、兄弟姐妹等家庭倫理關(guān)系,區(qū)別于傳統(tǒng)小說中的溫情和睦,而是呈現(xiàn)冷漠、陰冷的氛圍。蘇童小說中的家庭倫理敘事展現(xiàn)了個體的自由倫理與傳統(tǒng)家庭倫理之間產(chǎn)生的沖突和矛盾,從而引發(fā)...
【文章來源】: 徐巖巖 安慶師范大學
【文章頁數(shù)】:4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 研究現(xiàn)狀
二、 選題背景及意義
(一) 概念闡述
(二) 研究意義
三、 研究思路及創(chuàng)新點
(一) 研究思路
(二) 創(chuàng)新點
第一章 家庭倫理敘事:個體的游離
第一節(jié) 在沖突中“對話”的父子倫理
第二節(jié) 無愛的“圍城”
第三節(jié) 相依相棄的手足倫理
第二章 歷史倫理敘事:歷史的個人化重構(gòu)
第一節(jié) “小寫”的歷史
一、 對宏大歷史的拆解
二、 想象的歷史
第二節(jié) “大寫”的人
一、 日;瘮⑹
二、 民間立場
第三章 生命倫理敘事:被懸置的生命
第一節(jié) 無法逃脫的苦難生命
一、 肉身生存的艱難
二、 精神世界的焦慮
第二節(jié) 向死而生的死亡存在
一、 死亡形態(tài)
二、 死亡特征
結(jié)語
參考文獻(按出版時間排序)
一、 專著類
二、 學位論文類
三、 期刊論文類
致謝
附錄 :讀研期間科研情況
本文編號:2936880
【文章來源】: 徐巖巖 安慶師范大學
【文章頁數(shù)】:4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 研究現(xiàn)狀
二、 選題背景及意義
(一) 概念闡述
(二) 研究意義
三、 研究思路及創(chuàng)新點
(一) 研究思路
(二) 創(chuàng)新點
第一章 家庭倫理敘事:個體的游離
第一節(jié) 在沖突中“對話”的父子倫理
第二節(jié) 無愛的“圍城”
第三節(jié) 相依相棄的手足倫理
第二章 歷史倫理敘事:歷史的個人化重構(gòu)
第一節(jié) “小寫”的歷史
一、 對宏大歷史的拆解
二、 想象的歷史
第二節(jié) “大寫”的人
一、 日;瘮⑹
二、 民間立場
第三章 生命倫理敘事:被懸置的生命
第一節(jié) 無法逃脫的苦難生命
一、 肉身生存的艱難
二、 精神世界的焦慮
第二節(jié) 向死而生的死亡存在
一、 死亡形態(tài)
二、 死亡特征
結(jié)語
參考文獻(按出版時間排序)
一、 專著類
二、 學位論文類
三、 期刊論文類
致謝
附錄 :讀研期間科研情況
本文編號:29368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zaizhiboshi/293688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