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人祖先信仰“神”觀念的變遷
發(fā)布時間:2021-03-30 15:32
在殷商甲骨文中,沒有出現(xiàn)"神"字,表示人死亡之后存在的文字符號是"鬼"和""。二者的區(qū)別在于后者是示化了的商王先祖,是被祭祀的對象,而前者是被驅逐和鎮(zhèn)壓的對象。周代出現(xiàn)了"神"的觀念,這時的神不僅指"天神",也指周王先祖。人們用祭祀的方式應對周王先祖,用驅逐和鎮(zhèn)壓的方式應對"鬼"。春秋戰(zhàn)國魂魄觀念形成后,祖先這種人死后的神圣存在也產(chǎn)生了相應的演變,成為"神—鬼"二元結構。與前代一樣,人們用不同的方式來區(qū)別神與鬼,祭祀祖先而驅逐鬼。這種"祭即神"的觀念在秦漢時期的民間被廣泛接受。
【文章來源】: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35(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一、殷商:鬼與
二、西周:祖先“神”
三、春秋戰(zhàn)國:神與鬼
四、秦漢:“祭為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從“敬神”到“事鬼”——墓葬資料所見周代貴族生死觀的變遷[J]. 張聞捷. 考古與文物. 2013(06)
[2]閩臺王爺信仰的人類學解讀[J]. 毛偉. 宗教學研究. 2010(02)
[3]商周時期的天神崇拜[J]. 朱鳳瀚. 中國社會科學. 1993(04)
[4]殷卜辭中的上帝和王帝(下)[J]. 胡厚宣. 歷史研究. 1959(10)
博士論文
[1]周代祖先祭祀研究[D]. 任曉鋒.西北大學 2015
[2]先秦社祭研究[D]. 史志龍.武漢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109740
【文章來源】: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35(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一、殷商:鬼與
二、西周:祖先“神”
三、春秋戰(zhàn)國:神與鬼
四、秦漢:“祭為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從“敬神”到“事鬼”——墓葬資料所見周代貴族生死觀的變遷[J]. 張聞捷. 考古與文物. 2013(06)
[2]閩臺王爺信仰的人類學解讀[J]. 毛偉. 宗教學研究. 2010(02)
[3]商周時期的天神崇拜[J]. 朱鳳瀚. 中國社會科學. 1993(04)
[4]殷卜辭中的上帝和王帝(下)[J]. 胡厚宣. 歷史研究. 1959(10)
博士論文
[1]周代祖先祭祀研究[D]. 任曉鋒.西北大學 2015
[2]先秦社祭研究[D]. 史志龍.武漢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1097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3109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