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山西災害的民間記憶與社會反應 ——以地方文獻為中心
發(fā)布時間:2021-10-08 20:24
本文主要是以山西地方文獻為史料基礎,嘗試從普通民眾的受災經(jīng)歷、災害認知、災害應對與災害記憶等維度對清代山西災害社會予以深度解剖,進而系統(tǒng)地揭示災害對山西社會各層面的諸多影響,展現(xiàn)一種整合的、全方位的清代山西災害史。在回顧學界以往研究的基礎上,文章首先分析了將地方文獻應用于山西災害史研究中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并分別從地方文獻的使用價值、災害書寫、歷史語境和發(fā)掘利用等角度展開具體論述。與官方文獻的災情記錄主要側(cè)重于災情和賑濟相比,地方文獻所呈現(xiàn)的內(nèi)容則涉及民間社會應對、糧價物價、地權(quán)流轉(zhuǎn)、災民心態(tài)、民間信仰和災害記憶等多個方面,成為深入了解基層民眾災害經(jīng)歷的重要文本。其次,主要展現(xiàn)不同文本中的清代山西地方災害情況,通過對其進行適當?shù)亩糠治?在整體上把握清代山西災害的總體特征和區(qū)域特征。在此前提下,將碑刻記錄中個體的災害重新放置于整體的災害中做定性分析,嘗試以此探究民間災害記憶的特點,以及因此映射出的災害與地方社會之間的深層內(nèi)涵。首先,選擇災害記錄較多的碑刻資料為研究對象,分府、州等分別對其中的災害情況進行分區(qū)討論。其次,以碑刻記錄的災害發(fā)生地為基點,上溯至各地方志,對其中的相關災害情況進行...
【文章來源】:山西大學山西省
【文章頁數(shù)】:226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章 清代山西災害史研究中的地方文獻使用問題
第一節(jié) 地方文獻對災害史研究的價值
第二節(jié) 虛實之間:地方文獻的災害書寫與歷史語境
第三節(jié) 地方文獻在災害史研究中的發(fā)掘與利用
小結(jié)
第二章 不同文本中的清代山西地方災害
第一節(jié) 清代山西行政區(qū)劃
第二節(jié) 碑刻所見清代山西地方災害
第三節(jié) 相關縣志中的地方災害
第四節(jié) 地方災害在不同文本中的反映
第三章 清代山西災害的地方應對
第一節(jié) 地方禳弭救災
第二節(jié) 村社賑濟
第三節(jié) 災害中的官民互動
小結(jié)
第四章 “丁戊奇荒”中的社會生活與災荒記憶
第一節(jié) 基層民眾對“丁戊奇荒”的認知與反應
第二節(jié) 光緒初年的災荒、地權(quán)與民生
第三節(jié) “丁戊奇荒”災害記憶的長時段考察
小結(jié)
第五章 清代一個山西商鎮(zhèn)的民間災賑史
第一節(jié) 清代靜升村的區(qū)域背景與受災情況
第二節(jié) 清代王氏家族的災賑實踐
第三節(jié) 清中后期村社賑濟的具體實踐
第四節(jié) 小結(jié)——兼論個案研究的普適性問題
結(jié)語
附錄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謝
個人簡介及聯(lián)系方式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也談災荒史研究中的山西民間文獻利用問題[J]. 郝平,白豆. 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9(09)
[2]旱魃襲麥:“丁戊奇荒”成因再探[J]. 李伊波,齊文濤. 自然辯證法通訊. 2019(06)
[3]新荒與老荒:“丁戊奇荒”后山西省的荒地清查與整理——兼論災后山西土地拋荒情況[J]. 張力. 歷史地理. 2018(02)
[4]中國災害史研究的歷程、取向及走向[J]. 朱滸.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8(06)
[5]契約所見清代山西土地價格初探[J]. 郝平,李宇. 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8(08)
[6]回歸災害本位與歷史問題:中古災害史研究的范式轉(zhuǎn)變與路徑突破[J]. 閔祥鵬. 史學月刊. 2018(06)
[7]歷史災害研究中的若干前沿問題[J]. 卜風賢. 中國史研究動態(tài). 2017(06)
[8]試析明清山西折畝——兼論清代山西田賦地畝的形成[J]. 張青瑤.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2017(03)
[9]“丁戊奇荒”背景下的陜晉地區(qū)狼群大聚集與社會影響[J]. 溫震軍,趙景波. 學術研究. 2017(06)
[10]清代倉儲的經(jīng)營績效考察[J]. 吳四伍. 史學月刊. 2017(05)
博士論文
[1]明清山西疫病流行規(guī)律研究[D]. 單聯(lián)喆.中國中醫(yī)科學院 2013
[2]災荒、制度、民生—清代山西災荒與地方社會經(jīng)濟研究[D]. 王璋.南開大學 2012
碩士論文
[1]大地震與明清晉南地區(qū)社會變遷[D]. 董海鵬.山西大學 2011
本文編號:3424897
【文章來源】:山西大學山西省
【文章頁數(shù)】:226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章 清代山西災害史研究中的地方文獻使用問題
第一節(jié) 地方文獻對災害史研究的價值
第二節(jié) 虛實之間:地方文獻的災害書寫與歷史語境
第三節(jié) 地方文獻在災害史研究中的發(fā)掘與利用
小結(jié)
第二章 不同文本中的清代山西地方災害
第一節(jié) 清代山西行政區(qū)劃
第二節(jié) 碑刻所見清代山西地方災害
第三節(jié) 相關縣志中的地方災害
第四節(jié) 地方災害在不同文本中的反映
第三章 清代山西災害的地方應對
第一節(jié) 地方禳弭救災
第二節(jié) 村社賑濟
第三節(jié) 災害中的官民互動
小結(jié)
第四章 “丁戊奇荒”中的社會生活與災荒記憶
第一節(jié) 基層民眾對“丁戊奇荒”的認知與反應
第二節(jié) 光緒初年的災荒、地權(quán)與民生
第三節(jié) “丁戊奇荒”災害記憶的長時段考察
小結(jié)
第五章 清代一個山西商鎮(zhèn)的民間災賑史
第一節(jié) 清代靜升村的區(qū)域背景與受災情況
第二節(jié) 清代王氏家族的災賑實踐
第三節(jié) 清中后期村社賑濟的具體實踐
第四節(jié) 小結(jié)——兼論個案研究的普適性問題
結(jié)語
附錄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謝
個人簡介及聯(lián)系方式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也談災荒史研究中的山西民間文獻利用問題[J]. 郝平,白豆. 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9(09)
[2]旱魃襲麥:“丁戊奇荒”成因再探[J]. 李伊波,齊文濤. 自然辯證法通訊. 2019(06)
[3]新荒與老荒:“丁戊奇荒”后山西省的荒地清查與整理——兼論災后山西土地拋荒情況[J]. 張力. 歷史地理. 2018(02)
[4]中國災害史研究的歷程、取向及走向[J]. 朱滸.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8(06)
[5]契約所見清代山西土地價格初探[J]. 郝平,李宇. 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8(08)
[6]回歸災害本位與歷史問題:中古災害史研究的范式轉(zhuǎn)變與路徑突破[J]. 閔祥鵬. 史學月刊. 2018(06)
[7]歷史災害研究中的若干前沿問題[J]. 卜風賢. 中國史研究動態(tài). 2017(06)
[8]試析明清山西折畝——兼論清代山西田賦地畝的形成[J]. 張青瑤.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2017(03)
[9]“丁戊奇荒”背景下的陜晉地區(qū)狼群大聚集與社會影響[J]. 溫震軍,趙景波. 學術研究. 2017(06)
[10]清代倉儲的經(jīng)營績效考察[J]. 吳四伍. 史學月刊. 2017(05)
博士論文
[1]明清山西疫病流行規(guī)律研究[D]. 單聯(lián)喆.中國中醫(yī)科學院 2013
[2]災荒、制度、民生—清代山西災荒與地方社會經(jīng)濟研究[D]. 王璋.南開大學 2012
碩士論文
[1]大地震與明清晉南地區(qū)社會變遷[D]. 董海鵬.山西大學 2011
本文編號:34248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sklbs/342489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