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宗教論文 >

求子信仰的變遷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9-02 10:04

  本文關(guān)鍵詞:求子信仰的變遷研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民間信仰 求子信仰 奶奶信仰 變遷


【摘要】:求子信仰作為人類生育信仰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民間信仰重要的組成部分。本研究以河南望村的奶奶信仰為研究對象,通過文獻研究、實地調(diào)查和訪談法,得出結(jié)論如下: 奶奶信仰作為生育神崇拜中的三霄信仰,是以本地送子奶奶為崇拜對象的求子信仰,具有特定的內(nèi)容和特點;作為望村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發(fā)揮著特定的功能;作為我國求子信仰的一種,與其他生育信仰之間存在著類型、地域和影響范圍的差別,以及功能上的相同。 奶奶信仰在新中國成立后經(jīng)歷了四個不同的發(fā)展階段,在內(nèi)容、特點、功能和信仰主體等方面發(fā)生了一些變化。從對其變遷的分析來看,影響其變遷的主要因素包括:制度的變遷、經(jīng)濟與社會發(fā)展、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外來文化的沖擊和民眾內(nèi)在需求的變化等。
【關(guān)鍵詞】:民間信仰 求子信仰 奶奶信仰 變遷
【學位授予單位】:廣西民族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B933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緒論8-15
  • 第一節(jié) 研究緣起及意義8
  • 第二節(jié) 文獻回顧8-12
  • 一、求子信仰的概念界定8-9
  • 二、求子信仰的類型9-11
  • 三、求子信仰產(chǎn)生的原因11-12
  • 四、求子信仰的功能及意義12
  • 第三節(jié) 研究設(shè)計12-15
  • 一、研究視角及思路12-13
  • 二、研究方法13-15
  • 第二章 調(diào)查點概況15-22
  • 第一節(jié) 地理15
  • 第二節(jié) 人口15-16
  • 第三節(jié) 經(jīng)濟16-17
  • 第四節(jié) 風俗習慣17-22
  • 一、 飲食習俗17-18
  • 二、 居住習俗18
  • 三、 掃墓習俗18
  • 四、 民間信仰18-22
  • 第三章 河南望村求子信仰概況22-38
  • 第一節(jié) 奶奶信仰的歷史由來22-23
  • 第二節(jié) 奶奶信仰的內(nèi)容及特點23-33
  • 一、奶奶信仰的內(nèi)容23-30
  • 二、奶奶信仰的特點30-33
  • 第三節(jié) 奶奶信仰的功能及意義33-35
  • 一、種族延續(xù)33-34
  • 二、物質(zhì)生產(chǎn)34
  • 三、精神慰藉34
  • 四、社會整合34-35
  • 五、社會教化35
  • 第四節(jié) 奶奶信仰與其他生育信仰的比較35-38
  • 一、差異性35-36
  • 二、相似性36-38
  • 第四章 奶奶信仰的變遷分析38-48
  • 第一節(jié) 奶奶信仰的變遷過程38-40
  • 一、興盛期:1949——1951 年的奶奶信仰38-39
  • 二、衰落期:1951——1979 年的奶奶信仰39-40
  • 三、恢復(fù)期:1979——1999 年的奶奶信仰40
  • 四、弱化期:2000 年至今的奶奶信仰40
  • 第二節(jié) 奶奶信仰變遷的表現(xiàn)40-42
  • 一、內(nèi)容方面41
  • 二、特點方面41-42
  • 三、功能方面42
  • 四、信仰主體42
  • 第三節(jié) 奶奶信仰變遷的原因分析42-48
  • 一、制度變遷43-44
  • 二、經(jīng)濟與社會發(fā)展44-45
  • 三、受教育水平的提高45
  • 四、外來文化的沖擊45-46
  • 五、民眾需求的變化46-48
  • 第五章 結(jié)論與思考48-50
  • 第一節(jié) 結(jié)論48
  • 第二節(jié) 思考48-50
  • 參考文獻50-53
  • 致謝53-54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shù)論文目錄5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余和祥;論道教真武帝君的雙重文化意蘊[J];湖北行政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2 陳蘋;李明泉;;論羌族獨特的配偶神信仰[J];中華文化論壇;2008年01期

3 謝丹;陳乃良;;由“毛古斯”看大通舞蹈紋——兼論生殖崇拜與原始舞蹈[J];南昌航空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4 林鼎輝;;壯族首飾設(shè)計初探[J];藝術(shù)探索;2010年04期

5 余小調(diào);;中國古文字中的生殖崇拜與《老子》中的雌性喻詞[J];江西金融職工大學學報;2006年S1期

6 王魯昌;論彩陶紋“×”和“米”的生殖崇拜內(nèi)涵──兼析生殖崇拜與太陽崇拜的復(fù)合現(xiàn)象[J];中原文物;1994年01期

7 汪碧波;;花瑤女性服飾與生殖崇拜[J];裝飾;2007年12期

8 方松;張美霞;;“漢字生命符號”質(zhì)疑[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9 李翔;;淺談淮陽“泥泥狗”蘊含的文化內(nèi)涵[J];經(jīng)營管理者;2010年12期

10 楊怡;;《詩經(jīng)》中“蓮”與生殖崇拜[J];青年作家(中外文藝版);2010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志年;;談增強“信任、信心、信念、信仰”[A];思想政治工作論文集[C];2001年

2 劉進田;;信念、信仰與虛靈的真實[A];理想·信念·信仰與價值觀——全國理想信念與價值觀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2000年

3 黨燕妮;;晚唐五代敦煌地區(qū)的十王信仰[A];敦煌歸義軍史專題研究三編[C];2005年

4 王玉j;;論理想、信念、信仰在價值觀中的地位及其意義[A];理想·信念·信仰與價值觀——全國理想信念與價值觀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2000年

5 王玉j;;論理想、信念、信仰與價值觀[A];理想·信念·信仰與價值觀——全國理想信念與價值觀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2000年

6 華章琳;;試論社會轉(zhuǎn)型期的信仰[A];理想·信念·信仰與價值觀——全國理想信念與價值觀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2000年

7 趙本義;;理性和信仰的合力與張力[A];理想·信念·信仰與價值觀——全國理想信念與價值觀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2000年

8 劉成有;;印順早期的信仰轉(zhuǎn)向及其意義[A];全球化下的佛教與民族——第三屆兩岸四地佛教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9 謝重光;;論定光佛信仰的形成和傳播[A];宗教:世紀之交的多視角思維——福建省宗教研究會論文集(三)[C];1999年

10 林其泉;;Z階嫘叛鰝Qi岸}q一[A];兩岸學者論媽祖(第二集)[C];199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廣為流傳的呂祖信仰[N];中國民族報;2004年

2 ;信仰、知識與環(huán)境[N];光明日報;2005年

3 穆 青;信仰 追求 使命[N];中華新聞報;2004年

4 本報評論員;一種信仰 一座豐碑[N];陜西日報;2009年

5 廣西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shè)工程基地副教授 徐羅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內(nèi)化為國民信仰的關(guān)鍵[N];廣西日報;2010年

6 李朝全;重申信仰[N];中華讀書報;2010年

7 李進祥;作家有信仰 文學有力量[N];文藝報;2010年

8 劉黃;泰華集團為員工搭建信仰平臺[N];中華工商時報;2005年

9 本刊主編 李業(yè)順;法律應(yīng)該成為人們的信仰[N];國際商報;2010年

10 季振興;西部計劃:大學生在平凡中詮釋責任與信仰[N];科技日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艷華;信仰的人學價值意蘊[D];吉林大學;2004年

2 高致華;鄭成功信仰研究[D];廈門大學;2004年

3 戴寧;太湖地區(qū)民間信仰音樂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4年

4 白瑪措;蓮花生信仰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5 李朝東;論教育啟蒙與公民人格建構(gòu)[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6 王希;安薩里思想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8年

7 殷曉蕾;生生為藝[D];南京藝術(shù)學院;2002年

8 王晶;社會轉(zhuǎn)型時期中國農(nóng)民信仰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9 董輝;財富與信仰的沖突及其化解[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10 黃劍波;“四人堂”紀事——中國鄉(xiāng)村基督教的人類學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榮華;克爾凱郭爾信仰觀初探[D];廈門大學;2009年

2 佟麗華;當代大學生信仰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3 齊飛飛;東永安村的秧歌活動[D];南京藝術(shù)學院;2008年

4 黃麗清;論尤金·奧尼爾劇作《進入黑夜的漫長旅程》[D];四川師范大學;2004年

5 張西平;論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的馬克思主義信仰[D];武漢大學;2004年

6 高小波;求子信仰的變遷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1年

7 劉魯嘉;中國新時期詩歌的空幻意識[D];西南大學;2009年

8 魏德毓;觀音傳說與民眾宗教信仰心理[D];福建師范大學;2002年

9 沙立玲;在救贖的途中尋找信仰[D];福建師范大學;2004年

10 洪玲;肩負起民族和人類的十字架[D];上海師范大學;2005年

,

本文編號:77787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77787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ea2a8***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