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以來中國基礎音樂教育觀念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7-24 21:51
本論文旨在對20世紀迄今我國基礎音樂教育各層面的主要觀念作系統(tǒng)的考察與全面的分析,并作出合理的評價和學理探討。論文圍繞音樂教育哲學、音樂課程內(nèi)容、音樂教學方法、音樂教育評價等四大核心領域展開。在這一過程中,論文首先從歷史之維對音樂教育各領域的主要觀念作客觀梳理與深入分析,以此揭示基礎音樂教育諸領域的觀念轉變及各個歷史階段的總體特點。在此基礎上,以問題為導向,對這些觀念的影響、實施和應用作出當代審視。同時,圍繞當前基礎音樂教育領域出現(xiàn)的一些新理念、新主張,論文從學科視角予以呈現(xiàn)、分析和回應。最后,結合當前國際教育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從我國音樂教育實際出發(fā),基于“面向現(xiàn)實與未來的音樂教育”的立場,提出了論文作者的些許個人思考。作為“音樂教育觀念”的“元問題”,立足于探討音樂教育的學科價值、音樂課程的實施、音樂教法的應用、音樂教學評價的音樂教育哲學觀,是一切音樂教育問題先導與前提。本論文對音樂教育哲學觀念的考察主要圍繞以“音樂審美教育觀”及其延伸的一系列相關觀念展開,涉及歷史和社會的維度。同時,本文也對當前熱點的“以中華文化為母語”的音樂教育觀給予呈現(xiàn)和評述。由不同音樂教育哲學觀延展出的各方...
【文章頁數(shù)】:275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緒論
一、選題緣起
二、研究現(xiàn)狀綜述
三、研究思路與方法
四、本研究的價值與意義
五、本文所涉論域界定
第一章 音樂教育哲學觀
第一節(jié) 從美育到音樂美育:音樂審美教育觀念的歷史變遷
一、“涵養(yǎng)美感,陶冶德性”
二、音樂美育觀念的“分層”與“重建”
三、音樂審美核心地位的確立
第二節(jié) 音樂審美教育的功能觀
一、音樂審美教育與社會功能
二、音樂審美教育與德育教化
三、音樂審美教育與智育求知
四、音樂審美教育與人的全面發(fā)展
第三節(jié) 音樂審美教育中的幾對“核心論”
一、“審美”與“文化”
二、“審美”與“創(chuàng)造”
三、“審美”與“表演”
四、“審美”與“識譜”
第四節(jié) “以中華文化為母語”的音樂教育觀
一、“中華文化為母語”的觀念緣起
二、“中華文化為母語”的內(nèi)涵及其學理基礎
三、對“中華文化為母語”觀念的當代審思
第二章 音樂教育課程內(nèi)容觀
第一節(jié) 基礎音樂教育課程內(nèi)容的歷史實踐
一、音樂教材編寫:由“借鑒”走向“自主”
二、音樂教學內(nèi)容:由“單一”走向“多元”
第二節(jié) 基礎音樂教育課程觀念的價值取向及轉變
一、從奉行“主義”到關注“主體”
二、從囿于“雙基”到發(fā)展“素養(yǎng)”
三、從借鑒“他者”到構建“特色”
第三節(jié) 基礎音樂教育課程當下實施的幾個核心問題
一、“學科本位”與“學生本位”
二、“知識技能”與“審美人文”
三、“開發(fā)范式”與“理解范式”
第三章 音樂教學方法觀
第一節(jié) 基礎音樂教育教法觀念的歷史發(fā)展
一、西方教法觀念的引入
二、對西方教法觀念的借鑒與革新
三、歐洲專業(yè)音樂教育的深層影響
四、音樂教法呈現(xiàn)的新局面
五、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音樂教學法
第二節(jié) 對音樂教法觀念實踐問題的審思
一、“過分設計”削弱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主體偏移”導致音樂教學路徑的失衡性
三、“過分綜合”造成音樂教學本質的缺位性
第三節(jié) 當代音樂教學方法新觀念
一、“經(jīng)驗性情感體驗”與“元素—整體”
二、音樂人類學影響下的教法“新范式”
第四章 音樂教育評價觀
第一節(jié) 音樂教育評價的立足點
一、“課程主導”影響下的音樂教育評價
二、“學生主體”影響下的音樂教育評價
第二節(jié) 當前音樂教育評價存在的問題審思
一、泛化與籠統(tǒng):缺乏明確針對性的教學評價策略
二、局限與盲目:“為什么選”與“如何選”?
三、限定與制約:評價的內(nèi)容與形式亟需深化
第三節(jié) 音樂教育評價的“技術策略”
一、音樂教育的發(fā)展性增值評價
二、依托于新型教育評價技術的評價機制
第五章 面向現(xiàn)實與未來的音樂教育
第一節(jié) 基礎音樂教育核心素養(yǎng)體系的建構之思
一、“核心素養(yǎng)”的本質內(nèi)涵考察
二、“核心素養(yǎng)”與我國當前基礎音樂教育
三、基礎音樂教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體系構建的問題探討
第二節(jié) 文化心理觀照下的音樂教育新觀念
一、音樂教育文化心理觀的內(nèi)涵與實質
二、音樂教育文化心理觀的國內(nèi)外現(xiàn)狀考察
三、音樂教育文化心理觀的當下訴求
四、音樂教育文化心理觀與我國基礎音樂教育
結語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承擔的科研任務與主要成果
致謝
個人簡歷
本文編號:3836590
【文章頁數(shù)】:275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緒論
一、選題緣起
二、研究現(xiàn)狀綜述
三、研究思路與方法
四、本研究的價值與意義
五、本文所涉論域界定
第一章 音樂教育哲學觀
第一節(jié) 從美育到音樂美育:音樂審美教育觀念的歷史變遷
一、“涵養(yǎng)美感,陶冶德性”
二、音樂美育觀念的“分層”與“重建”
三、音樂審美核心地位的確立
第二節(jié) 音樂審美教育的功能觀
一、音樂審美教育與社會功能
二、音樂審美教育與德育教化
三、音樂審美教育與智育求知
四、音樂審美教育與人的全面發(fā)展
第三節(jié) 音樂審美教育中的幾對“核心論”
一、“審美”與“文化”
二、“審美”與“創(chuàng)造”
三、“審美”與“表演”
四、“審美”與“識譜”
第四節(jié) “以中華文化為母語”的音樂教育觀
一、“中華文化為母語”的觀念緣起
二、“中華文化為母語”的內(nèi)涵及其學理基礎
三、對“中華文化為母語”觀念的當代審思
第二章 音樂教育課程內(nèi)容觀
第一節(jié) 基礎音樂教育課程內(nèi)容的歷史實踐
一、音樂教材編寫:由“借鑒”走向“自主”
二、音樂教學內(nèi)容:由“單一”走向“多元”
第二節(jié) 基礎音樂教育課程觀念的價值取向及轉變
一、從奉行“主義”到關注“主體”
二、從囿于“雙基”到發(fā)展“素養(yǎng)”
三、從借鑒“他者”到構建“特色”
第三節(jié) 基礎音樂教育課程當下實施的幾個核心問題
一、“學科本位”與“學生本位”
二、“知識技能”與“審美人文”
三、“開發(fā)范式”與“理解范式”
第三章 音樂教學方法觀
第一節(jié) 基礎音樂教育教法觀念的歷史發(fā)展
一、西方教法觀念的引入
二、對西方教法觀念的借鑒與革新
三、歐洲專業(yè)音樂教育的深層影響
四、音樂教法呈現(xiàn)的新局面
五、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音樂教學法
第二節(jié) 對音樂教法觀念實踐問題的審思
一、“過分設計”削弱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主體偏移”導致音樂教學路徑的失衡性
三、“過分綜合”造成音樂教學本質的缺位性
第三節(jié) 當代音樂教學方法新觀念
一、“經(jīng)驗性情感體驗”與“元素—整體”
二、音樂人類學影響下的教法“新范式”
第四章 音樂教育評價觀
第一節(jié) 音樂教育評價的立足點
一、“課程主導”影響下的音樂教育評價
二、“學生主體”影響下的音樂教育評價
第二節(jié) 當前音樂教育評價存在的問題審思
一、泛化與籠統(tǒng):缺乏明確針對性的教學評價策略
二、局限與盲目:“為什么選”與“如何選”?
三、限定與制約:評價的內(nèi)容與形式亟需深化
第三節(jié) 音樂教育評價的“技術策略”
一、音樂教育的發(fā)展性增值評價
二、依托于新型教育評價技術的評價機制
第五章 面向現(xiàn)實與未來的音樂教育
第一節(jié) 基礎音樂教育核心素養(yǎng)體系的建構之思
一、“核心素養(yǎng)”的本質內(nèi)涵考察
二、“核心素養(yǎng)”與我國當前基礎音樂教育
三、基礎音樂教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體系構建的問題探討
第二節(jié) 文化心理觀照下的音樂教育新觀念
一、音樂教育文化心理觀的內(nèi)涵與實質
二、音樂教育文化心理觀的國內(nèi)外現(xiàn)狀考察
三、音樂教育文化心理觀的當下訴求
四、音樂教育文化心理觀與我國基礎音樂教育
結語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承擔的科研任務與主要成果
致謝
個人簡歷
本文編號:38365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sklbs/383659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