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天主教圣像及其傳播與接受
發(fā)布時間:2021-06-17 18:00
16世紀(jì)下半葉,耶穌會士開始在中國傳教。除了展開布道、彌撒等宗教活動及撰寫大量關(guān)于天主教教義的書籍外,他們還利用繪畫、雕塑等藝術(shù)作品作為傳教工具。雖然現(xiàn)在大部分作品已經(jīng)不存于世,但通過耶穌會士的信札、明末文人文集等,可以得知在明末有大量作為傳教工具的圣像作品被從歐洲帶到中國,或者由中國人模仿西方作品制作完成。保存至今的多為便于大量復(fù)制、廣泛傳播的版畫作品,通過它們可以觀察"圣母"與"上帝"形象在明末的建構(gòu)、傳播與接受情況。
【文章來源】:文藝研究.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1 頁
【部分圖文】:
(款)唐寅中國圣母像16世紀(jì)紙本設(shè)色美國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藏
1565年,安徽人葉權(quán)游經(jīng)澳門時,還看到了耶穌被釘十字架的木雕像和一幅繪有上帝、耶穌誕生、圣家族和圣母憐子等主題的祭壇畫(13)。圖2 羅馬人民保護(hù)者像5—13世紀(jì)雪松木板上彩1 1 7×79cm意大利羅馬圣母大教堂藏
羅馬人民保護(hù)者像5—13世紀(jì)雪松木板上彩1 1 7×79cm意大利羅馬圣母大教堂藏
【參考文獻(xiàn)】:
期刊論文
[1]明末基督教插圖中的儒家元素:以《天主降生出像經(jīng)解》為例[J]. 曲藝. 世界宗教研究. 2015(02)
[2]詮釋與歧變:耶穌形象在明清社會里的傳播及其反應(yīng)[J]. 肖清和. 廣東社會科學(xué). 2011(04)
[3]明清基督宗教畫像流布狀況綜述[J]. 褚瀟白. 世界宗教研究. 2011(02)
[4]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歐洲人形象資料——《東夷圖像》[J]. 湯開建. 故宮博物院院刊. 2001(01)
本文編號:3235657
【文章來源】:文藝研究.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1 頁
【部分圖文】:
(款)唐寅中國圣母像16世紀(jì)紙本設(shè)色美國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藏
1565年,安徽人葉權(quán)游經(jīng)澳門時,還看到了耶穌被釘十字架的木雕像和一幅繪有上帝、耶穌誕生、圣家族和圣母憐子等主題的祭壇畫(13)。圖2 羅馬人民保護(hù)者像5—13世紀(jì)雪松木板上彩1 1 7×79cm意大利羅馬圣母大教堂藏
羅馬人民保護(hù)者像5—13世紀(jì)雪松木板上彩1 1 7×79cm意大利羅馬圣母大教堂藏
【參考文獻(xiàn)】:
期刊論文
[1]明末基督教插圖中的儒家元素:以《天主降生出像經(jīng)解》為例[J]. 曲藝. 世界宗教研究. 2015(02)
[2]詮釋與歧變:耶穌形象在明清社會里的傳播及其反應(yīng)[J]. 肖清和. 廣東社會科學(xué). 2011(04)
[3]明清基督宗教畫像流布狀況綜述[J]. 褚瀟白. 世界宗教研究. 2011(02)
[4]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歐洲人形象資料——《東夷圖像》[J]. 湯開建. 故宮博物院院刊. 2001(01)
本文編號:323565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3235657.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