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宗教論文 >

明真法師佛教心理學思想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5-07 16:12

  本文關(guān)鍵詞:明真法師佛教心理學思想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明真法師是當代佛教史上一位解行雙優(yōu)的高僧大德,其潛研唯識孜孜不倦的個人修為以及在佛學教育事業(yè)上積極踐行愛國理念、對救心護國的探索讓僧俗共仰。法師多年來作品豐富,但學界對其著作中所反映出的佛教心理學思想并未予以定位,因此,本文將立足于法師的原著,對其佛教心理學思想內(nèi)容進行梳理概括并加以分析。 本文對明真法師佛教心理學思想的論述是從其思想淵源、思想內(nèi)涵和具體應用實踐三個方面展開進行的。通過對中國佛教心理學發(fā)展的歷史和明真法師所處時代背景的梳理,可以充分了解明真法師佛教心理學思想形成的的淵源。正是因為身處特殊時代背景以及深受以太虛大師為代表的有識之士的影響,明真法師的佛教心理學思想才能具有其獨特的底蘊和現(xiàn)實意義;從具體的思想內(nèi)涵上看,明真法師的佛教心理學思想以五蘊為中心構(gòu)架,在通過對感情、欲望和意志等一系列精神現(xiàn)象的解析具體展開,最后在愛國、護教以及新時代人間佛教的發(fā)展的具體實踐中進行得到檢驗和升華。 總體來說,明真法師的佛教心理學思想是在五蘊的基礎(chǔ)之上,尋求無我境界、探索經(jīng)世之用,并且?guī)в忻黠@的時代烙印。其影響力雖不及所處同時代的虛云、太虛等大師泰斗,但對于現(xiàn)代中國佛學尤其是湘系佛教的發(fā)展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關(guān)鍵詞】:佛教心理學 五蘊 人間佛教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B920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導言8-12
  • 第一章 明真佛教心理學思想淵源12-19
  • 第一節(jié) 高度重視心的佛教12-15
  • 一、以“心”為學的佛教12-14
  • 二、佛教心理學在中國的發(fā)展14-15
  • 第二節(jié) 特定時代下的佛教心理學思想15-19
  • 一、近代中國佛教的復興15-16
  • 二、太虛大師的佛教心理學16-19
  • 第二章 明真法師心理學的基本內(nèi)涵19-35
  • 第一節(jié) 以五蘊為中心的心理構(gòu)架19-27
  • 一、唯五蘊破我執(zhí)19-25
  • 二、五蘊皆空與無我25-27
  • 第二節(jié) 對精神的試析27-35
  • 一、精神的三個表現(xiàn)27-32
  • 二、精神的巨大作用32-35
  • 第三章 明真佛教心理學實踐應用35-45
  • 第一節(jié) 出世自治其心35-39
  • 一、依四念處行道35-39
  • 二、修心持戒,淡泊刻苦39
  • 第二節(jié) 入世弘法度人39-45
  • 一、以人為本的人間佛教40-42
  • 二、愛國護教的濟世之踐42-45
  • 結(jié)語45-46
  • 參考文獻46-48
  • 致謝48-49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劉東超;;人類心理知識整合的嘗試——讀陳兵先生《佛教心理學》[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2 胡曉;楊文會與中國近代佛學復興[J];江淮論壇;2005年03期

3 彭彥琴;胡紅云;;現(xiàn)象學心理學與佛教心理學——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之比較[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4 燕國材;;佛教心理學的基本范疇[J];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5 王萌;太虛的心理學研究及其意義[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5年04期

6 劉峰;;論太虛大師的佛教心理學思想[J];中國宗教;2012年11期


  本文關(guān)鍵詞:明真法師佛教心理學思想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

本文編號:35018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35018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fa39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