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ie諧振的太赫茲超材料傳感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6-10 13:56
太赫茲,是指頻率為0.1-10 THz,波長為0.03-3 mm,介于微波和紅外之間的電磁波。近幾年,隨著對太赫茲波特性的探索,使其在生物醫(yī)學、傳感等方面有著潛在的應用。超材料是一種人工構造的電磁材料或結構,具有天然材料所沒有的超常物理特性。超材料的出現(xiàn)為太赫茲器件研發(fā)提供了新思路,它們兩者優(yōu)良特性的結合引起了太赫茲超材料傳感應用的廣泛關注。論文主要研究了一種基于Mie諧振的太赫茲超材料傳感器,通過電磁仿真軟件CST來進行仿真設計,并進行實驗制備。第一部分研究了超材料表面無任何待檢測分析物,當太赫茲波通過它時,利用反射系數(shù)與頻率的函數(shù)關系圖來表征該傳感器的傳感性能。超材料傳感器的基本單元由直徑為170微米,周期為200微米的硅圓柱構成,其厚度為28微米。第二部分研究了在超材料表面覆蓋待測分析物,改變分析物的厚度以及折射率n的值,并且利用反射系數(shù)與頻率的函數(shù)關系圖來表征該傳感器的傳感性能。待測分析物用的是的光阻材料,折射率n的值分別為1、1.2、1.4、1.6、1.8、2.0,厚度從0.5微米依次增大至70微米。先使用較薄的分析物覆蓋在超材料表面,厚度從0.5微米逐漸增加至20微米,當n...
【文章頁數(shù)】:6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2 太赫茲科學及其技術簡介
1.3 太赫茲波段的傳感原理及應用
1.4 本章小結
2 太赫茲超材料的研究及應用
2.1 超材料的基本性質
2.2 超材料的發(fā)展及應用
2.3 太赫茲超材料的研究及應用
2.3.1 太赫茲超材料薄膜傳感
2.3.2 太赫茲超材料分子檢測
2.3.3 太赫茲超材料生物分子檢測與傳感
2.4 本章小結
3 基于Mie諧振超表面結構的設計與研究
3.1 引言
3.2 基于Mie諧振超表面的結構設計
3.3 介電粒子的Mie諧振
3.4 無待測分析物時超表面?zhèn)鞲刑匦匝芯?br> 3.5 本章小結
4 基于Mie諧振的太赫茲傳感器研究
4.1 引言
4.2 超表面諧振頻率變化及傳感性能研究
4.3 太赫茲波入射角度對超表面?zhèn)鞲行阅艿挠绊?br> 4.4 本章小結
5 基于Mie諧振的太赫茲傳感器制備工藝研究
5.1 引言
5.2 二氧化硅薄膜的生長
5.3 磁控濺射法淀積金屬膜
5.4 光刻技術圖形轉移
5.5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刻蝕
5.6 本章小結
6 總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
本文編號:3832981
【文章頁數(shù)】:6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2 太赫茲科學及其技術簡介
1.3 太赫茲波段的傳感原理及應用
1.4 本章小結
2 太赫茲超材料的研究及應用
2.1 超材料的基本性質
2.2 超材料的發(fā)展及應用
2.3 太赫茲超材料的研究及應用
2.3.1 太赫茲超材料薄膜傳感
2.3.2 太赫茲超材料分子檢測
2.3.3 太赫茲超材料生物分子檢測與傳感
2.4 本章小結
3 基于Mie諧振超表面結構的設計與研究
3.1 引言
3.2 基于Mie諧振超表面的結構設計
3.3 介電粒子的Mie諧振
3.4 無待測分析物時超表面?zhèn)鞲刑匦匝芯?br> 3.5 本章小結
4 基于Mie諧振的太赫茲傳感器研究
4.1 引言
4.2 超表面諧振頻率變化及傳感性能研究
4.3 太赫茲波入射角度對超表面?zhèn)鞲行阅艿挠绊?br> 4.4 本章小結
5 基于Mie諧振的太赫茲傳感器制備工藝研究
5.1 引言
5.2 二氧化硅薄膜的生長
5.3 磁控濺射法淀積金屬膜
5.4 光刻技術圖形轉移
5.5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刻蝕
5.6 本章小結
6 總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
本文編號:38329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383298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