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固族初世史乃解開晚期敦煌石窟密碼之要鑰
發(fā)布時間:2021-07-03 19:30
敦煌晚期石窟向稱難治,關(guān)鍵在于民族更迭頻繁,藝術(shù)風格繼承性不明顯,漢文文獻記載稀少,需要重視出土文獻、題記和少數(shù)民族歷史文化活動的研究。這一時期裕固族逐步形成,從9世紀中葉開始,其先民回鶻即活動于敦煌一帶,13世紀下半葉,來自中亞的蒙古先民入居河西,與回鶻水乳交融,至明初發(fā)展成新的民族共同體"黃番"。裕固族先民在敦煌活動頻繁,許多所謂的"西夏窟"都是裕固族先民營建的。敦煌晚期石窟的分期斷代,不能像早期石窟研究那樣倚重藝術(shù)風格,而是需要更多地矚目于民族歷史活動,加強對裕固族初世史之研究,進而將結(jié)論建立在扎實可靠的基礎(chǔ)之上。
【文章來源】:敦煌研究. 2019,(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4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莫高窟第61窟甬道壁畫繪于西夏時代考[J]. 沙武田. 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6(03)
[2]晚期的莫高窟藝術(shù)[J]. 段文杰. 敦煌研究. 1985(03)
本文編號:3263208
【文章來源】:敦煌研究. 2019,(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4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莫高窟第61窟甬道壁畫繪于西夏時代考[J]. 沙武田. 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6(03)
[2]晚期的莫高窟藝術(shù)[J]. 段文杰. 敦煌研究. 1985(03)
本文編號:32632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3263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