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嘉時期的八股文批評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05 18:46
本文以乾嘉時期的八股文批評為研究對象,將乾嘉時期學者關于八股文批評的零散論述進行整理、歸納、提煉,使之體系化,試圖在理論層面建構起乾嘉時期的八股批評體系,包括八股文體論、八股創(chuàng)作論和八股文法論。乾嘉時期是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盛極而衰的時期,也是清代學術發(fā)展的鼎盛期,有“乾嘉學術”之稱,乾嘉時期皇帝制定了明確的以實學為導向的科舉政策,無論是從社會、政治還是學術層面來看,乾嘉時期的八股文批評都與時代關系密切,乾嘉時期學術的興盛必然也影響到當時的八股批評觀念,故本文第一章專門介紹乾嘉時期八股文批評的時代背景,第一節(jié)介紹乾嘉時期由乾隆帝倡導的崇尚實學的文化政策。正因為有乾隆帝崇尚學術的文化政策,才有乾嘉時期的學術繁榮,故第二節(jié)介紹乾嘉時期的學術盛況,包括乾嘉漢學的興盛及其原因、乾嘉漢學訓詁以求義理和實事求是的治學特點、乾嘉漢學的弊病和阮元等學者基于對漢學弊病的認識所做的調(diào)和漢宋的努力。第三節(jié)介紹乾嘉時期的科考政策,從明到清,八股取士制度沿用了數(shù)百年,早已弊病叢生,乾隆時就再次發(fā)生了八股存廢之爭,但在找不到更好取士制度的情況下,八股取士不可貿(mào)然廢止,所以要革其弊,而除八股之弊的關鍵在興實學,以學...
【文章來源】:武漢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239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選題意義
二、八股文的研究歷史與現(xiàn)狀
三、本文主要的研究內(nèi)容
第一章 乾嘉八股文批評的時代背景
第一節(jié) 乾嘉時期的文化政策
一、崇尚實學
二、開設四庫館
第二節(jié) 乾嘉時期的學術盛況
一、乾嘉漢學的興盛及其原因
二、乾嘉漢學的治學特點
三、乾嘉漢學的弊病
四、調(diào)和漢宋
第三節(jié) 乾嘉時期的科考政策
一、乾嘉時期的八股存廢之爭
二、選實學之士
三、厘正文體
四、規(guī)范科考出題
五、調(diào)和漢宋
第二章 乾嘉時期八股文批評的概況
第一節(jié) 主要的批評家群體及其批評立場
一、學問家群體
二、時文批評家群體
第二節(jié) 主要的批評文獻
一、往來書信
二、制義文集序、跋
三、文章及專著
四、選本
第三節(jié) 主要的批評觀念
一、主要的創(chuàng)作觀念
二、主要的衡文標準:“清真雅正”
第三章 八股文體論
第一節(jié) 八股文的起源與定型
一、八股文的起源
二、八股文的定型
第二節(jié) 八股文體特征論
一、功令嚴格
二、因題制文
三、代圣賢立言
第三節(jié) 八股文體尊卑論
一、推尊八股文體
二、卑視八股文體
第四章 八股創(chuàng)作觀
第一節(jié) 作文當根柢經(jīng)史
一、學品關乎人品
二、學問與文章,華實并進
三、經(jīng)史為義理之本
第二節(jié) 作文當以義理為追求
一、“理”:八股創(chuàng)作的宗旨
二、“理”的表現(xiàn):言有物,皆心得
第三節(jié) 時文要學古文
一、章學誠:時文學古文要學其心,得其本
二、桐城派:以古文為時文
三、時文家:作時文當取效古文
第四節(jié) 考據(jù)入八股的創(chuàng)作觀念
一、考據(jù)入八股創(chuàng)作觀念的形成
二、考據(jù)入八股釋例
三、考據(jù)入股的弊病
第五章 八股文法論
第一節(jié) 論讀書之法
一、章學誠:讀書要博約兼?zhèn)?勤作筆記
二、高嵣:讀書要定計劃,有取舍
三、王元啟:讀書要以學為指導
四、姚澍:讀書要入竅
第二節(jié) 作文訓練之法
一、要循序漸進地訓練
二、作文要勤作多改
三、作文要洗心養(yǎng)氣
第三節(jié) 論不同題體八股文的作法
一、王元啟論不同題體
二、高嵣論不同題體
三、李元春論單題作法
第四節(jié) 論八股文的具體作法
一、審題
二、命意
三、布局
四、通篇
五、論行文妙訣
六、運筆
七、修辭
結(jié)語
一、乾嘉時期的八股文批評的特點
二、乾嘉時期的八股文批評的理論貢獻
三、乾嘉時期的八股文批評的當代價值
參考文獻
讀博期間科研成果
珞咖有吾師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戴名世以古文論為時文論的批評特色[J]. 陳水云. 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01)
[2]以古文為時文:桐城派早期作家的時文改良[J]. 師雅惠. 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4(06)
[3]章學誠的時文觀[J]. 石明慶. 文學與文化. 2013(03)
[4]章學誠的八股文觀[J]. 張富林. 文藝評論. 2013(02)
[5]涵泳性靈:袁黃八股文批評之主體論[J]. 陳水云,黎曉蓮. 井岡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06)
[6]八股文的定型及其相關問題[J]. 李光摩. 文學遺產(chǎn). 2011(06)
[7]陳名夏的八股文批評述略[J]. 陳水云,黎曉蓮. 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2010(01)
[8]試析劉大櫆的時文觀[J]. 言麗花. 溫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06)
[9]明清八股取士與文學及士人心態(tài)[J]. 趙伯陶. 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9(01)
[10]方苞的古文“義法”與科舉世風[J]. 羅軍鳳. 文學遺產(chǎn). 2008(02)
博士論文
[1]章學誠文學研究[D]. 張富林.揚州大學 2014
[2]方苞時文研究[D]. 劉文彬.復旦大學 2013
[3]明清八股文程式研究[D]. 金春嵐.華東師范大學 2013
[4]科舉文化與明清小說研究[D]. 胡海義.暨南大學 2009
[5]科舉制度的倫理審視[D]. 鄧建國.湖南師范大學 2007
[6]科舉八股文專題研究[D]. 高明揚.浙江大學 2005
碩士論文
[1]論金圣嘆的文章觀及其對文學評點的影響[D]. 李強.首都師范大學 2006
[2]八股文技巧和《聊齋志異》的創(chuàng)作[D]. 鄧正輝.山東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212702
【文章來源】:武漢大學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239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選題意義
二、八股文的研究歷史與現(xiàn)狀
三、本文主要的研究內(nèi)容
第一章 乾嘉八股文批評的時代背景
第一節(jié) 乾嘉時期的文化政策
一、崇尚實學
二、開設四庫館
第二節(jié) 乾嘉時期的學術盛況
一、乾嘉漢學的興盛及其原因
二、乾嘉漢學的治學特點
三、乾嘉漢學的弊病
四、調(diào)和漢宋
第三節(jié) 乾嘉時期的科考政策
一、乾嘉時期的八股存廢之爭
二、選實學之士
三、厘正文體
四、規(guī)范科考出題
五、調(diào)和漢宋
第二章 乾嘉時期八股文批評的概況
第一節(jié) 主要的批評家群體及其批評立場
一、學問家群體
二、時文批評家群體
第二節(jié) 主要的批評文獻
一、往來書信
二、制義文集序、跋
三、文章及專著
四、選本
第三節(jié) 主要的批評觀念
一、主要的創(chuàng)作觀念
二、主要的衡文標準:“清真雅正”
第三章 八股文體論
第一節(jié) 八股文的起源與定型
一、八股文的起源
二、八股文的定型
第二節(jié) 八股文體特征論
一、功令嚴格
二、因題制文
三、代圣賢立言
第三節(jié) 八股文體尊卑論
一、推尊八股文體
二、卑視八股文體
第四章 八股創(chuàng)作觀
第一節(jié) 作文當根柢經(jīng)史
一、學品關乎人品
二、學問與文章,華實并進
三、經(jīng)史為義理之本
第二節(jié) 作文當以義理為追求
一、“理”:八股創(chuàng)作的宗旨
二、“理”的表現(xiàn):言有物,皆心得
第三節(jié) 時文要學古文
一、章學誠:時文學古文要學其心,得其本
二、桐城派:以古文為時文
三、時文家:作時文當取效古文
第四節(jié) 考據(jù)入八股的創(chuàng)作觀念
一、考據(jù)入八股創(chuàng)作觀念的形成
二、考據(jù)入八股釋例
三、考據(jù)入股的弊病
第五章 八股文法論
第一節(jié) 論讀書之法
一、章學誠:讀書要博約兼?zhèn)?勤作筆記
二、高嵣:讀書要定計劃,有取舍
三、王元啟:讀書要以學為指導
四、姚澍:讀書要入竅
第二節(jié) 作文訓練之法
一、要循序漸進地訓練
二、作文要勤作多改
三、作文要洗心養(yǎng)氣
第三節(jié) 論不同題體八股文的作法
一、王元啟論不同題體
二、高嵣論不同題體
三、李元春論單題作法
第四節(jié) 論八股文的具體作法
一、審題
二、命意
三、布局
四、通篇
五、論行文妙訣
六、運筆
七、修辭
結(jié)語
一、乾嘉時期的八股文批評的特點
二、乾嘉時期的八股文批評的理論貢獻
三、乾嘉時期的八股文批評的當代價值
參考文獻
讀博期間科研成果
珞咖有吾師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戴名世以古文論為時文論的批評特色[J]. 陳水云. 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01)
[2]以古文為時文:桐城派早期作家的時文改良[J]. 師雅惠. 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4(06)
[3]章學誠的時文觀[J]. 石明慶. 文學與文化. 2013(03)
[4]章學誠的八股文觀[J]. 張富林. 文藝評論. 2013(02)
[5]涵泳性靈:袁黃八股文批評之主體論[J]. 陳水云,黎曉蓮. 井岡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06)
[6]八股文的定型及其相關問題[J]. 李光摩. 文學遺產(chǎn). 2011(06)
[7]陳名夏的八股文批評述略[J]. 陳水云,黎曉蓮. 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2010(01)
[8]試析劉大櫆的時文觀[J]. 言麗花. 溫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06)
[9]明清八股取士與文學及士人心態(tài)[J]. 趙伯陶. 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9(01)
[10]方苞的古文“義法”與科舉世風[J]. 羅軍鳳. 文學遺產(chǎn). 2008(02)
博士論文
[1]章學誠文學研究[D]. 張富林.揚州大學 2014
[2]方苞時文研究[D]. 劉文彬.復旦大學 2013
[3]明清八股文程式研究[D]. 金春嵐.華東師范大學 2013
[4]科舉文化與明清小說研究[D]. 胡海義.暨南大學 2009
[5]科舉制度的倫理審視[D]. 鄧建國.湖南師范大學 2007
[6]科舉八股文專題研究[D]. 高明揚.浙江大學 2005
碩士論文
[1]論金圣嘆的文章觀及其對文學評點的影響[D]. 李強.首都師范大學 2006
[2]八股文技巧和《聊齋志異》的創(chuàng)作[D]. 鄧正輝.山東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2127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rwkxbs/3212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