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權力與文化的嬗變上海人民廣場文化研究
本文關鍵詞:空間、權力與文化的嬗變上海人民廣場文化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在我們生活的社會中媒介無處不在,它對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也因如此,將媒介作為環(huán)境研究逐漸成為傳播學重要的研究范式。同時,近年對于“空間”的研究在學界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重視?臻g實則為媒介。從媒介環(huán)境的視角研究空間,不但能發(fā)掘空間作為信息載體的特點,并且更能專注于探討空間與社會的關系。由此,本文以“空間”和“權力”為邏輯起點,以上海人民廣場作為空間媒介文本,將其作為研究城市文化傳播的典型代表,針對它展開文化研究,重點在于研究廣場空間的生產,空間中各種社會關系的建構,進而探究廣場空間的文化政治、文化實踐與差異變化,以此解讀人民廣場的文化嬗變。并期待從一個側面關照上海這座城市不同時期空間的生產和再生產的特點,折射出上海政治變革、經濟發(fā)展,城市民眾生活與文化水平變化,進而從一個特定的角度把握不同時代上海城市空間的文化特征。并且期盼通過對上海人民廣場的解析,揭示全國同類型城市中心廣場的變遷特點、規(guī)律及廣場文化嬗變的深刻原因。 研究發(fā)現人民廣場空間媒介的風格經歷了由人為主導到物為支配的轉變。新中國成立后興建的人民廣場,作為群體而出現的人構成了廣場的主體;九十年代以來的人民廣場,標志性建筑組成的符號取代了散落于廣場的個體建構出了廣場的主要媒介景觀。人民廣場空間媒介生產或編碼存在政治性和意識形態(tài)性。其前身跑馬廳長久持續(xù)性地傳遞著殖民者的權力話語,并且不斷以此固化人們對跑馬廳功能的認知。建國后的人民廣場被打造成為鞏固和強化政黨合法性權力的政治空間,被重塑成為符合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政治符號。九十年代改建后的人民廣場,由上海博物館、上海大劇院、人民大廈以及城市規(guī)劃展示館等風格不一的標志性建筑拼貼共同組建的人民廣場整體空間,被作為集中傳播與展示上海改革開放、經濟發(fā)展和城市建設新形象的窗口。 廣場空間傳播呈現支配性(及主導性)、協(xié)商性和對抗性三種不同解碼方式,以支配性和協(xié)商性為主要解碼特點。支配性和協(xié)商性的解碼行動總體上都可以歸為符合權力編碼的空間活動,占廣場空間消費、傳播與實踐的絕大部分。而挑戰(zhàn)性的解碼行為則是對空間控制權的逾越與背反。人民廣場的空間再現是處于支配地位的空間,但由于存在著不同的空間解碼實踐,由此會產生多維度的再現空間。其中由支配性解碼空間實踐活動建構而成的再現空間屬于正式、主流的空間,符合權力的構想與定位。反之,挑戰(zhàn)或對抗式的空間解碼形成的再現空間則是邊緣化的空間,并且僅有狹小有限的空間余地。 人民廣場的空間實踐活動呈現由多元趨向于單一再回歸多元的特點。權力控制力強化時,各種社會關系趨于組織化,被規(guī)范、整合,空間中的各種社會活動就趨于單一。權力控制減弱時,各種社會關系更加多維,空間消費、傳播和實踐的活力才會被真正釋放,呈多元化特點。 權力具體作用于人民廣場空間(涵蓋跑馬廳時期),管理風格不斷變化,體現出規(guī)范化——行政化——規(guī)范化的轉變特點。在廣場的整體空間-權力運作中,體現出從政治化到去政治化的風格轉變,但去政治化并不意味著權力作用的減弱,權力是以一種更加隱而不顯的方式進行著潛藏化運作,實則是去政治化的政治。
【關鍵詞】:空間 權力 人民廣場 媒介 空間生產
【學位授予單位】:華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G127
【目錄】:
- 內容摘要6-8
- Abstract8-19
- 緒論19-46
- 一、問題的提出19-24
- 二、廣場意義的演變24-29
- 三、空間、權力的界定29-33
- 四、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33-43
- 五、研究主題、框架與方法43-46
- 第一章 人民廣場前塵回顧46-103
- 第一節(jié) 權力角逐下的跑馬廳46-57
- 第二節(jié) 跑馬廳——新型公共空間的出現57-68
- 第三節(jié) 微型公共政治舞臺——權力的顯性展示68-76
- 第四節(jié) 體育休閑娛樂之所——權力的隱性滲透76-91
- 第五節(jié) 跑馬廳的衍生空間91-103
- 第二章 空間生產與權力敞視103-148
- 第一節(jié) “政治化”廣場的生產104-115
- 第二節(jié) 城市市民廣場的重構115-130
- 第三節(jié) 廣場空間品質的進深解讀130-148
- 第三章 單音獨鳴與眾聲喧嘩148-216
- 第一節(jié) 慶典儀式:政治狂歡的集體記憶149-162
- 第二節(jié) 泛政治化宣傳的形成與消解162-174
- 第三節(jié) 展覽:觀看的單一到多元174-186
- 第四節(jié) 體育:革命化向休閑化的演進186-197
- 第五節(jié) 娛樂的遮蔽與啟封197-216
- 第四章 廣場空間的控制與對抗216-277
- 第一節(jié) 廣場“規(guī)訓”:權力的控制216-240
- 第二節(jié) 廣場管理下的遵從與挑戰(zhàn)240-255
- 第三節(jié) 非常態(tài):廣場的異質活動255-263
- 第四節(jié) 案例分析:攤販與黑車管理下的生存博弈263-277
- 第五章 人民廣場的敘事與擴散277-317
- 第一節(jié) 廣場敘事與印象278-294
- 第二節(jié) 人民廣場的擴散294-317
- 結語317-327
- 參考文獻327-361
- 后記361-36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裴雯;張興國;廖嶼荻;陶陶;馮維波;;中國傳統(tǒng)社會、權力與權力公共空間[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2 張斌;裴開瑞;;國家/民族與公共空間——裴開瑞(Chris Berry)教授訪談[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3 朱大可;;中國建筑的頭號敵人——權力美學[J];重慶建筑;2006年04期
4 吳敏燕;;城市文化視野的攤販管理[J];重慶社會科學;2009年11期
5 李瑾;;論城市化進程中的低端需求——以城市攤販問題為例[J];城市問題;2009年03期
6 熊月之;張園晚清上海一個公共空間研究[J];檔案與史學;1996年06期
7 楊天亮;霍格兄弟三建跑馬廳[J];檔案與史學;1998年02期
8 ;1951年收回上海跑馬廳史料選[J];檔案與史學;2001年02期
9 李微;近代上海電影院與城市公共空間(1908-1937)[J];檔案與史學;2004年03期
10 章興鳴;;符號生產與社會秩序再生產——布迪厄符號權力理論的政治傳播意蘊[J];湖北社會科學;2008年09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謝納;空間生產與文化表征[D];遼寧大學;2008年
2 李曉紅;民國時期上海的知識女性與大眾傳媒[D];廈門大學;2007年
3 王曉磊;社會空間論[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本文關鍵詞:空間、權力與文化的嬗變上海人民廣場文化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527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rwkxbs/252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