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唐君毅道德人格思想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04 03:11

  本文關鍵詞:唐君毅道德人格思想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唐君毅 道德人格 感通 知行合一 自由


【摘要】:本文在中西交匯尤其是在對近代德國理性主義哲學反思的比較視野中,努力呈現(xiàn)唐君毅的道德人格思想,考察他在對傳統(tǒng)儒家倫理道德思想的繼承、發(fā)展和現(xiàn)代性新生轉(zhuǎn)進中的努力。 唐君毅圍繞著“為什么應該成為有道德的人”和“如何成為有道德的人”兩個核心問題,從人之好善惡惡的性情出發(fā),探討道德人格及其實現(xiàn)的人性根據(jù),并由此建構“感通”這一主客融一的新型認知方式,為道德人格的實現(xiàn)探尋可能的現(xiàn)實路徑。具體來說,即是首先通過“己己感通”,在生活中進行內(nèi)在的反省、體驗,建立道德自我,重申人的主體性;其次,通過“人己感通”,與他人同情共感,因時、因地制宜,在承認、關愛他人中,實現(xiàn)“自我”精神境界的擴大;最后,通過“天人感通”,盡性立命,在家庭責任、社會責任和國家政治責任的勇敢擔當中,逐步實現(xiàn)個體特殊價值與社會普遍價值的統(tǒng)一,達至人格最高之天人合一的自由境界。同時,由于個體心靈秩序的重塑與社會客觀秩序的建構具有重合性,道德人格的實現(xiàn)與社會倫理的構建不可分割,因而,在道德人格實現(xiàn)的真實性與現(xiàn)實性的意義上,唐君毅謀劃了和諧的人文世界,闡發(fā)了體現(xiàn)仁道精神的正義原則。 心靈感通的歷程是仁心本體呈露、自我超越、知行合一的過程,同時也是唐君毅道德理論構建內(nèi)在邏輯推演的理路呈現(xiàn)。唐君毅突出道德的實踐性本質(zhì),強調(diào)人們正是在日常生活和社會倫理生活世界的實踐中成就道德人格的,道德人格的實現(xiàn)即是一個改變、創(chuàng)造社會生活世界的實踐過程。在感通中成就的道德人格即是洋溢著現(xiàn)代公共精神氣質(zhì)的公民人格。唐君毅以道德人格為中心構建倫理思想體系,為今日實現(xiàn)傳統(tǒng)道德文化的現(xiàn)代新生轉(zhuǎn)進提供了雖不完美但卻可敬亦可供借鑒的現(xiàn)實路徑。
【關鍵詞】:唐君毅 道德人格 感通 知行合一 自由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B82-0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引言7-27
  • 一、唐君毅倫理思想研究現(xiàn)狀及研究方向展望7-17
  • 二、唐君毅對民族生存境遇之憂和對時代問題之思17-24
  • 三、本文研究框架24-27
  • 第一章 性情、感通與道德人格27-51
  • 第一節(jié) 性情:道德理性的人性根基27-36
  • 第二節(jié) 感通:主客融一的認知模式36-42
  • 一、心靈、性情與感通36-37
  • 二、感通的內(nèi)涵37-40
  • 三、感通與境界40-42
  • 第三節(jié) 道德人格:知行合一的自由存在者42-51
  • 一、生命存在的真實與虛妄43-45
  • 二、道德生活與道德人格45-51
  • 第二章 己己感通:道德自我之建立51-73
  • 第一節(jié) 自我與道德自我51-60
  • 一、“自我”的覺醒:“經(jīng)驗的我”與“超越的我”51-54
  • 二、“道德自我”的自覺:“道德自我”與“現(xiàn)實自我”54-60
  • 第二節(jié) 道德自我的確證60-65
  • 一、道德自我的根源:心之本體的自證60-63
  • 二、現(xiàn)實世界的肯定63-65
  • 第三節(jié) 道德自我的建立:精神實在的實現(xiàn)65-73
  • 一、“人的一切活動,都可說是精神活動”66-68
  • 二、一念之“陷溺”與一念之“超越”68-73
  • 第三章 人我感通:走出自我,迎納他人73-102
  • 第一節(jié) 良心的呈現(xiàn)與隱退73-78
  • 一、自然德性與自覺德性73-75
  • 二、良心的自我裁決75-77
  • 三、自限而封閉的自我意識與良心的隱退77-78
  • 第二節(jié) 他人:超越自我有限性的現(xiàn)實之路78-86
  • 一、從肯定客觀的實在世界到肯定他人之心靈79-82
  • 二、肯定他人之心靈的客觀實在性82-84
  • 三、個人主義的癥結84-86
  • 第三節(jié) 同情共感:人我互助交往關系的建構86-102
  • 一、德行德性的生成與分類86-89
  • 二、推己及人:同情共感之道89-94
  • 三、道德人格世界的呈現(xiàn)94-96
  • 四、道德的情境性及問題境96-102
  • 第四章 天人感通:盡性立命,天人合一102-126
  • 第一節(jié) 人性與天道的合一102-106
  • 一、生命自性之善102-105
  • 二、天道創(chuàng)生萬物105-106
  • 第二節(jié) “盡性立命”的內(nèi)涵:天人合一之道106-109
  • 一、性命與天命合一106-107
  • 二、義命合一107-109
  • 三、靜以成學成己,動以應務成物109
  • 第三節(jié) 當下生活的理性化:“盡性立命”的實現(xiàn)109-126
  • 一、孝親:道德責任的始點110-114
  • 二、社會意識的養(yǎng)成:經(jīng)濟生活的理性化114-119
  • 三、公共責任的擔當:政治生活的理性化119-126
  • 第五章 人文世界:道德人格世界構建的現(xiàn)實性126-145
  • 第一節(jié) 道德價值的自足性與脆弱性126-131
  • 一、道德價值的自足性127-129
  • 二、道德活動的“脆弱性”129-131
  • 第二節(jié) 人格世界與人文世界131-136
  • 一、太極-人極-皇極131-132
  • 二、和諧:人文世界的本質(zhì)規(guī)定132-136
  • 第三節(jié) 走向體現(xiàn)仁道的正義:新型的民主政治136-145
  • 一、對西方民主政治的反思136-140
  • 二、新型民主政治:德治與法治的融一140-145
  • 結語 中國傳統(tǒng)道德文化的現(xiàn)代新生145-152
  • 參考文獻152-161
  • 在讀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及研究成果161-162
  • 后記162-16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吳先伍;理性與情感:亞里士多德與孟子倫理思想的差異[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2 劉時工;;休謨論道德的基礎[J];道德與文明;2005年06期

3 萬俊人;;關于美德倫理學研究的幾個理論問題[J];道德與文明;2008年03期

4 朱貽庭;;論儒道對世俗功利的超越精神[J];道德與文明;2011年01期

5 孫海霞;;自由存在者:黑格爾人格思想探究[J];道德與文明;2011年02期

6 何應敏;;完善自我修養(yǎng)觀——新儒學家唐君毅倫理道德觀研究[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郭榮麗;文化理念的構建與落實[D];黑龍江大學;2008年

,

本文編號:96827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rwkxbs/96827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05fd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