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管服”視角下H市稅收風險管理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3-05 00:33
“稅收是國家的支柱”,完善稅收征管體制將有效避免稅收流失,而深化稅收風險管理體系建設是建立高效統(tǒng)一稅收征管體系的重要內(nèi)容,是轉變稅收征管方式的“突破口”。國家稅務總局于2014年發(fā)布《關于加強稅收風險管理工作的意見》、2016年發(fā)布《關于進一步加強稅收風險管理工作的通知》,這些文件的出臺都為稅收風險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時李克強總理多次在會議上強調(diào)“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yōu)化服務”是轉變政府職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nèi)容,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加強組織領導深化改革、改善環(huán)境激發(fā)市場活力。而稅務機關作為經(jīng)濟體制改革和行政體制改革的重要參與者,改革的深度與強度將直接影響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在此背景下,稅務機關更應該積極開展稅收風險管理,轉變征管方式,提高征管效能,構建稅收征管新格局。然而從當前稅收工作實際來看,稅務機關在管理理念、制度機制、風險防范等方面仍存在較多的不足,特別是國地稅合并后,稅種更加多樣、稅收主體更為復雜,這些問題都制約著稅收新格局的形成,如何在稅務工作中平衡放、管、服三者之間的關系,簡政放權的同時應加強事中、事后管理,以防范稅收風險為導向,以促進納稅遵從為目的,最終實現(xiàn)稅收現(xiàn)代化,...
【文章來源】:中國礦業(yè)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5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稅收風險管理基本流程
?簡政放權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激發(fā)了經(jīng)濟市場活力,納稅人、繳費人數(shù)量逐年遞增,截止2019年底,H市稅務局納稅人管戶已達20.05萬戶,自然人達到93萬。2017年底全市納稅人總量為15.55萬,新增登記1.77萬戶,月均新增0.15萬戶,較2016年月均增加0.02萬戶,增長15.38%;2018年底全市納稅人總量為17.65萬,新增登記2.1萬戶,月均新增0.18萬戶,較2016年月均增加0.05萬戶,增長38.46%;2019年,新增登記2.4萬戶,月均新增0.2萬戶,較2016年月均增加0.07萬戶,增長53.85%。全市登記總戶數(shù)明顯增長且有進一步加快趨勢[43]。圖4-12016年-2019年全市納稅人增長情況變化表Figure4-1Tableofchangesinthegrowthoftaxpayersinthecityfrom2016to2019納稅人數(shù)量激增,與稅務人員數(shù)量的增長不成正比,相反因機構改革需要,部門進行調(diào)整,職能重新劃分,同時因費改稅、社保費劃轉等改革事項稅務人員的工作不斷增加,專門從事稅收風險管理工作的人員也相應減少。機構合并前,市區(qū)原國稅系統(tǒng)由W分局、四分局,原地稅系統(tǒng)由第二、三、四分局,共計13個風險應對科專門從事風險應對工作,縣區(qū)局國地稅系統(tǒng)共有40個分局專門從單位:戶
公共管理碩士專業(yè)學位論文305.3.2風險應對人員流失嚴重機構合并前,全市直接從事風險應對人員403人,其中應對骨干236人,為了機構改革各項事項的平穩(wěn)過渡,大部分年輕干部充斥到各級機關處室。機構合并后,直接從事風險應對人員343人(含上掛區(qū)域性稽查局人員和兼顧基礎管理和風險應對任務),其中應對骨干143人。一方面,直接從事風險應對人員數(shù)量下降15%,占總人數(shù)比例由19.31%下降到16.44%。2019年初,全省直接從事風險應對人員占總人數(shù)比例為18.27%,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表5-2全市風險應對相關人員情況統(tǒng)計表Table5-2StatisticalTableofRiskResponsePersonnelintheCity序號單位機構合并前機構合并后應對人員應對骨干應對人員應對骨干1市區(qū)594498212Q區(qū)936251433B區(qū)973595264M縣331432145L縣594233216P縣27121997W縣35271598合計403236343143圖5-1機構合并前后應對人員變化表Figure5-1StatementofPersonnelChangebeforeandaftertheMergerofInstitutions另一方面,應對骨干人數(shù)下降明顯,機構合并前后,全市應對骨干減少40%。其中W縣最高,減少2/3,L縣局減少一半。市區(qū)機構合并前應對骨干44人,機構合并后,23人離開應對崗位,減少52%,大部分到市、區(qū)兩級機關工作,具體情況如下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OECD的稅收風險管理理論與實踐[J]. 張愛球. 中國稅務. 2009(11)
[2]25年來國外行政改革分析與評價[J]. 吳江,馬慶鈺. 新視野. 2003(05)
碩士論文
[1]鹽城市大豐區(qū)稅收風險管理問題與對策研究[D]. 劉瑤瑤.中國礦業(yè)大學 2019
本文編號:3064229
【文章來源】:中國礦業(yè)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5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稅收風險管理基本流程
?簡政放權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激發(fā)了經(jīng)濟市場活力,納稅人、繳費人數(shù)量逐年遞增,截止2019年底,H市稅務局納稅人管戶已達20.05萬戶,自然人達到93萬。2017年底全市納稅人總量為15.55萬,新增登記1.77萬戶,月均新增0.15萬戶,較2016年月均增加0.02萬戶,增長15.38%;2018年底全市納稅人總量為17.65萬,新增登記2.1萬戶,月均新增0.18萬戶,較2016年月均增加0.05萬戶,增長38.46%;2019年,新增登記2.4萬戶,月均新增0.2萬戶,較2016年月均增加0.07萬戶,增長53.85%。全市登記總戶數(shù)明顯增長且有進一步加快趨勢[43]。圖4-12016年-2019年全市納稅人增長情況變化表Figure4-1Tableofchangesinthegrowthoftaxpayersinthecityfrom2016to2019納稅人數(shù)量激增,與稅務人員數(shù)量的增長不成正比,相反因機構改革需要,部門進行調(diào)整,職能重新劃分,同時因費改稅、社保費劃轉等改革事項稅務人員的工作不斷增加,專門從事稅收風險管理工作的人員也相應減少。機構合并前,市區(qū)原國稅系統(tǒng)由W分局、四分局,原地稅系統(tǒng)由第二、三、四分局,共計13個風險應對科專門從事風險應對工作,縣區(qū)局國地稅系統(tǒng)共有40個分局專門從單位:戶
公共管理碩士專業(yè)學位論文305.3.2風險應對人員流失嚴重機構合并前,全市直接從事風險應對人員403人,其中應對骨干236人,為了機構改革各項事項的平穩(wěn)過渡,大部分年輕干部充斥到各級機關處室。機構合并后,直接從事風險應對人員343人(含上掛區(qū)域性稽查局人員和兼顧基礎管理和風險應對任務),其中應對骨干143人。一方面,直接從事風險應對人員數(shù)量下降15%,占總人數(shù)比例由19.31%下降到16.44%。2019年初,全省直接從事風險應對人員占總人數(shù)比例為18.27%,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表5-2全市風險應對相關人員情況統(tǒng)計表Table5-2StatisticalTableofRiskResponsePersonnelintheCity序號單位機構合并前機構合并后應對人員應對骨干應對人員應對骨干1市區(qū)594498212Q區(qū)936251433B區(qū)973595264M縣331432145L縣594233216P縣27121997W縣35271598合計403236343143圖5-1機構合并前后應對人員變化表Figure5-1StatementofPersonnelChangebeforeandaftertheMergerofInstitutions另一方面,應對骨干人數(shù)下降明顯,機構合并前后,全市應對骨干減少40%。其中W縣最高,減少2/3,L縣局減少一半。市區(qū)機構合并前應對骨干44人,機構合并后,23人離開應對崗位,減少52%,大部分到市、區(qū)兩級機關工作,具體情況如下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OECD的稅收風險管理理論與實踐[J]. 張愛球. 中國稅務. 2009(11)
[2]25年來國外行政改革分析與評價[J]. 吳江,馬慶鈺. 新視野. 2003(05)
碩士論文
[1]鹽城市大豐區(qū)稅收風險管理問題與對策研究[D]. 劉瑤瑤.中國礦業(yè)大學 2019
本文編號:30642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jjglss/306422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