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與越南語動詞分類比較研究
【學位單位】:沈陽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20
【中圖分類】:H44;H146.2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選題目的與意義
(一)選題目的
(二)選題意義
二、漢越動詞分類研究綜述
(一)漢語動詞分類研究綜述
(二)越南語動詞分類研究綜述
三、相關(guān)研究工作
(一)研究內(nèi)容
(二)研究方法
(三)語料來源
(四)創(chuàng)新之處
第一章 根據(jù)動詞的意義分類
一、漢語與越南語動詞相同的意義類別
(一)動作行為動詞
(二)言說行為動詞
(三)姿態(tài)動詞
(四)心理動詞
(五)受惠動詞
(六)變化動詞
(七)存現(xiàn)動詞
(八)趨向動詞
(九)聯(lián)系動詞
二、漢語與越南語動詞存在差異的意義類別
(一)致使動詞
(二)經(jīng)歷動詞
(三)結(jié)合動詞
(四)列舉類動詞
(五)自然運行動詞
(六)形式動詞
(七)情態(tài)動詞
(八)趨向動詞
第二章 根據(jù)動詞的及物性分類
一、漢語與越南語動詞相同的及物性類別
(一)及物動詞
(二)不及物動詞
二、越南語動詞的及物不及物兼類動詞
(一)動作行為義及物不及物兼類動詞
(二)心理活動義及物不及物兼類動詞
(三)言說義及物不及物兼類動詞
(四)趨向義及物不及物兼類動詞
(五)受惠義及物不及物兼類動詞
(六)變化義及物不及物兼類動詞
第三章 根據(jù)動詞的獨立性分類
一、獨立動詞
二、不獨立動詞
(一)情態(tài)動詞
(二)使令動詞
(三)聯(lián)系動詞
三、獨立不獨立兼類動詞
(一)趨向義獨立不獨立兼類動詞
(二)變化義獨立不獨立兼類動詞
(三)言說義獨立不獨立兼類動詞
(四)情態(tài)義獨立不獨立兼類動詞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后記
附錄
個人簡歷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賈成南;徐欣;;表存在“是”字句英譯研究[J];黃山學院學報;2015年06期
2 溫云水;;關(guān)于以使令動詞“讓”為標記的特殊功能句型[J];南開語言學刊;2015年01期
3 李桂梅;;現(xiàn)代漢語形式動詞研究述評[J];浙江科技學院學報;2015年04期
4 潘黃英;;漢語“去”和越南語“di”(去)的語義演變比較研究[J];語文學刊;2015年14期
5 胡波;;漢語情態(tài)助動詞的提升與控制[J];當代語言學;2015年02期
6 李孝琦;;存現(xiàn)動詞研究[J];品牌;2015年02期
7 李雙雙;;漢越語“V起來”的對比研究[J];黔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4年06期
8 常輝;;語義和形態(tài)對中國學生習得英語心理使役動詞的影響[J];現(xiàn)代外語;2014年05期
9 韓勝偉;;簡析甲骨刻辭中的使令動詞“令”[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14年04期
10 趙延;;漢語能愿動詞與英語情態(tài)動詞的差異之我見[J];商;2014年21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馮玄玉;現(xiàn)代漢語“上\下”詞的認知語義[D];吉林大學;2018年
2 Nguy?n Ng?c Bích;現(xiàn)代越南語被動標記“BI”(b?/???c)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8年
3 珠爾扎雅;現(xiàn)代漢語動賓結(jié)構(gòu)相關(guān)問題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7年
4 阮明芳(Nguyen Minh Phuong);“漢越詞”里的雙音節(jié)動詞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6年
5 阮垂玲;漢越言說動詞對比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6年
6 武興(VU HUNG);現(xiàn)代漢語狀態(tài)動詞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6年
7 阮氏懷芳;越南學生漢語語法習得偏誤層級調(diào)查及其教學策略[D];華中師范大學;2016年
8 何薇;現(xiàn)代漢語動作動詞及受事主語句研究[D];蘇州大學;2015年
9 房戰(zhàn)峰;漢語受事話題構(gòu)式研究[D];浙江大學;2015年
10 楊麗梅;漢語情態(tài)動詞“要”的認知研究:情境化視角[D];河南大學;2015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竇新藝;對外漢語教學中給予類三價動詞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9年
2 崔田田;英漢翻譯中情態(tài)意義的再現(xiàn)策略研究[D];南京大學;2019年
3 崔宇航;面向?qū)ν鉂h語教學的列舉類詞語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9年
4 樸彩夽;漢韓對比視角下的漢語動詞分類及其教學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9年
5 李潔;試論關(guān)系動詞的時·體形式與文本類型[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9年
6 吳姣;基于語料庫的漢語能愿動詞型式研究[D];浙江大學;2019年
7 范姝婧;匈牙利語母語者漢語趨向補語“來/去”的偏誤分析[D];北京外國語大學;2018年
8 沈冰青;漢語新動詞的發(fā)展研究[D];浙江工商大學;2018年
9 墨子(MAHMOUD MOHAMED IBRAHIM);蘇丹學生漢語“是”字句習得偏誤分析[D];河北大學;2018年
10 牛欣桐;否定副詞與非自主變化動詞的搭配情況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8年
本文編號:286156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zaizhiboshi/2861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