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和越南語“建議”言語行為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3-20 09:10
本文關(guān)鍵詞:漢語和越南語“建議”言語行為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在言語行為中,為了達到最佳的交際效果,說話人要采取適當(dāng)?shù)谋磉_方式或策略。在具體的言語交際過程中,與實施“命令、禁止、威脅、勸告”等其他指令類言語行為相比,人們更傾向于使用“建議”言語行為來達到自己的話語意圖。本文立足于漢語和越南語的語言事實,通過界定漢語和越南語里的“建議”言語行為,對兩種語言共同使用的“建議”言語行為的表達手段進行詳細的描寫論述,概括漢語和越南語“建議”言語行為表達上的共性與差異,同時提出實施“建議”行為的禮貌策略。這一研究的理論基礎(chǔ)是以Austin(奧斯汀)和Searle(塞爾)的言語行為理論為主的。 除了引言、結(jié)語之外,全文主要內(nèi)容共分為四章。各個部分的具體所述如下: 引言主要闡述論文的研究背景、現(xiàn)狀和限定研究范圍、研究的意義、論文的創(chuàng)新點、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及語料的來源等。 第一章主要介紹相關(guān)的理論基礎(chǔ),其中主要涉及到言語行為理論、祈使行為、祈使行為中的“建議”行為、“建議”行為與禮貌原則。此外,本章還提及跟論文有關(guān)的、直接有助于處理語料、確定祈使行為、界定各個祈使行為的情態(tài)理論、原型理論等。根據(jù)這些理論,本章的第二個重點是提出漢語和越南語中“建議”言語行為的界定標(biāo)準和界定方法。從而指出各個不同的言語行為都具有其特征,在一組行為中都可以肯定其獨立性。為了界定“建議”行為或任何其他行為,不能只根據(jù)一個標(biāo)準而要總體考慮,并且要將其與其他行為進行比較。 第二章較為細致地討論并對比漢語和越南語中“建議”行為的直接表達手段,發(fā)現(xiàn)其既有共同之處又有不同之處。兩種語言的直接表達手段都包括顯性手段、隱性手段、類顯性手段、類隱性手段以及各種連用情況,其各句型模式大致相同。但通過具體的考察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在兩種語言中其內(nèi)部的具體情況卻有很多不同之處:省型模式的分布情況存在著很大的差別(主要表現(xiàn)于M1和M2-1的省型模式);越南語的施為動詞"de nghj"的義項比漢語的“建議”豐富;越南語表示“建議”的語氣詞比漢語的多,而且其組合能力比漢語強;動詞重疊是漢語表達“建議”行為特有的一個隱性手段,越南語則無此手段等等。 第三章論述漢語和越南語“建議”行為的間接表達手段,就漢語和越南語中的隱含建議的疑問式、陳述式、感嘆式進行研究,揭示其表現(xiàn)形式及含義大同小異,并指出兩種語言中,影響間接“建議”行為理解和使用的因素都一樣,聽話人在理解說話人建議意圖的時候,不僅需要一定的語言知識,還需要根據(jù)相關(guān)語境信息及背景知識才能夠領(lǐng)會說話人的真正意圖,其中最重要的還是語境。同時還顯示漢語和越南語中,規(guī)約性間接“建議”行為的言外之意的推導(dǎo)對語境的依賴性沒有非規(guī)約性間接“建議”行為的那么強。 第四章探討實施漢語和越南語“建議”行為的禮貌策略。怎么樣在交際意圖的指導(dǎo)下對話語進行組織和策劃,怎么樣得體地表達,怎么樣禮貌地讓聽話人接受,這是說話人都要仔細考慮的問題。漢語和越南語“建議”言語行為的實際語料表明,對聽話人表示尊重、縮短社會關(guān)系的距離、拐彎抹角、凸顯說話人的熱情與真誠等都是最典型的建議策略。其中面子的威脅程度、交際雙方的熟悉程度和權(quán)勢關(guān)系等是影響漢語和越南語“建議”策略的主要社會因素。本章強調(diào)“謙己敬人”、“謙虛恭敬”的禮貌原則都支配著中國人和越南人的言行,往往是越禮貌交際雙方越容易溝通,恰當(dāng)?shù)剡x擇言語策略,建議接受的可能性就越大,越容易達到交際意圖。 結(jié)語部分先總結(jié)本論文的主要研究內(nèi)容,之后指出了研究中仍存在的問題和未來展望。
【關(guān)鍵詞】:言語行為 “建議”行為 表達手段 禮貌策略
【學(xué)位授予單位】:華中師范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博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H44;H136
【目錄】: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引言12-23
- 0.1 研究意義12-13
- 0.2 研究現(xiàn)狀13-18
- 0.2.1 漢語“建議”言語行為研究現(xiàn)狀13-16
- 0.2.2 越南語“建議”言語行為研究現(xiàn)狀16-18
- 0.3 研究范圍18
- 0.4 研究目的及任務(wù)18
- 0.5 本文解決的問題和創(chuàng)新之處18-19
- 0.6 研究方法及語料來源19-21
- 0.6.1 研究方法19-20
- 0.6.2 語料來源20-21
- 0.7 論文的結(jié)構(gòu)框架21-23
- 第一章 相關(guān)的理論基礎(chǔ)23-87
- 1.1 言語行為理論23-28
- 1.1.1 言語行為的概念23-24
- 1.1.2 言語行為的語用條件24-26
- 1.1.3 言語行為的分類26-27
- 1.1.4 直接言語行為與間接言語行為27-28
- 1.2 祈使行為28-31
- 1.2.1 祈使與祈使行為28-29
- 1.2.2 祈使行為的分類29-31
- 1.3 祈使行為中的“建議”行為31-33
- 1.4 “建議”行為與情態(tài)理論33-34
- 1.4.1 情態(tài)的概念33
- 1.4.2 道義情態(tài)與“建議”行為33-34
- 1.5 “建議”行為與禮貌理論34-35
- 1.5.1 禮貌原則與禮貌策略34
- 1.5.2 “建議”行為中的禮貌34-35
- 1.6 “建議”行為與原型理論35-36
- 1.6.1 原型理論概述35-36
- 1.6.2 祈使行為界定中的原型理論36
- 1.7 漢語和越南語“建議”行為的界定36-84
- 1.7.1 “建議”行為的界定標(biāo)準36-45
- 1.7.2 漢語和越南語“建議”行為的形式標(biāo)記45-56
- 1.7.3 “建議”行為的界定方法56-84
- 1.8 小結(jié)84-87
- 第二章 漢語和越南語“建議”行為的直接表達手段87-124
- 2.1 顯性“建議”行為的語力顯示手段87-95
- 2.1.1 漢語的施為動詞“建議”87-89
- 2.1.2 越南語的施為動詞“de nghi”89-93
- 2.1.3 漢語和越南語“建議”行為中施為動詞的異同93-95
- 2.2 隱性“建議”行為的語力顯示手段95-109
- 2.2.1 情態(tài)副詞95-99
- 2.2.2 句末語氣詞99-108
- 2.2.3 動詞重疊108-109
- 2.3 類顯性“建議”行為的語力顯示手段109-112
- 2.4 類隱性“建議”行為的語力顯示手段112-115
- 2.4.1 漢語的動詞“讓”112-113
- 2.4.2 越南語的動詞“de”113-115
- 2.4.3 “讓”與“de”的異同115
- 2.5 “建議”行為的各語力顯示項連用115-121
- 2.5.1 M2模式中的連用情況115-118
- 2.5.2 M1模式中的連用情況118-121
- 2.6 小結(jié)121-124
- 第三章 漢語和越南語“建議”行為的間接表達手段124-146
- 3.1 隱含“建議”的疑問式124-139
- 3.1.1 識別的標(biāo)記124-126
- 3.1.2 隱含“建議”的疑問類型126-139
- 3.2 隱含“建議”的其他句式139-142
- 3.2.1 隱含“建議”的陳述式139-141
- 3.2.2 隱含“建議”的感嘆式141-142
- 3.3 影響間接“建議”行為理解和使用的語境因素142-144
- 3.4 小結(jié)144-146
- 第四章 實施“建議”行為的禮貌策略146-174
- 4.1 漢語和越南語“建議”行為中的禮貌策略類型146-168
- 4.1.1 對聽話人表示尊重146-159
- 4.1.2 縮短社會關(guān)系的距離159-161
- 4.1.3 拐彎抹角161-163
- 4.1.4 凸顯說話人的熱情與真誠163-165
- 4.1.5 各策略結(jié)合使用的情況165-168
- 4.2 影響漢語和越南語“建議”策略的社會因素168-171
- 4.2.1 面子威脅程度168-169
- 4.2.2 熟悉程度169-170
- 4.2.3 社會權(quán)勢關(guān)系170-171
- 4.3 小結(jié)171-174
- 結(jié)語174-179
- 一、本文的主要結(jié)論174-177
- 二、研究的局限性和未來展望177-179
- 參考文獻179-186
- 致謝186
本文關(guān)鍵詞:漢語和越南語“建議”言語行為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575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rwkxbs/25753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