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筒單點系統(tǒng)緩波式柔性立管性能研究
本文關鍵詞:浮筒單點系統(tǒng)緩波式柔性立管性能研究
【摘要】:浮筒式單點系統(tǒng)具有結構簡單,方向性好、成本低等特點,其可用于邊際油田的開發(fā)、油田早期開采及海上輸油或卸油終端。立管作為該系統(tǒng)中傳輸介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決定著該系統(tǒng)能否正常運行。本文將非粘結性柔性立管應用到浮筒式單點系統(tǒng)中去,建立了耦合分析模型,對柔性立管的力學性能、緩波式布局、參數(shù)敏感性進行了研究,分析了浮體運動對立管響應的影響,并對立管進行了強度校核和疲勞分析。本文首先利用ABAQUS軟件對柔性立管進行了基本性能研究,得出了立管的軸向剛度和彎曲剛度曲線;與此同時利用SESAM軟件建立了浮筒和油輪的水動力模型,得到了兩者的RAO、二階平均漂移力、附加質量、附加阻尼等水動力數(shù)據(jù);之后,根據(jù)懸鏈線基本理論對緩波式立管進行布置,并在Orcaflex軟件中建立了浮筒式單點的耦合分析模型。依托該模型進行了各項研究,結果顯示:柔性立管承受軸力的構件主要是兩層抗拉層;緩波式立管的懸掛角、浮塊參數(shù)、流體參數(shù)等會對立管的有效張力和曲率產(chǎn)生影響;正常工作時,壓載要比滿載更危險,并且浮筒的橫蕩運動,垂蕩運動,橫搖運動以及油輪的縱蕩和二階運動對立管的張力和曲率影響較大;極端荷載下立管的張力、曲率和應力都滿足規(guī)范要求,最大張力發(fā)生在遠位點,最大曲率發(fā)生在近位點;該系統(tǒng)中柔性立管疲勞壽命主要由內(nèi)層抗拉層決定,最大疲勞損傷大約出現(xiàn)在限彎接頭與立管連接點附近,對于該點的疲勞損傷張力影響因素大于曲率影響因素。
【關鍵詞】:浮筒式單點 緩波式 柔性立管 耦合分析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海洋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P756.2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1 緒論11-25
- 1.1 單點系泊系統(tǒng)簡介11-13
- 1.2 柔性軟管概述13-17
- 1.3 浮筒式單點及其立管研究進展17-23
- 1.3.1 浮筒式單點系統(tǒng)研究現(xiàn)狀18-20
- 1.3.2 海洋柔性立管研究現(xiàn)狀20-23
- 1.4 本文研究內(nèi)容23-25
- 2 浮筒式單點及其立管基本理論25-43
- 2.1 緩波式立管基本理論25-29
- 2.2 非粘結性立管基本理論29-34
- 2.2.1 非粘結性立管的遲滯效應29-31
- 2.2.2 Orcina遲滯模型31-34
- 2.3 浮簡單點系統(tǒng)分析理論34-40
- 2.3.1 海洋環(huán)境荷載34-38
- 2.3.2 CALM系統(tǒng)運動分析38-40
- 2.4 疲勞分析基本理論40-42
- 2.4.1 S-N曲線40-41
- 2.4.2 平均應力修正模型41-42
- 2.5 本章小結42-43
- 3 緩波式柔性立管設計分析43-63
- 3.1 CALM系統(tǒng)基本參數(shù)43-49
- 3.1.1 浮筒及油輪參數(shù)43-44
- 3.1.2 柔性立管基本參數(shù)44-47
- 3.1.3 環(huán)境參數(shù)47-49
- 3.2 柔性管基本特性研究49-55
- 3.2.1 有限元模型建立49-51
- 3.2.2 分析結果51-55
- 3.3 CALM系統(tǒng)耦合模型建立55-62
- 3.3.1 浮筒及船體水動力分析55-57
- 3.3.2 緩波式立管基本布置57-62
- 3.4 本章小結62-63
- 4 CALM系統(tǒng)立管參數(shù)敏感性分析63-75
- 4.1 頂部懸掛角的敏感性分析63-64
- 4.2 浮塊參數(shù)的敏感性分析64-67
- 4.2.1 浮塊直徑敏感性分析64-66
- 4.2.2 浮塊位置敏感性分析66-67
- 4.3 輸送流體參數(shù)的敏感性分析67-72
- 4.3.1 立管內(nèi)壓的敏感性分析67-70
- 4.3.2 流體密度的敏感性分析70-72
- 4.3.3 流體速度的敏感性分析72
- 4.4 環(huán)境參數(shù)的敏感性分析72-74
- 4.4.1 水動力系數(shù)的敏感性分析72-73
- 4.4.2 土壤剪切強度的敏感性分析73-74
- 4.5 本章小結74-75
- 5 動態(tài)分析及疲勞分析75-99
- 5.1 柔性管的動態(tài)分析75-84
- 5.1.1 極端條件下動態(tài)分析75-80
- 5.1.2 工作條件下動態(tài)分析80-83
- 5.1.3 環(huán)境方向的影響83-84
- 5.2 浮體運動的影響84-87
- 5.2.1 浮筒運動的影響84-85
- 5.2.2 油輪運動的影響85-87
- 5.3 柔性管的疲勞分析87-96
- 5.3.1 ABAQUS局部分析87-90
- 5.3.2 平均應力修正90-91
- 5.3.3 疲勞分析結果91-96
- 5.4 本章小結96-99
- 6 總結與展望99-102
- 6.1 總結99-101
- 6.2 研究展望101-102
- 參考文獻102-105
- 致謝105-106
- 個人簡歷106
- 在學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與研究成果106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麗萍;周佳;王佳琦;;深水柔性立管的緩波型布置及參數(shù)敏感性分析[J];中國海洋平臺;2011年03期
2 任少飛;唐文勇;薛鴻祥;;軸壓下非黏結柔性立管響應特性的數(shù)值計算方法[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14年04期
3 孔維達;;FPSO系統(tǒng)柔性立管的安裝施工[J];科技風;2010年13期
4 崔嶸;李乃良;戴毅;張西迎;蔣日新;武國營;郭烈錦;李文升;;S型柔性立管頂部節(jié)流對管內(nèi)壓力特性的影響[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2011年10期
5 姜豪;楊和振;劉昊;;深海非粘結柔性立管簡化模型數(shù)值分析及實驗研究[J];中國艦船研究;2013年01期
6 董磊磊;張崎;黃一;;基于能量法的非黏合柔性立管軸對稱響應分析[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5期
7 周巍偉;沙勇;曹靜;;非粘接動態(tài)柔性立管干涉研究[J];海洋工程裝備與技術;2014年01期
8 高紅霞;趙志甲;吳忻生;劉嶼;;基于內(nèi)流動力學的海洋輸油柔性立管魯棒邊界控制[J];控制理論與應用;2012年06期
9 張建僑;宋吉寧;呂林;滕斌;;柔性立管渦激振動實驗的數(shù)據(jù)分析[J];中國海洋平臺;2009年04期
10 丁鵬龍;李英;劉志龍;;陡波型柔性立管浮力塊參數(shù)優(yōu)化及應用[J];海洋工程;2014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李彤;李鵬;張鴻凱;肖蘊;朱鵬;蘭慶世;李巖;;柔性立管防彎器的設計[A];2010年度海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2 周佳;孫麗萍;周立師;;無粘結柔性立管遲滯彎曲的本構模型[A];第十五屆中國海洋(岸)工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上)[C];2011年
3 李鵬;李彤;張鴻凱;劉振國;朱鵬;蘭慶世;;深水FPSO柔性立管[A];2010年度海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4 王艷霞;繆泉明;;基于受迫振動實驗的柔性立管的VIV響應預報[A];2007年度海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湯明剛;深水柔性立管及附件設計的關鍵力學問題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2 董磊磊;非粘合柔性立管截面特性的理論計算及BSR區(qū)域的疲勞分析[D];大連理工大學;2013年
3 吳浩;多根控制桿對細長柔性立管渦激振動抑制作用的實驗及數(shù)值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宋夏;柔性立管鐘型嘴設計及分析[D];上海交通大學;2012年
2 鄒科;淺水柔性立管線型設計與順應性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3 楊嬋;深水柔性立管抗疲勞設計關鍵力學問題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4 曹淑剛;浮筒單點系統(tǒng)緩波式柔性立管性能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5年
5 李博;海洋動態(tài)柔性立管附件設計與分析[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6 陳海飛;深水柔性立管非線性靜動力分析[D];中國海洋大學;2011年
7 孫耀剛;柔性立管靜力分析[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年
8 欒林昌;非粘合柔性立管力學性能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9 宋磊建;緩波形柔性立管總體響應特性研究及疲勞分析[D];上海交通大學;2013年
10 趙志甲;海洋柔性立管建模與控制設計[D];華南理工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0737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benkebiyelunwen/1073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