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法處理堿減量印染廢水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0-31 11:26
堿減量印染廢水是出現(xiàn)在1980’s的新型印染廢水。目前,人們對堿減量印染廢水中有機物的可生物降解性的認識較為模糊,缺乏有關(guān)生物法處理該類廢水的理論探討與實踐經(jīng)驗,有必要對此作出全面與深入的研究。本文以紹興縣綜合印染廢水為對象,較詳細地調(diào)查了堿減量印染廢水的水質(zhì),研究了好氧、缺氧與厭氧活性污泥法處理堿減量印染廢水的技術(shù),深化了認識,揭示了一些特征與本質(zhì)問題。 與傳統(tǒng)印染廢水相比,堿減量印染廢水具有高得多的有機污染物濃度、色度、pH,含有較高濃度的特征污染物——TA(對苯二甲酸)。廢水COD780~3116mg·L-1,COD>1500mg·L-1的廢水量占全年的54%;pH8.24~12.78,pH>10.0的廢水占90.4%;月平均色度300~450倍,最高600倍;BOD325~1346mg·L-1,B/C為0.35~0.49;廢水中COD:N:P=100:0.58:0.24,從生物處理而言,N、P含量明顯偏低;TA濃度為286~1279mg·L-1。水質(zhì)變化與輕紡面料生產(chǎn)的季節(jié)性密切相關(guān)。...
【文章來源】:浙江大學(xué)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19 頁
【學(xué)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號說明
目錄
第一章 立題背景
第二章 堿減量印染廢水的特征
2.1 印染廢水的一般特征
2.2 堿減量印染廢水的特征
2.2.1 堿減量印染廢水發(fā)生背景
2.2.2 廢水的特征污染物
2.2.3 廢水的COD與BOD特征
2.2.4 廢水的pH特征
2.2.5 廢水中的染料與色度特征
2.2.6 堿堿量印染廢水綜合水質(zhì)指標
2.3 本章小結(jié)
第三章 文獻綜述與研究內(nèi)容
3.1 前言
3.2 印染廢水處理技術(shù)
3.2.1 生物處理方法
3.2.2 物理化學(xué)處理方法
3.2.3 物化、生物法聯(lián)合處理工藝
3.3 含TA的廢水處理技術(shù)
3.3.1 物理化學(xué)處理方法
3.3.2 生物處理方法
3.3.3 物化、生物法聯(lián)合處理工藝
3.4 堿減量印染廢水處理技術(shù)
3.5 本研究的目的與內(nèi)容
第四章 好氧活性污泥法處理堿減量印染廢水
4.1 前言
4.2 試驗部分
4.2.1 試驗裝置與流程
4.2.2 試驗方法
4.2.3 分析項目與方法
4.3 結(jié)果與討論
4.3.1 廢水的可生物降解性與分段降解
4.3.2 主要工藝參數(shù)
4.3.3 反應(yīng)動力學(xué)
4.3.4 好氧活性污泥處理的運行結(jié)果
4.4 本章小結(jié)
第五章 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處理堿減量印染廢水
5.1 前言
5.2 試驗部分
5.2.1 試驗裝置與流程
5.2.2 試驗方法與測試
5.3 結(jié)果與討論
5.3.1 主要工藝參數(shù)
5.3.2 缺氧活性污泥對廢水可生物降解性能的影響
5.3.3 缺氧活性污泥處理的運行結(jié)果
5.3.4 缺氧+好氧與單一好氧活性污泥法的對比
5.4 本章小結(jié)
第六章 缺氧+厭氧活性污泥法處理堿減量印染廢水
6.1 前言
6.2 試驗部分
6.2.1 試驗裝置與流程
6.2.2 試驗方法與測試
6.3 結(jié)果與討論
6.3.1 反應(yīng)器的啟動與再啟動
6.3.2 一段法EGSB反應(yīng)器運行
6.3.3 揮發(fā)酸、堿度、pH與厭氧過程的穩(wěn)定性
6.3.4 兩段法對厭氧系統(tǒng)穩(wěn)定性的影響及處理效果
6.4 本章小結(jié)
第七章 堿堿量印染廢水的pH對活性污泥性能的影響及其工程分析
7.1 前言
7.2 實驗部分
7.3 結(jié)果與討論
7.3.1 廢水pH調(diào)節(jié)費用分析
7.3.2 pH對好氧活性污泥性能的影響
7.3.3 pN對缺氧活性污泥性能的影響
7.3.4 pH對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處理廢水的影響
7.4 本章小結(jié)
第八章 堿減量印染廢水處理過程中的氧化還原電位
8.1 前言
8.2 廢水生物處理體系中的氧化還原反應(yīng)與電位
8.3 試驗方法及測試
8.4 結(jié)果與討論
8.4.1 廢水處理系統(tǒng)中的ORP數(shù)值特征
8.4.2 缺氧、好氧活性污泥系統(tǒng)的ORP
8.4.3 厭氧活性污泥系統(tǒng)的ORP
8.5 本章小結(jié)
第九章 活性污泥去除堿減量印染廢水中對苯二甲酸及其工程意義
9.1 前言
9.2 試驗部分
9.3 結(jié)果與討論
9.3.1 好氧活性污泥去除對苯二甲酸
9.3.2 缺氧活性污泥去除對苯二甲酸
9.3.3 厭氧活性污泥去除對苯二甲酸
9.3.4 乙二醇抑制對苯二甲酸生物降解的研究
9.3.5 對苯二甲酸的生物降解性的意義
9.4 本章小結(jié)
第十章 缺氧+厭氧+好氧活性污泥處理堿減量印染廢水流程試驗
10.1 前言
10.2 試驗部分
10.2.1 試驗裝置與流程
10.2.2 試驗方法
10.3 結(jié)果與討論
10.4 本章小結(jié)
第十一章 結(jié) 論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NKY樹脂吸附水溶性染料的研究[J]. 余穎,莊源益,漆新華. 上海環(huán)境科學(xué). 2000(09)
[2]光助Fenton氧化處理PVA退漿廢水的研究[J]. 雷樂成. 環(huán)境科學(xué)學(xué)報. 2000(02)
[3]兼氧生物膜法SBR工藝在堿減量廢水處理中的應(yīng)用[J]. 周海峰,詹伯君. 環(huán)境工程. 1999(06)
[4]滌綸紗線染色廢水的治理[J]. 謝大衛(wèi). 給水排水. 1999(09)
[5]UASB-AF處理高濃度滌綸聚脂廢水的試驗研究[J]. 韓洪軍,劉立凡,衣春敏,孫衛(wèi)東. 中國沼氣. 1999(03)
[6]厭氧-好氧-生物炭系統(tǒng)處理印染廢水實例[J]. 支蓉蓉. 環(huán)境導(dǎo)報. 1999(04)
[7]難生化降解的某絲絨印染廢水處理新工藝(A/O2)工程應(yīng)用研究[J]. 肖羽堂,許建華,陳偉,李敏,張東,王冠平,吳玉民,王立慶,吳昊. 工業(yè)水處理. 1999(03)
[8]滌淪仿真絲印染廢水治理技術(shù)的研究及其應(yīng)用[J]. 馬漢澤,謝可蓉,黃天岳,溫旭志. 環(huán)境工程. 1999(02)
[9]用溶解氧濃度作為SBR法過程和反應(yīng)時間控制參數(shù)[J]. 王淑瑩,彭永臻,周利,彭永恒. 中國環(huán)境科學(xué). 1998(05)
[10]TiO2—Fe3+體系降解耐酸大紅染料的研究[J]. 程滄滄,胡德文. 環(huán)境污染與防治. 1998(04)
本文編號:3468048
【文章來源】:浙江大學(xué)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19 頁
【學(xué)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號說明
目錄
第一章 立題背景
第二章 堿減量印染廢水的特征
2.1 印染廢水的一般特征
2.2 堿減量印染廢水的特征
2.2.1 堿減量印染廢水發(fā)生背景
2.2.2 廢水的特征污染物
2.2.3 廢水的COD與BOD特征
2.2.4 廢水的pH特征
2.2.5 廢水中的染料與色度特征
2.2.6 堿堿量印染廢水綜合水質(zhì)指標
2.3 本章小結(jié)
第三章 文獻綜述與研究內(nèi)容
3.1 前言
3.2 印染廢水處理技術(shù)
3.2.1 生物處理方法
3.2.2 物理化學(xué)處理方法
3.2.3 物化、生物法聯(lián)合處理工藝
3.3 含TA的廢水處理技術(shù)
3.3.1 物理化學(xué)處理方法
3.3.2 生物處理方法
3.3.3 物化、生物法聯(lián)合處理工藝
3.4 堿減量印染廢水處理技術(shù)
3.5 本研究的目的與內(nèi)容
第四章 好氧活性污泥法處理堿減量印染廢水
4.1 前言
4.2 試驗部分
4.2.1 試驗裝置與流程
4.2.2 試驗方法
4.2.3 分析項目與方法
4.3 結(jié)果與討論
4.3.1 廢水的可生物降解性與分段降解
4.3.2 主要工藝參數(shù)
4.3.3 反應(yīng)動力學(xué)
4.3.4 好氧活性污泥處理的運行結(jié)果
4.4 本章小結(jié)
第五章 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處理堿減量印染廢水
5.1 前言
5.2 試驗部分
5.2.1 試驗裝置與流程
5.2.2 試驗方法與測試
5.3 結(jié)果與討論
5.3.1 主要工藝參數(shù)
5.3.2 缺氧活性污泥對廢水可生物降解性能的影響
5.3.3 缺氧活性污泥處理的運行結(jié)果
5.3.4 缺氧+好氧與單一好氧活性污泥法的對比
5.4 本章小結(jié)
第六章 缺氧+厭氧活性污泥法處理堿減量印染廢水
6.1 前言
6.2 試驗部分
6.2.1 試驗裝置與流程
6.2.2 試驗方法與測試
6.3 結(jié)果與討論
6.3.1 反應(yīng)器的啟動與再啟動
6.3.2 一段法EGSB反應(yīng)器運行
6.3.3 揮發(fā)酸、堿度、pH與厭氧過程的穩(wěn)定性
6.3.4 兩段法對厭氧系統(tǒng)穩(wěn)定性的影響及處理效果
6.4 本章小結(jié)
第七章 堿堿量印染廢水的pH對活性污泥性能的影響及其工程分析
7.1 前言
7.2 實驗部分
7.3 結(jié)果與討論
7.3.1 廢水pH調(diào)節(jié)費用分析
7.3.2 pH對好氧活性污泥性能的影響
7.3.3 pN對缺氧活性污泥性能的影響
7.3.4 pH對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處理廢水的影響
7.4 本章小結(jié)
第八章 堿減量印染廢水處理過程中的氧化還原電位
8.1 前言
8.2 廢水生物處理體系中的氧化還原反應(yīng)與電位
8.3 試驗方法及測試
8.4 結(jié)果與討論
8.4.1 廢水處理系統(tǒng)中的ORP數(shù)值特征
8.4.2 缺氧、好氧活性污泥系統(tǒng)的ORP
8.4.3 厭氧活性污泥系統(tǒng)的ORP
8.5 本章小結(jié)
第九章 活性污泥去除堿減量印染廢水中對苯二甲酸及其工程意義
9.1 前言
9.2 試驗部分
9.3 結(jié)果與討論
9.3.1 好氧活性污泥去除對苯二甲酸
9.3.2 缺氧活性污泥去除對苯二甲酸
9.3.3 厭氧活性污泥去除對苯二甲酸
9.3.4 乙二醇抑制對苯二甲酸生物降解的研究
9.3.5 對苯二甲酸的生物降解性的意義
9.4 本章小結(jié)
第十章 缺氧+厭氧+好氧活性污泥處理堿減量印染廢水流程試驗
10.1 前言
10.2 試驗部分
10.2.1 試驗裝置與流程
10.2.2 試驗方法
10.3 結(jié)果與討論
10.4 本章小結(jié)
第十一章 結(jié) 論
參考文獻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NKY樹脂吸附水溶性染料的研究[J]. 余穎,莊源益,漆新華. 上海環(huán)境科學(xué). 2000(09)
[2]光助Fenton氧化處理PVA退漿廢水的研究[J]. 雷樂成. 環(huán)境科學(xué)學(xué)報. 2000(02)
[3]兼氧生物膜法SBR工藝在堿減量廢水處理中的應(yīng)用[J]. 周海峰,詹伯君. 環(huán)境工程. 1999(06)
[4]滌綸紗線染色廢水的治理[J]. 謝大衛(wèi). 給水排水. 1999(09)
[5]UASB-AF處理高濃度滌綸聚脂廢水的試驗研究[J]. 韓洪軍,劉立凡,衣春敏,孫衛(wèi)東. 中國沼氣. 1999(03)
[6]厭氧-好氧-生物炭系統(tǒng)處理印染廢水實例[J]. 支蓉蓉. 環(huán)境導(dǎo)報. 1999(04)
[7]難生化降解的某絲絨印染廢水處理新工藝(A/O2)工程應(yīng)用研究[J]. 肖羽堂,許建華,陳偉,李敏,張東,王冠平,吳玉民,王立慶,吳昊. 工業(yè)水處理. 1999(03)
[8]滌淪仿真絲印染廢水治理技術(shù)的研究及其應(yīng)用[J]. 馬漢澤,謝可蓉,黃天岳,溫旭志. 環(huán)境工程. 1999(02)
[9]用溶解氧濃度作為SBR法過程和反應(yīng)時間控制參數(shù)[J]. 王淑瑩,彭永臻,周利,彭永恒. 中國環(huán)境科學(xué). 1998(05)
[10]TiO2—Fe3+體系降解耐酸大紅染料的研究[J]. 程滄滄,胡德文. 環(huán)境污染與防治. 1998(04)
本文編號:34680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346804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