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屆中國古脊椎動物學學術年會論文集》2012年
本文關鍵詞:三峽地區(qū)史前生業(yè)與居住,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第十三屆中國古脊椎動物學學術年會論文集》2012年
國內外埋藏學研究綜述
張立民
【摘要】:埋藏學是古生物學的一個分支學科,但在20世紀70年代前曾作為古生態(tài)學的一部分,是從屬于古生態(tài)學的。近年來隨著埋藏學的發(fā)展,其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趨向越來越明顯。埋藏學是建立在沉積學、地層學、古生態(tài)學基礎之上的;而古生態(tài)學、古生物地理學及進化論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又取決于能否將埋藏過程所產生的影響消除掉。埋藏學在詮釋生物群的埋藏環(huán)境、分辨史前遺址出土的骨骼上的劃痕等方面已形成了一些系統(tǒng)的理論。
【作者單位】:
【基金】: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重點部署項目基金(KN212420)
【分類號】:Q91
【正文快照】:
1前言經典古生物學以化石的系統(tǒng)分類和演化為主,在應用方面主要為地層層序的劃分和對比提供依據(jù)。隨著古生物學的發(fā)展,埋藏學(介phonomy)一詞在文獻中出現(xiàn)的頻率越來越高,,在古人類學、古生物學、古生態(tài)學等研究領域越來越得到重視。有關埋藏學的文獻數(shù)目也與日俱增〔見圖1)
下載全文更多同類文獻
PDF全文下載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僅支持PDF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同號文;邱占祥;;國外化石埋藏學的歷史與現(xiàn)狀簡介[J];古脊椎動物學報;1991年02期
2 陳萬勇,林玉芬,于淺黎;云南祿豐古猿生活時期的古氣候初步研究[J];人類學學報;1986年01期
3 Christopher J.NORTON;張雙權;張樂;高星;;上/更新世動物群中人類與食肉動物“印記”的識別[J];人類學學報;2007年02期
4 張樂;王春雪;張雙權;高星;;馬鞍山遺址動物群的死亡年齡研究[J];人類學學報;2009年03期
5 張雙權;李占揚;張樂;高星;;河南靈井許昌人遺址動物骨骼表面人工改造痕跡[J];人類學學報;2011年03期
6 張雙權;Christopher J.Norton;張樂;;考古動物群中的偏移現(xiàn)象——埋藏學的視角[J];人類學學報;2007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夏正楷,陳福友,岳升陽;北京大學校園內埋藏古樹的發(fā)現(xiàn)及其意義[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2期
2 濱田潤一;亞洲人類的起源及其演化途徑的初步研究[J];地球學報;1999年03期
3 武仙竹;李禹階;裴樹文;吳秀杰;;湖北鄖西白龍洞遺址骨化石表面痕跡研究[J];第四紀研究;2008年06期
4 張森水;從周口店早期工作看裴文中先生對史前考古學的貢獻──紀念裴文中先生誕辰90周年[J];第四紀研究;1994年04期
5 林鳳英;;曇石山遺址第十次發(fā)掘出土的哺乳動物[J];福建文博;2012年02期
6 范雪春;;福建漳平奇和洞遺址地層、動物群及埋藏學研究[J];東南文化;2014年02期
7 陳勝前;戰(zhàn)世佳;;賓福德的學術遺產——當代中國考古學的視角[J];東南文化;2014年04期
8 張樂;;舊石器時代古人類敲骨取髓行為的確認——以馬鞍山遺址為例[J];第四紀研究;2014年01期
9 張雙權;;舊石器遺址動物骨骼表面非人工痕跡研究及其考古學意義[J];第四紀研究;2014年01期
10 徐建春;從天地生綜合研究吳越文化[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1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李禹階;鄧曉;武仙竹;王運輔;鄭利萍;;微痕考古研究領域的初步探索[A];第十一屆中國古脊椎動物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2 王運輔;武仙竹;李海軍;;國外切割痕跡研究方法述評及其在湖北白龍洞的初步應用[A];第十一屆中國古脊椎動物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鄭韜凱;從洞穴到聚落[D];中央美術學院;2009年
2 鄧曉東;云貴高原及鄰區(qū)次生氧化錳礦晚新生代大規(guī)模成礦作用及其構造和古氣候意義[D];中國地質大學;2012年
3 李一全;三峽地區(qū)史前生業(yè)與居住[D];南京師范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瑩;云南銀梭島遺址出土的動物遺存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2 宋艷花;柿子灘文化技術研究[D];山西大學;2003年
3 楊杰;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的動物考古學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6年
4 于丹;河北唐縣南放水遺址出土的動物遺存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5 趙紅升;泥河灣盆地侯家窯遺址第五次發(fā)掘及其新發(fā)現(xiàn)[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張晨光;甘肅俞井子盆地恐龍化石埋藏學初步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9年
7 格日樂圖;關于現(xiàn)代人類起源地的歷史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2年
8 杜春磊;靈井許昌人遺址第5層出土石制品研究[D];山東大學;2013年
9 趙清坡;本溪地區(qū)石器剝片技術模擬實驗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10 李鳳;玉溪遺址T0403探方動物骨骼的初步觀察與分析[D];重慶師范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文漪,吳細芳;云南中部晚第三紀和早第四紀的孢粉組合及其在古地理學上的意義[J];地理學報;1978年02期
2 陳萬勇;范貴忠;于淺黎;;西藏吉隆盆地上新世沉積相、粘土礦物特征及古氣候[J];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1977年04期
3 孫湘君;吳玉書;;根據(jù)孢粉推論祿豐臘瑪古猿生活時期的自然環(huán)境[J];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1980年03期
4 張樂;王春雪;張雙權;高星;;馬鞍山舊石器時代遺址古人類行為的動物考古學研究[J];中國科學(D輯:地球科學);2009年09期
5 李占揚;沈辰;;微痕觀察初步確認靈井許昌人遺址舊石器時代骨制工具[J];科學通報;2010年10期
6 李占揚;;許昌靈井遺址2005年出土石制品的初步研究[J];人類學學報;2007年02期
7 Christopher J.NORTON;張雙權;張樂;高星;;上/更新世動物群中人類與食肉動物“印記”的識別[J];人類學學報;2007年02期
8 李占揚;董為;;河南許昌靈井舊石器遺址哺乳動物群的性質及時代探討[J];人類學學報;2007年04期
9 張樂;Christopher J.Norton;張雙權;高星;;量化單元在馬鞍山遺址動物骨骼研究中的運用[J];人類學學報;2008年01期
10 姜漢僑;云南植被分布的特點及其地帶規(guī)律性[J];云南植物研究;1980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禎;張劍;蔡妙花;;實驗埋藏學研究中的生物組織保存研究[J];科協(xié)論壇(下半月);2011年10期
2 潘云唐;埋藏學及其發(fā)展述評[J];地球科學進展;1989年01期
3 陳淳;;埋藏學與骨骼破損分析[J];化石;1993年02期
4 陳淳;托拉爾巴與周口店埋藏學的視野[J];化石;1997年04期
5 潘淵唐;;埋藏學的產生及其發(fā)展[J];大自然探索;1990年01期
6 洪太元;東營凹陷沙河街組介形蟲化石埋藏學研究[J];山東國土資源;2004年05期
7 同號文;邱占祥;;國外化石埋藏學的歷史與現(xiàn)狀簡介[J];古脊椎動物學報;1991年02期
8 張云翔,弓虎軍;甘肅靈臺上新世哺乳動物化石埋藏學[J];古生物學報;2003年03期
9 趙傳本;孢粉埋藏學與形態(tài)變化[J];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fā);1989年04期
10 S.Christopher BENNETT;;鵝喙翼龍的形態(tài)學和埋藏學(英文)[J];地球學報;2010年S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張立民;;國內外埋藏學研究綜述[A];第十三屆中國古脊椎動物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2 王偉;華洪;;節(jié)肢動物實驗埋藏學研究[A];全國微體古生物學分會第九屆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十四次學術年會、全國化石藻類專業(yè)委員會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十五次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12年
3 陳晶;童金南;Chen Z.Q.;熊鑫琪;;貴州中三疊世安尼期的兩個腕足殼層古生態(tài)及埋藏學研究——二疊紀末生物大滅絕后底棲群落的復蘇[A];中國古生物學會第十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第25屆學術年會——紀念中國古生物學會成立80周年論文摘要集[C];2009年
4 王博;張海春;方艷;;侏羅紀道虎溝化石庫的埋藏學和古環(huán)境:基于古蟬和螽蟬的比較埋藏學分析(英文)[A];中國古生物學會第26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白松;山東中新世山旺生物群的埋藏學初步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7年
本文關鍵詞:三峽地區(qū)史前生業(yè)與居住,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887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rwkxbs/188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