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權交易約束下的企業(yè)生產和產品策略博弈模型研究
【學位單位】:成都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F273;X196
【部分圖文】:
成都理工大學博士學位論文.3.1 碳配額碳配額是按規(guī)定必須完成的溫室氣體減排指標。碳配額是指政府通過對行碳排放量上限進行設置,并給納入碳排放交易體系的企業(yè)分配一定數量的碳許可權。(郝玉貴 等,2015)如下圖 1-2 所示,圖中的配額就是每個企業(yè)政府允許可以排放的碳排放量,企業(yè)生產的實際碳排放量小于碳配額,企業(yè)以將剩余的碳配額出售,以獲取利潤;反之,企業(yè)生產的實際碳排放量超過額,企業(yè)就必須購買碳配額或減排量,不然會遭到重罰。碳配額交易的實質一個自由排放的領域,通過設置排放上限,把不受約束的碳排放權人為地改一種稀缺的配額過程(熊焰,2010)。
圖 3-1 不考慮消費者碳敏感時碳交易價格對制造商利潤的可知,在不考慮消費者碳敏感的情況下,無論制造商新策略,制造商的利潤都與碳交易價格成正比,同時優(yōu)于技術創(chuàng)新策略。由圖 3-2 可知,在考慮消費者碳擇碳交易策略還是技術創(chuàng)新策略,制造商的利潤都與同時制造商選擇技術創(chuàng)新策略始終優(yōu)于碳交易策略
圖 3-1 不考慮消費者碳敏感時碳交易價格對制造商利潤的影1 可知,在不考慮消費者碳敏感的情況下,無論制造商創(chuàng)新策略,制造商的利潤都與碳交易價格成正比,同時終優(yōu)于技術創(chuàng)新策略。由圖 3-2 可知,在考慮消費者碳敏選擇碳交易策略還是技術創(chuàng)新策略,制造商的利潤都與,同時制造商選擇技術創(chuàng)新策略始終優(yōu)于碳交易策略。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工;;關于本市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情況的報告——2013年12月27日在北京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上[J];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公報;2013年05期
2 ;碳排放權交易湖北省協同創(chuàng)新中心 湖北經濟學院低碳經濟學院 招聘簡章[J];環(huán)境經濟研究;2018年04期
3 沈洪濤;黃楠;;碳排放權交易機制能提高企業(yè)價值嗎[J];財貿經濟;2019年01期
4 苗健;;美國碳排放權交易制度述評及對我國的啟示[J];法制博覽;2019年06期
5 ;碳排放權交易湖北省協同創(chuàng)新中心湖北經濟學院低碳經濟學院招聘簡章[J];環(huán)境經濟研究;2019年01期
6 ;碳排放權交易湖北省協同創(chuàng)新中心湖北經濟學院低碳經濟學院 招聘簡章[J];環(huán)境經濟研究;2019年02期
7 李亞春;;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對電力行業(yè)發(fā)展的影響[J];財經界(學術版);2019年13期
8 ;碳排放權交易湖北省協同創(chuàng)新中心 湖北經濟學院低碳經濟學院招聘簡章[J];環(huán)境經濟研究;2019年03期
9 代明璇;;碳排放權交易機制風險及法制對策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9年28期
10 朱德莉;;碳排放權交易機制的風險挑戰(zhàn)及其法律應對[J];自然辯證法研究;2018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國家發(fā)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切實做好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重點工作的通知[A];《風能產業(yè)》(2016年第2期)[C];2016年
2 白文娟;周晨光;姚立英;;關于我國實行碳排放權交易的建議[A];2011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三卷)[C];2011年
3 劉伯酉;;歐盟排放權交易體系的發(fā)展、特點及對我國的啟示[A];2012城市發(fā)展與規(guī)劃大會論文集[C];2012年
4 楊芬;;碳排放權交易的會計處理探析[A];中國會計學會環(huán)境會計專業(yè)委員會2011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5 趙細康;曾云敏;王麗娟;石寶雅;吳大磊;龍輝;;碳排放權交易機制設計的本土化改造[A];2013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三卷)[C];2013年
6 李麗紅;楊博文;;京津冀碳排放權交易立法協調研究[A];“四個全面”·創(chuàng)新發(fā)展·天津機遇——天津市社會科學界第十一屆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下)[C];2015年
7 冷羅生;;構建中國碳排放權交易機制的法律思考[A];生態(tài)文明與環(huán)境資源法--2009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8 張彩平;肖序;;碳排放權交易的會計核算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201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9 劉沫茹;王化雨;;我國碳排放權交易的理論分析與制度完善[A];生態(tài)文明的法制保障——2013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C];2013年
10 曾文革;馮帥;;后巴黎時代歐盟碳排放權交易立法新趨勢與中國的應對[A];區(qū)域環(huán)境資源綜合整治和合作治理法律問題研究——2017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C];201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李聞芝;碳排放權交易體系建設加快[N];中國化工報;2014年
2 山西財經大學 師曉華;高質量轉型發(fā)展下的山西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分析[N];山西經濟日報;2019年
3 張倩;中國積極推進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N];中國能源報;2018年
4 ;準則委就碳排放權交易會計準則招募研究機構[N];中國會計報;2019年
5 山西財經大學國際貿易學院 張富春 盧梅;適時高效參與碳排放權交易市場[N];山西日報;2019年
6 本報記者 張蕾;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初具規(guī)模[N];光明日報;2019年
7 熊敏楨;福建出臺碳排放權交易服務收費新規(guī)[N];中國環(huán)境報;2017年
8 本報記者 劉葉琳;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提速[N];國際商報;2017年
9 記者 李苑;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體系啟動[N];上海證券報;2017年
10 本報記者 孫昕;建立山東碳排放權交易市場[N];聯合日報;201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鄭喜平;碳排放權交易約束下的企業(yè)生產和產品策略博弈模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9年
2 萬方;歐盟碳排放權交易體系研究[D];吉林大學;2015年
3 肖志明;碳排放權交易機制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4 郝海青;歐美碳排放權交易法律制度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2年
5 張彩平;碳排放權交易會計研究[D];中南大學;2012年
6 聶力;我國碳排放權交易博弈分析[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3年
7 張磊;公共建筑碳排放權交易機理及體系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2年
8 于天飛;碳排放權交易的市場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07年
9 林云華;國際氣候合作與排放權交易制度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10 劉建梅;經濟新常態(tài)下碳稅與碳排放權交易協調應用政策研究[D];中央財經大學;201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勝粵;我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與大類資產的聯動性研究[D];廣西大學;2019年
2 姚心怡;我國碳排放權交易法律問題研究[D];長安大學;2019年
3 盧梅;碳排放權交易對地區(qū)工業(yè)綠色效率的影響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19年
4 韋育君;我國碳排放權交易價格影響因素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9年
5 李曼娜;我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有效性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18年
6 周茜倩;歐美碳排放權交易法律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7年
7 趙長樂;我國碳排放權交易機制研究[D];武漢工程大學;2018年
8 孔祥云;我國碳排放權交易定價機制研究[D];天津商業(yè)大學;2019年
9 李妮;中國排放權交易法律制度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9年
10 周若詩;湖北省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效率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9年
本文編號:28316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831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