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電針(耳迷走神經刺激)治療難治性抑郁癥對情緒認知腦功能網絡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01-01 23:45
目的:比較taVNS治療難治性抑郁癥(TRD)與復發(fā)性抑郁癥(MDD)的臨床療效,進一步采用靜息態(tài)功能磁共振成像技術觀察治療中情緒-認知腦網絡的變化,探討臨床作用的腦網絡機制。方法:招募23例TRD患者(TRD組)和13例復發(fā)性抑郁癥患者(MDD組),采用華佗牌迷走神經刺激儀(SDZ-ⅡB,華佗牌,江蘇蘇州醫(yī)療用品公司)給予為期8周的taVNS治療。治療前(第0周)及治療2周末±3天、第4周±3天、治療結束時(第8周±3天)對患者進行量表觀察,評估癥狀嚴重度和不良反應。以治療前后HAMD-17減分率作為主要結局指標。運用SPSS24.0軟件分析臨床數據。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首先行各組資料正態(tài)性分布分析,如果為正態(tài)性分布,進行方差分析,方差齊,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方差不齊,采用秩和檢驗。正態(tài)分布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不服從用中位數±四分位數間距(M±QR)表示。兩兩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LSD-t檢驗(正態(tài)分布且方差齊),Dunnett-t檢驗(方差不齊)。雙側檢驗,取α=0.05。對參與臨床研究的無核磁掃描禁忌的13名TRD患者(6名男性,...
【文章來源】: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北京市
【文章頁數】:5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耳穴及耳迷走神經分布及刺激模式圖??Rang等進行了較大樣本的非隨機對照臨床試驗,將輕中度單純抑郁癥患者??
耳電針(耳迷走神經刺激)治療難治性抑郁癥對情緒認知腦功能網絡的影響??1.2治療方案??采用華佗牌迷走刺激儀(SDZ-IIB,華佗牌,蘇州華佗醫(yī)療儀器廠生產,中華??人民共和國醫(yī)療器械注冊證編號:蘇械注準20132270095),選取雙側耳甲部及??外耳道部為刺激部位。??操作方法:臨床治療時患者取雙側刺激。患者取坐位,穴位常規(guī)消毒。??
注: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0.01,?***<0.001??H?AM?D第2/4/8周均值差的減分率??80.00%?75.11%??70.00%??58.90%??60.00%?一一?????^^????62.18%??50.00%??????^^?54.21%??40.00%?^00t000^t^??30.00%?32.78%??20.00%??10.00%??0.00%??第2周?第4.周?第8周???。遥?組—MDD?組??圖3?HAMD第2/4/8周與基線均值差的減分率??28??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耳甲部電針治療藥物難治性抑郁癥療效觀察及其靜息態(tài)fMRI腦機制初探[J]. 李小嬌,許可,方繼良,洪洋,陳麗梅,高德強,張磊,許鳳全,王紅星. 磁共振成像. 2020(02)
[2]5年隨訪未轉相的抑郁癥患者基線腦低頻振幅及功能連接特征研究[J]. 史家波,閻銳,楊昱音,劉海燕,陳瑜,湯浩,盧青,姚志劍. 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 2019(06)
[3]電抽搐療法對老年抑郁癥患者低頻振幅的影響以及相關腦網絡的改變[J]. 孔曉明,孫艷,朱德發(fā). 中國全科醫(yī)學. 2020(06)
[4]耳電針治療難治性抑郁癥增效效應的臨床觀察[J]. 許可,李小嬌,方繼良,陳麗梅,高德強,洪洋,許鳳全,王紅星. 世界科學技術-中醫(yī)藥現(xiàn)代化. 2019(11)
[5]基于ALFF分析的耳甲電針治療輕中度抑郁癥腦效應研究[J]. 陳慧昀,趙斌,張磊,曹久東,陳丹,趙沛涵,王朝陽,榮培晶. 世界科學技術-中醫(yī)藥現(xiàn)代化. 2019(11)
[6]重度抑郁癥靜息態(tài)fMRI的獨立成分分析[J]. 張琪,毛寧,宋筱蕾,于美霞,王濱. 國際醫(yī)學放射學雜志. 2019(03)
[7]難治性抑郁癥與首發(fā)抑郁癥患者認知功能比較[J]. 陳文陶. 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 2019(01)
[8]分析無抽搐電休克(MECT)對難治性抑郁癥的臨床治療價值[J]. 陳明輝. 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8(38)
[9]腦深部電刺激術治療難治性抑郁癥研究進展[J]. 徐紅令,余化霖.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 2018(04)
[10]經顱磁刺激結合阿戈美拉汀治療難治性抑郁癥的臨床效果[J]. 宮媛,胡小芳,趙錦成. 中國醫(yī)藥. 2018 (02)
博士論文
[1]首發(fā)未治療抑郁癥患者腦結構的多模態(tài)影像學研究[D]. 魯毅.昆明醫(yī)科大學 2017
[2]抑郁癥腦解剖網絡的縱向變化研究[D]. 秦姣龍.東南大學 2015
碩士論文
[1]基于腦結構網絡的抑郁癥治療效果預測模型研究[D]. 朱金龍.東南大學 2019
[2]耳電針(耳迷走神經刺激)治療難治性抑郁癥臨床觀察及腦機制的靜息態(tài)功能磁共振研究[D]. 李小嬌.中國中醫(yī)科學院 2019
[3]首發(fā)未服藥與臨床治愈抑郁癥患者認知功能網絡比較的fMRI研究[D]. 焦凱麗.南京師范大學 2018
[4]抑郁癥患者腦功能改變及藥物治療抑郁癥的靜息態(tài)功能磁共振研究[D]. 胡培鉛.南方醫(yī)科大學 2016
[5]基于rs-fMRI的難治性抑郁癥腦功能自發(fā)活動研究[D]. 鄭春燕.電子科技大學 2013
本文編號:2952220
【文章來源】: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北京市
【文章頁數】:5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耳穴及耳迷走神經分布及刺激模式圖??Rang等進行了較大樣本的非隨機對照臨床試驗,將輕中度單純抑郁癥患者??
耳電針(耳迷走神經刺激)治療難治性抑郁癥對情緒認知腦功能網絡的影響??1.2治療方案??采用華佗牌迷走刺激儀(SDZ-IIB,華佗牌,蘇州華佗醫(yī)療儀器廠生產,中華??人民共和國醫(yī)療器械注冊證編號:蘇械注準20132270095),選取雙側耳甲部及??外耳道部為刺激部位。??操作方法:臨床治療時患者取雙側刺激。患者取坐位,穴位常規(guī)消毒。??
注: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0.01,?***<0.001??H?AM?D第2/4/8周均值差的減分率??80.00%?75.11%??70.00%??58.90%??60.00%?一一?????^^????62.18%??50.00%??????^^?54.21%??40.00%?^00t000^t^??30.00%?32.78%??20.00%??10.00%??0.00%??第2周?第4.周?第8周???。遥?組—MDD?組??圖3?HAMD第2/4/8周與基線均值差的減分率??28??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耳甲部電針治療藥物難治性抑郁癥療效觀察及其靜息態(tài)fMRI腦機制初探[J]. 李小嬌,許可,方繼良,洪洋,陳麗梅,高德強,張磊,許鳳全,王紅星. 磁共振成像. 2020(02)
[2]5年隨訪未轉相的抑郁癥患者基線腦低頻振幅及功能連接特征研究[J]. 史家波,閻銳,楊昱音,劉海燕,陳瑜,湯浩,盧青,姚志劍. 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 2019(06)
[3]電抽搐療法對老年抑郁癥患者低頻振幅的影響以及相關腦網絡的改變[J]. 孔曉明,孫艷,朱德發(fā). 中國全科醫(yī)學. 2020(06)
[4]耳電針治療難治性抑郁癥增效效應的臨床觀察[J]. 許可,李小嬌,方繼良,陳麗梅,高德強,洪洋,許鳳全,王紅星. 世界科學技術-中醫(yī)藥現(xiàn)代化. 2019(11)
[5]基于ALFF分析的耳甲電針治療輕中度抑郁癥腦效應研究[J]. 陳慧昀,趙斌,張磊,曹久東,陳丹,趙沛涵,王朝陽,榮培晶. 世界科學技術-中醫(yī)藥現(xiàn)代化. 2019(11)
[6]重度抑郁癥靜息態(tài)fMRI的獨立成分分析[J]. 張琪,毛寧,宋筱蕾,于美霞,王濱. 國際醫(yī)學放射學雜志. 2019(03)
[7]難治性抑郁癥與首發(fā)抑郁癥患者認知功能比較[J]. 陳文陶. 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 2019(01)
[8]分析無抽搐電休克(MECT)對難治性抑郁癥的臨床治療價值[J]. 陳明輝. 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8(38)
[9]腦深部電刺激術治療難治性抑郁癥研究進展[J]. 徐紅令,余化霖.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 2018(04)
[10]經顱磁刺激結合阿戈美拉汀治療難治性抑郁癥的臨床效果[J]. 宮媛,胡小芳,趙錦成. 中國醫(yī)藥. 2018 (02)
博士論文
[1]首發(fā)未治療抑郁癥患者腦結構的多模態(tài)影像學研究[D]. 魯毅.昆明醫(yī)科大學 2017
[2]抑郁癥腦解剖網絡的縱向變化研究[D]. 秦姣龍.東南大學 2015
碩士論文
[1]基于腦結構網絡的抑郁癥治療效果預測模型研究[D]. 朱金龍.東南大學 2019
[2]耳電針(耳迷走神經刺激)治療難治性抑郁癥臨床觀察及腦機制的靜息態(tài)功能磁共振研究[D]. 李小嬌.中國中醫(yī)科學院 2019
[3]首發(fā)未服藥與臨床治愈抑郁癥患者認知功能網絡比較的fMRI研究[D]. 焦凱麗.南京師范大學 2018
[4]抑郁癥患者腦功能改變及藥物治療抑郁癥的靜息態(tài)功能磁共振研究[D]. 胡培鉛.南方醫(yī)科大學 2016
[5]基于rs-fMRI的難治性抑郁癥腦功能自發(fā)活動研究[D]. 鄭春燕.電子科技大學 2013
本文編號:29522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mpalunwen/295222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