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核酸檢測的數(shù)字微流控系統(tǒng)研究
本文關鍵詞:面向核酸檢測的數(shù)字微流控系統(tǒng)研究 出處:《南京理工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數(shù)字微流控 PCR 溫度控制 介電潤濕 核酸檢測
【摘要】:核酸檢測(nucleic acid testing,NAT)是臨床醫(yī)學檢測、基因研究、遺傳分析等領域必不可缺的手段,而聚合酶鏈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核酸檢測中最常使用的技術;诮殡姖櫇(Electrowetting on dielectric,EWOD)的數(shù)字微流控芯片結構簡單,可以用電信號對液滴進行精確控制。并且介電潤濕數(shù)字微流控芯片與數(shù)字集成電路的加工工藝具有極高的相容性,在集成化、自動化上有巨大的優(yōu)勢。數(shù)字微流控PCR系統(tǒng)將傳統(tǒng)的PCR儀器集成在PCR微芯片上,在數(shù)字微流控芯片上實現(xiàn)PCR擴增過程。是目前核酸檢測儀器智能化、小型化、芯片化的最佳技術路線之一。結合相關文獻,本文對數(shù)字微流控技術和核酸檢測技術的原理進行了歸納和分析。PCR技術的關鍵在于控制PCR三個反應階段的時間和溫度,在此基礎上設計并制作了一種基于介電潤濕的數(shù)字微流控PCR系統(tǒng)。設計制備了雙基板結構的數(shù)字微流控芯片,并通過多組實驗研究了不同介質層材料對數(shù)字微流控器件性能的影響。設計了微流控芯片的驅動電路和控制程序,并測試了數(shù)字微流控系統(tǒng)對液滴的驅動效果。設計并搭建了數(shù)字微流控PCR芯片上的溫度控制系統(tǒng),對三個反應區(qū)域的溫度控制穩(wěn)定,可以滿足PCR技術的各項要求。驗證了該面向核酸檢測的介電潤濕數(shù)字微流控系統(tǒng)的可行性和正確性。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Q50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肖成茂;蔡紹皙;蔣稼歡;晏小清;;一種新型細胞趨化遷移微流控通道的構建及表征[J];科學通報;2011年10期
2 李明;全紅花;封克;;環(huán)境科學專業(yè)開設微流控分析技術課程的必要性與可行性[J];中國科技信息;2012年17期
3 水玲玲;朱云飛;;微流控法制備功能性微納米液珠[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6期
4 趙平安;周嘉;劉冉;;一種單平面電極陣列結構的介質上電潤濕數(shù)字微流控器件[J];復旦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2期
5 王璐;石彥茹;閆宏濤;;“Y”型棉滌線微流控分析通道測定新方法研究[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14年08期
6 曹作愷;徐寧;;微流控陣列光開關中微流體流動特性的研究[J];計算機技術與發(fā)展;2011年09期
7 寇松姿;孟桂先;潘雷霆;王曉旭;鞠治強;李任植;;新型微流控多剪切力芯片的數(shù)值模擬及其應用(英文)[J];南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2期
8 唐文來;項楠;黃笛;張鑫杰;顧興中;倪中華;;基于微流控技術的單細胞生物物理特性表征[J];化學進展;2014年06期
9 李孟春;;集成光纖的微流控電泳芯片制作技術[J];科學通報;2007年03期
10 金永龍;張宇;顧寧;;基于準分子激光加工技術的內嵌光纖型微流控器件的制備[J];中國激光;2008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方群;;多相微流控分析和微型化儀器研制及應用[A];第七次全國分析毒理學大會暨第四屆分析毒理專業(yè)委員會第二次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2 張翼;潘文穎;蔣興宇;;基于微流控的蛋白質分析檢測技術[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09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3 徐濤;岳婉晴;李卓榮;姚新生;蔡國平;楊夢蘇;;使用微流控單細胞陣列平行分析鈣離子釋放刺激的鈣離子通道的激活和抑制[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09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4 方肇倫;;淺談微流控分析系統(tǒng)應用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zhàn)[A];第三屆全國微全分析系統(tǒng)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5 孫海龍;宗怡;徐敏敏;姚建林;顧仁敖;;基于表面增強拉曼光譜的微流控磁免疫分析[A];第十七屆全國光散射學術會議摘要文集[C];2013年
6 李泳江;文加斌;覃開蓉;;用于細胞動態(tài)生化信號切換刺激的微流控剪切裝置[A];第十屆全國生物力學學術會議暨第十二屆全國生物流變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12年
7 廖慶豐;王雅姝;楊軍;鄧林紅;;芯片上微流控培養(yǎng)室中培養(yǎng)活細胞方法的探索[A];2008年全國生物流變學與生物力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8年
8 張艷玲;馬嬌艷;南溪;黨福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流控表面改性方法的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十屆全國發(fā)光分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9 陳振玲;李勇;蔣興宇;;利用微流控技術建立癌癥細胞和血管內皮細胞相互作用體系[A];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第九次會員代表大會暨青年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徐華國;梁好均;;流動聚焦型微流控體系中的液滴的圖案化排列模式和轉變[A];2014年兩岸三地高分子液晶態(tài)與超分子有序結構學術研討會摘要集[C];201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記者 吳苡婷;快速檢測細菌毒素 服務公共衛(wèi)生安全[N];上海科技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蔣西然;基于微流控的環(huán)境微生物基因檢測芯片研究[D];復旦大學;2014年
2 魯芳;虹吸流動低成本微流控分析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5年
3 萬靜;MHD微流控驅動技術與微流控光器件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5年
4 王聶君;液滴微流控及吸附功能材料用于水相液體樣品處理[D];清華大學;2015年
5 陶冶;基于液滴微流控的病毒顆粒檢測與分選關鍵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6年
6 趙德;基于微納結構分離材料的微流控器件的構建及其在蛋白質分離中的應用[D];東華大學;2016年
7 陳峰;基于微流控技術的血管平滑肌細胞遷移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醫(yī)學院;2016年
8 程瑤;基于微流控技術的生物載體的制備及應用[D];東南大學;2016年
9 趙磊;基于微流控的多重單細胞陣列構建及應用[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6年
10 喻小磊;基于微流控磁分離技術的腫瘤細胞捕獲研究[D];武漢大學;201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舟;微流控系統(tǒng)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開發(fā)[D];吉林大學;2009年
2 任伊娜;基于微流控的乳腺癌細胞三維培養(yǎng)芯片的設計與應用研究[D];浙江大學;2015年
3 張旭;基于微流控液滴的單細胞培養(yǎng)及篩選平臺[D];西南大學;2015年
4 范金龍;基于紙微流控分析裝置的功能核酸生化分析新方法研究[D];桂林理工大學;2015年
5 高貞;基于EWOD的數(shù)字微流控器件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6 王貝貝;微流控空氣取水裝置的熱力學特性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7 楊怡;DVB空心泡沫微球的微流控成型與光聚合研究[D];西南科技大學;2015年
8 宋寧寧;基于動電微流控技術的微粒操控研究[D];齊魯工業(yè)大學;2015年
9 甘露;基于微流控的即時檢測芯片的設計與制造[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10 劉仁江;微流控神經(jīng)干細胞芯片的設計、制備、檢測及應用[D];北京工業(yè)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33010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1330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