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
本文關鍵詞:淺談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英語屬于拼音文字系統(tǒng),具有發(fā)音與拼寫相對應的特質(zhì)。在日常詞匯教學中,大多數(shù)英語教師忽略詞匯“音”和“形”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導致小學生很難準確拼讀和記住大量詞匯。目前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主要問題是音、形、義分家。自然拼讀法,通過建立字母或字母組合與詞形之間的對應關系,以培養(yǎng)學生“見詞能讀,聽詞能寫”的能力。拼讀法在西方國家已經(jīng)有較長的研究歷史,證實拼讀法對英語國家本土的孩子學習英語具有豐富的實效�,F(xiàn)在正被越來越多的中國學者和教師所關注。本文作者嘗試將自然拼讀法運用于小學高年級英語詞匯教學中,幫助教師認識自然拼讀法能否改善小學生的語音意識,提高他們的單詞拼讀拼寫能力。本研究主要采用教學實驗對比和問卷調(diào)查的研究方法。本研究的實驗對象是蘇州市某外國語學校小學五年級的學生。本研究的研究問題如下:(1)自然拼讀法能否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英語語音意識和拼寫拼讀能力?如果能,提高的程度如何?(2)自然拼讀法能否激發(fā)小學高年級學生學習英語詞匯的興趣?如果能,具體情況如何?筆者通過對控制組和實驗組的語音、單詞拼讀、單詞拼寫測試的數(shù)據(jù)進行認真分析,并結(jié)合調(diào)查問卷的數(shù)據(jù)進行了認真地研究,從而得出如下研究結(jié)果:第一,自然拼讀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語音意識,還有助于學生單詞拼讀、拼寫能力的提高。實驗組的學生通過大量的字母和字母組合進行發(fā)音練習,建立起一種對應關系,然后把發(fā)音反過來轉(zhuǎn)化為字母和字母組合。他們結(jié)合發(fā)音和字形一起記憶,反復從音到形,從形到音,相互轉(zhuǎn)化,達到形象記憶和發(fā)聲記憶相互統(tǒng)一的境界。第二,大多數(shù)學生對自然拼讀法有著濃厚的興趣,并表示愿意運用自然拼讀法去主動學習新單詞的發(fā)音,拼寫等。大多數(shù)學生遇到新詞愿意根據(jù)字母或字母組合的讀音規(guī)律嘗試自己發(fā)音,樂于采用拼讀法記憶單詞,他們認為背單詞不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本研究結(jié)果對優(yōu)化小學高年級英語詞匯教學將起到積極的作用,希望在今后的英語教學中教師能更多地使用自然拼讀法,同時也希望學生學到更多的拼讀知識。
【關鍵詞】:自然拼讀法 詞匯教學 小學英語
【學位授予單位】:蘇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G623.31
【目錄】: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概論11-14
- 1.1 研究背景11-12
- 1.2 研究意義和目的12-13
- 1.3 論文結(jié)構(gòu)13-14
- 第二章 文獻綜述14-24
- 2.1 自然拼讀法14-16
- 2.1.1 自然拼讀教學法14-15
- 2.1.2 自然拼讀法發(fā)展15-16
- 2.2 相關理論16-20
- 2.2.1 學習遷移理論16-17
- 2.2.2 輸入理論17-20
- 2.3 相關研究20-23
- 2.3.1 國外相關研究20-22
- 2.3.2 國內(nèi)相關研究22-23
- 2.4 小結(jié)23-24
- 第三章 研究設計24-32
- 3.1 研究問題24
- 3.2 研究對象24
- 3.3 研究工具24-25
- 3.3.1 試驗研究24-25
- 3.3.2 測試25
- 3.3.3 問卷調(diào)查25
- 3.4 研究過程25-31
- 3.5 數(shù)據(jù)收集31-32
- 第四章 結(jié)果與討論32-37
- 4.1 學生的語音意識分析32-33
- 4.2 學生的拼讀能力分析33-34
- 4.3 學生的拼寫能力分析34-35
- 4.4 學生對詞匯學習的態(tài)度分析35-37
- 第五章 結(jié)語37-40
- 5.1 主要研究發(fā)現(xiàn)37
- 5.2 本研究對外語教學的啟示37-38
- 5.3 本研究的不足和對未來研究的建議38-40
- 參考文獻40-43
- 附錄43-52
- 致謝52-53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林紅;小學英語“成功式活動”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探索;2001年06期
2 閆會學;小學英語課程教學目標與要求[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1年07期
3 韓清林;深化改革 精心謀劃 加快普及小學英語進程(節(jié)選)[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1年09期
4 姚愛娟;在藝術性英語教學中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1年09期
5 吳廣江;關于開好小學英語課的幾點思考[J];山東外語教學;2002年01期
6 全永豐;研究問題 制定方案 積極推進小學開設英語課程[J];基礎教育研究;2002年S1期
7 楊小揚;小學英語課師資建設問題探析[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8 田玉霞;小學英語任務驅(qū)動型教學活動探討[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3年09期
9 何慧;小學英語的評價趨向[J];綏化師專學報;2003年04期
10 陳嘉斌;淺談小學英語藝術性教學[J];井岡山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S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毅靜;;1+1>4——小學英語“一課時一主要句型一話題”教學研究試驗[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英語專輯)[C];2006年
2 喬智偉;;小學英語自主學習策略的探索與研究[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四卷)[C];2013年
3 金平;;小學英語誦讀教學初探[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五卷)[C];2013年
4 劉艷青;;英語教學之我見[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六卷)[C];2013年
5 鐘鏵;;淺談小學英語學習的走校制[A];中國民辦教育家優(yōu)秀論文集[C];2006年
6 朱曉芳;;“任務”驅(qū)動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的有效整合[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英語專輯)[C];2006年
7 江靜;;小議小學英語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英語專輯)[C];2006年
8 楊亞娜;周葉娟;;解析小學英語學科的形成性評價[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英語專輯)[C];2006年
9 趙滬君;馬元華;;冀教《小學英語》第5冊 第二單元Lesson 10 China教學設計[A];河北省教師教育學會第一屆教學設計創(chuàng)新論壇論文集[C];2011年
10 郭晶;;新課程的實施與教學創(chuàng)新——小學英語“生活課堂”的思考[A];福建省行知實驗校校長論壇論文集[C];201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玉勝;小學英語應回歸理性[N];江淮時報;2013年
2 記者 齊雷杰 馬天云;河北太行山區(qū):初中底子教小學英語[N];新華每日電訊;2013年
3 西南師范大學 張正東;開好小學英語的政策性措施[N];光明日報;2001年
4 陸尚;“救救漢語”無需“犧牲英語”[N];中國藝術報;2013年
5 張玉勝;科學理性地看待小學英語[N];太原日報;2013年
6 黃齊超 張松超 張玉勝;小學英語,,何去何從?[N];西安日報;2013年
7 段思平;“救漢語”就得“取消小學英語課”?[N];大連日報;2013年
8 李偉;兒童從何時起學習外語最好?[N];中國婦女報;2013年
9 福鼎山前中心小學 宋海靜;聚焦小學英語兩極分化[N];閩東日報;2008年
10 童嬌艷;500多名英語教師相聚南通共商小學英語課程教材改革[N];江蘇教育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袁磊;“農(nóng)遠工程”背景下的小學英語多媒體教學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佳;探討小學英語學習目標的設計——以X國際小學為例[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楊彩霞;小學英語成績分化現(xiàn)狀、成因及相應對策[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3 楊玉萍;兗州市小學英語師資現(xiàn)狀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4 李易卿;小學英語合作學習課堂管理研究[D];魯東大學;2012年
5 劉曉瑜;小學英語公開課效應研究[D];河南大學;2012年
6 陳方;小學英語有效教學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年
7 李小寧;新課標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師職前教育課程設置研究[D];西南大學;2015年
8 閔榮榮;任務型教學理論指導下的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5年
9 張鋮;情感因素對小學生英語口語影響的調(diào)查研究[D];渤海大學;2015年
10 于丹;小學英語生態(tài)課堂實施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渤海大學;2015年
本文關鍵詞:淺談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8909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zaizhiboshi/289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