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格爾世俗化理論探析
本文關鍵詞:貝格爾世俗化理論探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世俗化被認為是宗教社會學里最重要的課題之一。彼得·貝格爾是當代著名的宗教社會學家,本文以貝格爾的主要著作《神圣的帷幕》為依據(jù),探討貝格爾的世俗化理論。本文由引言、正文和結語三部分組成。引言部分著重指出論題的目的、意義和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正文共四個部分: 第一章,世俗化問題概述,闡述了世俗化的含義及其發(fā)展歷程。 第二章,貝格爾的早期世俗化理論,介紹了貝格爾對世俗化含義的理解,分析了世俗化的原因,探討了世俗化的類型和表現(xiàn)形式。 第三章,世俗化與宗教前景,分析了世俗化對宗教的影響及貝格爾對世俗化與宗教前景的看法。 第四章,貝格爾早期世俗化理論引起的思考,進一步分析了貝格爾早期世俗化理論的獨創(chuàng)性和局限性,對他晚年的“去世俗化”理論作出剖析。 結論部分是對全文的總結,世俗化是宗教發(fā)展的一個規(guī)律,但并不存在一成不變的宗教性,對世俗化理論的探討,更重要的意義在于推動學者以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宗教,并以正確的方法得出結論。
【關鍵詞】:宗教 世俗化 去世俗化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B91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引言7-9
- 第一章 世俗化問題概述9-14
- 第一節(jié) 關于世俗化的含義9-12
- 第二節(jié) 宗教世俗化的發(fā)展歷程12-14
- 第二章 貝格爾的早期世俗化理論14-22
- 第一節(jié) 貝格爾對世俗化含義的理解14-15
- 第二節(jié) 貝格爾對世俗化的探源15-19
- 第三節(jié) 貝格爾對世俗化類型和表現(xiàn)形式的探討19-22
- 第三章 世俗化與宗教的前景22-27
- 第一節(jié) 世俗化對宗教的影響22-23
- 第二節(jié) 貝格爾對世俗化與宗教前景的看法23-27
- 第四章 貝格爾早期世俗化理論引起的思考27-36
- 第一節(jié) 貝格爾早期世俗化理論的獨創(chuàng)性和局限性27-28
- 第二節(jié) 批判世俗化理論28-36
- 結語36-37
- 致謝37-38
- 參考文獻38-40
【相似文獻】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達爾文——19世紀英國杰出的生物學家[A];中國公園協(xié)會2009年論文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美商涉嫌敲政府竹杠[N];新華每日電訊;2010年
2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高師寧;苦難與意義[N];中國民族報;2010年
3 本報駐德國記者 劉華新;德國防長身陷“抄襲門”[N];人民日報;2011年
4 記者 王君平;華建敏會見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主席[N];人民日報;2011年
5 任元俊;集束炸彈公約生效[N];中國國防報;2010年
6 白樺;美媒:俄軍提高遠東戰(zhàn)力劍指中國[N];國防時報;2011年
7 Mining Journal 王宏峰 編譯;礦業(yè)仍面臨企業(yè)社會責任挑戰(zhàn)[N];中國礦業(yè)報;2011年
8 本報專稿 海燕;“冰淇淋天使”變身冷艷殺手[N];世界報;2011年
9 高師寧;托馬斯·魯克曼:“無形宗教”日益凸顯[N];中國民族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呂紹勛;查爾斯·泰勒與世俗化理論[D];復旦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劉美風;彼得·貝格爾世俗化理論轉向之探討[D];南京大學;2011年
2 吳帥;貝格爾宗教社會學述評[D];黑龍江大學;2010年
3 高紅瑩;宗教世俗化與市場化理論之比較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年
4 蔣葉俊;西方宗教世俗化新舊范式更替及啟示[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5 厲承承;當代中國宗教世俗化的探討[D];新疆師范大學;2010年
6 何亮亮;試析宗教對技術的積極作用[D];武漢科技大學;2011年
7 夏菲;制度法學對法律實證主義的批判性修正[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8 寧寧一;新疆伊斯蘭教世俗化問題探究[D];華僑大學;2011年
9 許曉燕;論加爾文主義之“呼召”[D];華僑大學;2011年
本文關鍵詞:貝格爾世俗化理論探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438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343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