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地區(qū)回族伊赫瓦尼派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5-15 15:28
本文關鍵詞:烏魯木齊地區(qū)回族伊赫瓦尼派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伊赫瓦尼派作為一個新興的回族伊斯蘭教派別,自20世紀初開始傳入烏魯木齊地區(qū),伊赫瓦尼派在烏魯木齊地區(qū)流傳了近一個世紀已成為在回族伊斯蘭教中有一定影響的教派,因此對烏魯木齊地區(qū)回族伊赫瓦尼派的現狀、特征的研究對于我們把握新疆回族伊赫瓦尼派及其宗教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通過對烏魯木齊地區(qū)伊赫瓦尼派清真寺和宗教人士的調查和訪談以及文獻梳理的方法,大致清楚了伊赫瓦尼派在烏魯木齊地區(qū)的現狀,對伊赫瓦尼清真寺網絡與坊民空間分布、宗教思想、功修模式等內容有了一個較為全面的研究,此文一共分為五章。 第一章,引言部分,通過對近年來國內外對伊赫瓦尼派研究成果進行梳理,了解了國內外的研究狀況,明確了研究烏魯木齊地區(qū)伊赫瓦尼派的意義和重要性,同時對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進行了說明。 第二章,通過對伊赫瓦尼派發(fā)展歷程的梳理,明確了伊赫瓦尼派的產生、歷史沿革和教派分布情況,為下文闡述烏魯木齊地區(qū)伊赫瓦尼派的現狀與特征奠定了基礎。 第三章,通過對烏魯木齊地區(qū)伊赫瓦尼派清真寺和宗教人士的調查和訪談以及文獻梳理的方法,大致清楚了烏魯木齊地區(qū)回族伊赫瓦尼派的信仰現狀,探明了回族伊赫瓦尼派的區(qū)域分布、清真寺網絡和坊民分布的基本情況。 第四章,經過調研和訪談對烏魯木齊地區(qū)的回族伊赫瓦尼派的發(fā)展現狀有了一定的了解,進而挖掘伊赫瓦尼派在宗教思想、修行模式和發(fā)展態(tài)勢上的特征,提出了雖然烏魯木齊地區(qū)的回族伊赫瓦尼派在宗教思想、修行模式和發(fā)展態(tài)勢上有一定的自身特點,但是與內地伊赫瓦尼派沒有大的區(qū)別的觀點。 第五章,在對烏魯木齊地區(qū)回族伊赫瓦尼派現狀和特征研究基礎上,對烏魯木齊地區(qū)回族伊赫瓦尼派產生的影響進行了分析,提出了伊赫瓦尼派不僅對本派坊民有一定的影響,,而且對烏魯木齊地區(qū)其他回族教派也有較大的影響的觀點。
【關鍵詞】:烏魯木齊地區(qū) 回族 伊赫瓦尼派 特征
【學位授予單位】:新疆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B966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7
- 1.引言7-14
- 1.1 選題的目的和意義7-8
- 1.1.1 選題的目的7
- 1.1.2 選題的意義7-8
- 1.2 國內外研究綜述8-12
- 1.2.1 國外研究綜述8-9
- 1.2.2 國內研究綜述9-12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12
- 1.3.1 研究思路12
- 1.3.2 研究方法12
- 1.4 本文研究的難點、重點和創(chuàng)新點12-14
- 1.4.1 研究的難點12-13
- 1.4.2 研究的重點13
- 1.4.3 研究的創(chuàng)新點13-14
- 2. 伊赫瓦尼派在烏魯木齊地區(qū)的發(fā)展歷程14-24
- 2.1 伊赫瓦尼派的歷史概況14-18
- 2.1.1 伊赫瓦尼派的創(chuàng)建14-16
- 2.1.2 伊赫瓦尼派的歷史沿革16-18
- 2.2 伊赫瓦尼派在烏魯木齊地區(qū)的傳播18-24
- 2.2.1 回族伊赫瓦尼派在烏魯木齊地區(qū)傳播的條件18-20
- 2.2.2 伊赫瓦尼派在烏魯木齊地區(qū)的傳播20-24
- 3. 烏魯木齊地區(qū)回族伊赫瓦尼派的現狀24-35
- 3.1 烏魯木齊地區(qū)回族伊赫瓦尼派的概況24-30
- 3.1.1 烏魯木齊地區(qū)回族伊赫瓦尼派的分布情況24-25
- 3.1.2 烏魯木齊地區(qū)回族伊赫瓦尼派普通信眾的信仰現狀25-30
- 3.2 烏魯木齊地區(qū)回族伊赫瓦尼派清真寺網絡與坊民的分布30-35
- 3.2.1 烏魯木齊地區(qū)回族伊赫瓦尼派清真寺網絡31-32
- 3.2.2 烏魯木齊地區(qū)回族伊赫瓦尼派坊民的分布32-35
- 4. 烏魯木齊地區(qū)回族伊赫瓦尼派的特征35-47
- 4.1 烏魯木齊地區(qū)回族伊赫瓦尼派宗教思想上的特征35-40
- 4.1.1 烏魯木齊地區(qū)回族伊赫瓦尼派基本主張35-37
- 4.1.2 烏魯木齊地區(qū)回族伊赫瓦尼派典籍37-40
- 4.2 烏魯木齊地區(qū)回族伊赫瓦尼派修行模式上的特征40-43
- 4.2.1 烏魯木齊地區(qū)回族伊赫瓦尼派“教乘”功課40-42
- 4.2.2 烏魯木齊地區(qū)回族伊赫瓦尼派“道乘”修持特點42-43
- 4.3 烏魯木齊地區(qū)回族伊赫瓦尼派發(fā)展態(tài)勢上的特征43-47
- 4.3.1 回族伊赫瓦尼派信士派別觀念弱化43-44
- 4.3.2 回族伊赫瓦尼派與各教派間和睦相處成為主流44-45
- 4.3.3 回族伊赫瓦尼派穆斯林都市化成為必然趨勢45-47
- 5. 伊赫瓦尼派在烏魯木齊地區(qū)的宗教影響47-50
- 5.1 伊赫瓦尼派在本坊民中的影響47-48
- 5.2 伊赫瓦尼派在回族各教派中的影響48-50
- 結論50-51
- 參考文獻51-54
- 在讀期間發(fā)表的論文54-55
- 致謝5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志華;;瓦哈比派運動的始末及其影響[J];阿拉伯世界;1981年05期
2 南文淵;論伊斯蘭文化在回族形成中的主導作用[J];回族研究;1991年03期
3 陳國柱;烏魯木齊回族二十三坊[J];回族研究;1994年02期
4 蘇永德;略談新疆回族源流[J];回族研究;1994年04期
5 高占福;論中國伊斯蘭教的教派[J];寧夏社會科學;1989年02期
6 王永亮;伊赫瓦尼宗教革新主張述略[J];寧夏社會科學;1990年06期
7 敏文杰;;二十世紀中國伊赫瓦尼教派維新運動回眸[J];寧夏社會科學;2008年02期
8 李樹江;回族民俗概述[J];寧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6年04期
9 奧斯曼;中國伊斯蘭教依合瓦尼派傳播人馬果園[J];青海社會科學;1982年02期
10 馬景;;伊赫瓦尼派在西北發(fā)展原因探析[J];青海社會科學;2005年06期
本文關鍵詞:烏魯木齊地區(qū)回族伊赫瓦尼派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681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368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