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中老年人健康不平等的早期根源追溯——基于兒童期社會經(jīng)濟地位的實證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05-11 05:35
健康是人們享受和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前提,是中國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基礎條件,也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隨著經(jīng)濟發(fā)展、教育提高和醫(yī)療進步,我國居民健康水平持續(xù)改善,2018年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7.0歲,居民主要健康指標總體上優(yōu)于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但是,中國老年人健康狀況不容樂觀,目前,我國患有一種及以上慢性病的老年人比例高達75%,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超過4000萬。除了老年群體的健康問題亟待解決以外,中年人的健康問題同樣需要我們密切關注。人在45歲以后開始進入老化的潛在階段,會出現(xiàn)老年前期特征,如新陳代謝減慢、器官開始衰退、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等。值得注意的是,中老年群體不僅是健康脆弱性和疾病風險性日趨加大的特殊群體,同時也面臨著不同社會經(jīng)濟地位人群之間愈發(fā)嚴重的健康不平等。隨著生命歷程理論的發(fā)展完善,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者將生命歷程理論引入解釋健康不平等的分析框架,致力于從源頭探究健康不平等。當前的健康狀況反映了先前生命各階段影響因素的累積作用,而在個體生命歷程中,兒童期對于中老年期健康狀況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本文采用兒童期的廣義定義,將其界定為指個體從出生到成年之前的整個發(fā)展階...
【文章頁數(shù)】:157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1.1 現(xiàn)實背景
1.1.2 理論背景
1.2 研究意義
1.2.1 理論意義
1.2.2 現(xiàn)實意義
1.3 相關概念界定
1.3.1 健康內(nèi)涵及度量
1.3.2 健康不平等內(nèi)涵及度量
1.3.3 兒童期
1.3.4 社會經(jīng)濟地位
1.4 研究內(nèi)容與框架
1.5 主要研究方法
1.5.1 文獻研究法
1.5.2 實證研究法
1.5.3 跨學科研究法
1.6 論文創(chuàng)新點
第2章 國內(nèi)外文獻綜述
2.1 健康不平等的測度與現(xiàn)狀
2.1.1 健康不平等的測度與分解方法
2.1.2 健康不平等的測度與分解結果
2.1.3 中老年群體的健康不平等
2.2 中老年健康不平等的影響因素
2.2.1 社會人口學特征
2.2.2 SES
2.2.3 生活方式
2.2.4 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
2.2.5 SES對健康不平等的動態(tài)影響
2.3 追溯中老年健康不平等的上游影響因素——兒童期SES
2.3.1 兒童期家庭SES
2.3.2 兒童期社區(qū)SES
2.3.3 兒童期SES對健康不平等的動態(tài)影響
2.3.4 針對中國問題的研究
2.4 現(xiàn)有文獻的總結與評述
第3章 理論基礎和研究假設
3.1 生命歷程理論
3.2 健康需求理論
3.3 新人力資本理論
3.4 研究假設
3.4.1 兒童期SES對健康的長期影響及作用渠道
3.4.2 生命歷程與健康的隊列差異性
3.4.3 生命歷程中健康不平等的變化趨勢
3.5 本章小結
第4章 兒童期SES對中老年人健康不平等的影響: 基本實證
4.1 數(shù)據(jù)來源
4.2 變量選取
4.2.1 被解釋變量
4.2.2 解釋變量
4.2.3 中介變量
4.2.4 控制變量
4.3 描述性分析
4.3.1 整體性變量描述
4.3.2 按年齡分組的變量描述
4.4 基準回歸分析
4.4.1 基準回歸模型
4.4.2 基準回歸結果
4.4.3 穩(wěn)健性檢驗
4.5 傳導渠道檢驗
4.5.1 中介效應與結構方程模型
4.5.2 傳導渠道分析
4.6 本章小結
第5章 兒童期SES對中老年人健康不平等的影響: 自然實驗
5.1 數(shù)據(jù)來源
5.2 變量定義及其測度
5.2.1 被解釋變量
5.2.2 解釋變量
5.2.3 控制變量
5.3 模型設定
5.4 大饑荒對健康的長期影響
5.4.1 基準回歸結果
5.4.2 穩(wěn)健性檢驗
5.4.3 對樣本選擇問題的討論
5.5 大饑荒影響健康的傳導渠道
5.6 本章小結
第6章 兒童期SES對中老年人健康不平等的影響:動態(tài)考察
6.1 數(shù)據(jù)與變量
6.1.1 數(shù)據(jù)來源
6.1.2 變量選取與定義
6.2 模型設定
6.3 基準回歸分析
6.4 分組回歸分析
6.5 本章小結
第7章 結論與政策啟示
7.1 主要結論
7.1.1 兒童期SES對中老年人健康不平等的影響及其傳導渠道
7.1.2 大饑荒經(jīng)歷對中老年人健康不平等的影響
7.1.3 兒童期SES與中老年人健康不平等的動態(tài)變化
7.2 政策建議
7.2.1 將兒童期作為健康干預的最佳時期
7.2.2 保障成年期健康促進措施的配合和跟進
7.2.3 強化中老年人社會保障與健康服務體系建設
7.3 研究不足與展望
7.3.1 不足之處
7.3.2 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所取得的學術成果
學位論文評閱及答辯情況表
本文編號:3969598
【文章頁數(shù)】:157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1.1 現(xiàn)實背景
1.1.2 理論背景
1.2 研究意義
1.2.1 理論意義
1.2.2 現(xiàn)實意義
1.3 相關概念界定
1.3.1 健康內(nèi)涵及度量
1.3.2 健康不平等內(nèi)涵及度量
1.3.3 兒童期
1.3.4 社會經(jīng)濟地位
1.4 研究內(nèi)容與框架
1.5 主要研究方法
1.5.1 文獻研究法
1.5.2 實證研究法
1.5.3 跨學科研究法
1.6 論文創(chuàng)新點
第2章 國內(nèi)外文獻綜述
2.1 健康不平等的測度與現(xiàn)狀
2.1.1 健康不平等的測度與分解方法
2.1.2 健康不平等的測度與分解結果
2.1.3 中老年群體的健康不平等
2.2 中老年健康不平等的影響因素
2.2.1 社會人口學特征
2.2.2 SES
2.2.3 生活方式
2.2.4 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
2.2.5 SES對健康不平等的動態(tài)影響
2.3 追溯中老年健康不平等的上游影響因素——兒童期SES
2.3.1 兒童期家庭SES
2.3.2 兒童期社區(qū)SES
2.3.3 兒童期SES對健康不平等的動態(tài)影響
2.3.4 針對中國問題的研究
2.4 現(xiàn)有文獻的總結與評述
第3章 理論基礎和研究假設
3.1 生命歷程理論
3.2 健康需求理論
3.3 新人力資本理論
3.4 研究假設
3.4.1 兒童期SES對健康的長期影響及作用渠道
3.4.2 生命歷程與健康的隊列差異性
3.4.3 生命歷程中健康不平等的變化趨勢
3.5 本章小結
第4章 兒童期SES對中老年人健康不平等的影響: 基本實證
4.1 數(shù)據(jù)來源
4.2 變量選取
4.2.1 被解釋變量
4.2.2 解釋變量
4.2.3 中介變量
4.2.4 控制變量
4.3 描述性分析
4.3.1 整體性變量描述
4.3.2 按年齡分組的變量描述
4.4 基準回歸分析
4.4.1 基準回歸模型
4.4.2 基準回歸結果
4.4.3 穩(wěn)健性檢驗
4.5 傳導渠道檢驗
4.5.1 中介效應與結構方程模型
4.5.2 傳導渠道分析
4.6 本章小結
第5章 兒童期SES對中老年人健康不平等的影響: 自然實驗
5.1 數(shù)據(jù)來源
5.2 變量定義及其測度
5.2.1 被解釋變量
5.2.2 解釋變量
5.2.3 控制變量
5.3 模型設定
5.4 大饑荒對健康的長期影響
5.4.1 基準回歸結果
5.4.2 穩(wěn)健性檢驗
5.4.3 對樣本選擇問題的討論
5.5 大饑荒影響健康的傳導渠道
5.6 本章小結
第6章 兒童期SES對中老年人健康不平等的影響:動態(tài)考察
6.1 數(shù)據(jù)與變量
6.1.1 數(shù)據(jù)來源
6.1.2 變量選取與定義
6.2 模型設定
6.3 基準回歸分析
6.4 分組回歸分析
6.5 本章小結
第7章 結論與政策啟示
7.1 主要結論
7.1.1 兒童期SES對中老年人健康不平等的影響及其傳導渠道
7.1.2 大饑荒經(jīng)歷對中老年人健康不平等的影響
7.1.3 兒童期SES與中老年人健康不平等的動態(tài)變化
7.2 政策建議
7.2.1 將兒童期作為健康干預的最佳時期
7.2.2 保障成年期健康促進措施的配合和跟進
7.2.3 強化中老年人社會保障與健康服務體系建設
7.3 研究不足與展望
7.3.1 不足之處
7.3.2 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所取得的學術成果
學位論文評閱及答辯情況表
本文編號:39695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yxlbs/396959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