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宗教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06 08:37
本文關鍵詞:渤海宗教研究
【摘要】:渤海國(公元698—926年)是唐朝時期建立在東北地區(qū)的藩屬政權之一,其立國200余年里,不僅國力強盛,而且創(chuàng)造了繁盛的文化,被譽為“海東盛國”。渤海宗教信仰種類繁多,,大致上有原始宗教、佛教、道教和疑似景教,它們先后并共同在渤海境內及民眾間發(fā)展,且相安無事,并沒有大的沖突和矛盾之處。以渤海國時期所轄地域為范圍,渤海民眾包括上層統(tǒng)治者及下層百姓為對象,上到渤海先民古肅慎之時,下迄滅亡后的200余年為時間線索,通過考古發(fā)掘和文獻記載考證或辨析渤海宗教研究當中存在的些許問題。 引言部分概括性的介紹了與本文相關的研究概況、研究綜述、研究價值和意義及主要內容、創(chuàng)新點等。 正文部分由原始宗教研究、佛教研究、道教與景教研究三個部分構成,分別敘述了這幾種宗教的相關問題、內容、在渤海的傳播情況及對渤海的影響等。 第一部分重新判定渤海最初的原始性宗教并對其內容進行了辨析。首先對學界普遍認為的渤海薩滿教提出質疑,從考古、文獻、概念、邏輯等方面論證其不合理性,然后從宗教理論、渤海實情出發(fā),進而論證“渤海原始宗教”判定的合理性。最后從考古發(fā)掘和文獻記載兩方面深層次辨析其內容。 第二部分主要研究渤海佛教的相關情況?甲C了渤海佛教的傳入問題、辨析了其屬性問題、其在渤海的發(fā)展情況以及所體現(xiàn)出來的特點、影響等。 第三部分主要論述渤海道教的概況以及景教遺物所引發(fā)的一系列問題的探討。 結論部分對本文的論述情況及觀點進行綜合性的總結。
【關鍵詞】:渤海 宗教 佛教 道教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B929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錄6-7
- 引言7-15
- 一、 渤海原始宗教探析15-30
- (一) 渤!八_滿教”質疑15-18
- 1. “薩滿”探源15-17
- 2. “薩滿教”實質17-18
- (二) 渤!霸甲诮獭迸卸18-22
- 1.何為“原始宗教”18-20
- 2.渤海原始宗教的判定20-22
- (三) 渤海原始宗教內容辨析22-30
- 1. 原始宗教萌芽22-24
- 2. 原始宗教觀念24-26
- 3. 主要崇拜形式26-30
- 二、 渤海佛教研究30-43
- (一) 渤海佛教屬性辨析30-36
- 1. 傳入問題考述30-33
- 2. 渤海佛教屬性辨析33-36
- (二) 佛教在渤海的發(fā)展及特點36-42
- 1.渤海佛教的發(fā)展36-38
- 2.渤海佛教的特點38-42
- (三) 佛教對渤海的影響42-43
- 三、 渤海道教與景教研究43-49
- (一) 渤海道教概述43-45
- (二) 渤海景教略論45-49
- 結論49-50
- 參考文獻50-54
- 后記54-55
- 在學期間公開發(fā)表論文情況5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楊雨舒;;唐代渤海國文化芻議[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2 劉欣鑫;;渤海上京城發(fā)現(xiàn)的童子騎鳥銅像[J];北方文物;2007年01期
3 于錦繡;論原始宗教的基本概念[J];貴州民族研究;1998年01期
4 李靜華;;試析唐代中原文化對渤海國的影響[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5 盧偉;;渤海國佛教遺跡發(fā)掘及其佛教的傳布考[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6 陳顯昌;渤海國史概要[J];齊齊哈爾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4年04期
7 張橋貴;原始宗教概念辨析[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年04期
8 ;渤海貞孝公主墓發(fā)掘清理簡報[J];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82年01期
9 王承禮;;唐代渤海《貞惠公主墓志》和《貞孝公主墓志》的比較研究[J];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82年01期
10 于錦繡;簡論原始宗教的形式、內容和分類[J];世界宗教研究;1998年04期
本文編號:98184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981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