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題壁詩到“西山遠眺”——佛光寺的選址與環(huán)境設計
發(fā)布時間:2021-06-06 07:07
<正>據(jù)明代《清涼山志》記載:東漢永平年間,印度僧人來中國傳揚佛教,稱五臺山為文殊菩薩道場,奏請漢明帝在此建寺,并以五臺山與印度靈鷲峰(相傳為釋迦牟尼修行處)相似,所建寺院稱大孚靈鷲寺。所建的靈鷲寺和洛陽白馬寺遂成為我國最早的兩座佛教寺院。佛光寺創(chuàng)建于魏孝文帝時,其寺名屢見于紀傳,其主體建筑在唐會昌五年的滅佛運動中被毀,F(xiàn)存大殿為唐大中十一年(八五七)所建,為我國保存完好的建于唐代的木構建筑之一。一九三七年,
【文章來源】:讀書. 2019,(03)CSSCI
【文章頁數(shù)】:10 頁
【文章目錄】:
一佛光寺南配殿的兩首題壁詩
二一九三七年的尋訪路徑和與佛光寺的選址
三佛光寺建筑群的外部空間
本文編號:3213866
【文章來源】:讀書. 2019,(03)CSSCI
【文章頁數(shù)】:10 頁
【文章目錄】:
一佛光寺南配殿的兩首題壁詩
二一九三七年的尋訪路徑和與佛光寺的選址
三佛光寺建筑群的外部空間
本文編號:32138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3213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