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主動脈結構特點對TAVR預后影響及TAVR術后升主動脈內徑變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2-23 11:30
本文關鍵詞:升主動脈結構特點對TAVR預后影響及TAVR術后升主動脈內徑變化研究 出處:《浙江大學》2017年博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經(jīng)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 升主動脈擴張 升主動脈成角 預后
【摘要】:第一部分升主動脈擴張對TAVR預后影響及TAVR術后升主動脈內徑變化研究目的:通過對行TAVR手術患者中升主動脈擴張患者和非升主動脈擴張患者臨床資料、心超資料、術中數(shù)據(jù)及隨訪數(shù)據(jù)等的對比分析,探尋術前升主動脈擴張對TAVR預后影響,以及TAVR術后升主動脈內徑的變化規(guī)律。方法:選取從2013年3月至2016年9月因自體主動脈瓣嚴重狹窄在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二醫(yī)院心血管內科行TAVR,排除單純主動脈瓣關閉不全行TAVR的患者,外科主動脈瓣置換術后主動脈瓣狹窄的患者,第二次行TAVR的患者,術前無CTA數(shù)據(jù)或經(jīng)胸心超數(shù)據(jù)的患者。分別比較升主動脈擴張組患者與非升主動脈擴張組患者基礎臨床資料、手術相關數(shù)據(jù)、手術并發(fā)癥及術后1月,6月,1年隨訪相關結果,探究升主動脈擴張患者行TAVR手術的安全性及臨床療效,及TAVR術后升主動脈內徑的變化規(guī)律。結果:研究共納入168例患者,其中升主動脈擴張(升主動脈直徑≥40mm)的病例數(shù)為92例,非升主動脈擴張(升主動脈直徑40mm)病例數(shù)為76例。非升主動脈擴張組患者術前左室射血分數(shù)顯著高于升主動脈擴張組(52.6[40.1-61.7]%vs.58.0[48.0-64.7]%,P=0.028),主動脈瓣平均跨瓣壓力階差,主動脈瓣口有效面積,主動脈瓣口峰值射流速度等方面無明顯差異。TAVR術后少量瓣周漏發(fā)生率升主動脈擴張組明顯高于非升主動脈擴張組(54%vs.28%,P=0.034)。升主動脈擴張組和非升主動脈擴張組TAVR術后1年全因死亡率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13.1%vs.7.3%,P=0.518)。根據(jù)TAVR術前及術后1年CTA測量結果,主動脈瓣瓣上4cm處升主動脈長徑和平均徑術后1年與術前均無明顯變化,但有增寬的趨勢,短徑術后1年較術前有所增寬,增寬約0.29±1.23mm。TAVR術后1年升主動脈最寬處長徑較術前有明顯變短,縮短約0.60±0.84mm,平均徑較術前明顯變短約0.28±0.73mm。升主動脈最寬處短徑術后1年與術前無明顯變化。術后1年升主動脈最寬處,BAV患者與TAV患者升主動脈長徑、平均徑均有著上述相同的變化趨勢。結論:升主動脈擴張與否不影響TAVR術后生存率,腦卒中、嚴重出血、心肌梗死、新發(fā)房顫等安全復合終點事件發(fā)生率。升主動脈擴張患者術后少量瓣周漏的發(fā)生率高于非升主動脈擴張患者。TAVR術后1年主動脈瓣瓣上4cm處升主動脈短徑較術前有所增寬。升主動脈最寬處長徑和平均徑較術前有明顯變短。第二部分升主動脈成角對TAVR預后的影響目的:通過對行TAVR手術患者臨床資料、心超資料、術中數(shù)據(jù)及隨訪數(shù)據(jù)等的對比分析,探尋升主動脈成角(aortic angulation,AA)大小對TAVR手術即刻結果、死亡率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以及患者瓣膜功能改善的影響。方法:選取從2013年3月至2016年9月因自體主動脈瓣嚴重狹窄行TAVR的患者在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二醫(yī)院心血管內科行TAVR,排除單純主動脈瓣關閉不全行TAVR的患者,外科主動脈瓣置換術后主動脈瓣狹窄的患者,第二次行TAVR的患者,術前未行CTA、經(jīng)胸心超檢查或數(shù)據(jù)缺失的患者。按照均值大致將患者分別病例數(shù)相似的兩種,即AA≤54°和AA54°組分別比較患者基礎臨床資料、手術中相關數(shù)據(jù)、手術并發(fā)癥及術后1月、6月和1年隨訪相關結果,同時分為二葉式主動脈瓣(Bicuspid aortic valve,BAV)和三葉式主動脈瓣(Tricuspid aortic valve,TAV)患者兩個亞組進行分析,探究升主動脈成角對TAVR手術安全性和患者預后的影響。結果:研究共納入168例患者,其中AA≤54°組90例,AA54°組78例。兩組患者基礎臨床特征,既往病史均無明顯差異。BAV患者所占比例上,AA54°組顯著高于 AA≤54°組(45%vs.28%,P=0.021)。AA≤54°和 AA54°兩組間,在麻醉方式選擇、手術路徑、人工瓣膜類型、是否植入第二枚人工瓣膜、是否球囊預擴、是否球囊后擴、有無主動脈瓣置換術后人工心臟瓣膜-病人不匹配和手術時間比較中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BAV患者,瓣膜植入成功率AA≤54°組顯著高于AA54°(88%vs.63%,P=0.040)。AA≤54°和AA54°兩組間,在術中或術后住院期間TAVR手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術后及隨訪過程中經(jīng)胸心超結果提示AA≤54°和AA54°兩組間,主動脈瓣平均跨瓣壓差,主動脈瓣口有效面積,主動脈瓣口峰值射流速度均無明顯差異。生存曲線分析表明AA≤54°組和AA54°組比較生存率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P=0.280)。對于TAV患者,AA≤54°組和AA54°組相比,術后6月起搏器植入率有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16%vs.44%,P=0.003)。術后1年經(jīng)胸心超結果顯示,中等量瓣周漏發(fā)生率AA54°組明顯高于AA≤54°組(19%vs.2%,P=0.016)。結論:升主動脈成角大小對于TAVR手術術后患者的生存率無明顯影響。較大的升主動脈成角會增加TAVR術后中等量以上瓣周漏的發(fā)生率。對于二葉式主動脈瓣患者,較大的升主動脈成角會降低TAVR手術瓣膜植入成功率。對于三葉式主動脈瓣患者,較大的主動脈瓣成角增加患者TAVR術后起搏器植入率。因此,升主動脈成角大小對患者TAVR手術瓣膜植入成功率以及術后中等量以上瓣周漏發(fā)生率、起搏器植入率存在一定影響。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R654.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經(jīng)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中國專家共識[J];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2015年12期
2 Xian-bao LIU;Ju-bo JIANG;Qi-jing ZHOU;Zhao-xia PU;Wei HE;Ai-qiang DONG;Yan FENG;Jun JIANG;Yong SUN;Mei-xiang XIANG;Yu-xin HE;You-qi FAN;Liang DONG;Jian-an WANG;;經(jīng)導管主動脈瓣置入術在中國人群二葉式主動脈瓣重度狹窄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評估(英文)[J];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2015年03期
,本文編號:13236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yxlbs/132367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