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北方早期彌勒造像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4-05 23:10
本文關(guān)鍵詞:中原北方早期彌勒造像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彌勒造像作為佛教造像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與特殊題材,無論從美術(shù)史、美術(shù)考古以及佛教藝術(shù)角度,都是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中國早期彌勒造像作為印度佛教初傳的遺跡以及中國彌勒造像發(fā)展演變的源頭,尤為值得探討考證。 本文結(jié)合美術(shù)學(xué)、考古學(xué)、歷史學(xué)學(xué)科的相關(guān)材料,綜合利用統(tǒng)計、比較及分類等方法重點考察中原北方早期彌勒造像:立像、雙跏像、倚坐像、交腳像以及半跏像,從圖像特征與造像風(fēng)格的研究視角,將中原北方早期彌勒造像并置于一個發(fā)展演變的系統(tǒng):印度彌勒造像的源頭——東晉十六國時期彌勒造像的圖像特征與造像風(fēng)格——南北朝時期彌勒造像的發(fā)展演變,通過對彌勒造像在時間上的排序和空間上的比較,考察其圖像特征與造像風(fēng)格的發(fā)展演變。
【關(guān)鍵詞】:中原北方 彌勒造像 圖像特征
【學(xué)位授予單位】:上海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博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B948
【目錄】: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第一章 緒論10-15
- 第一節(jié) 研究緣起與意義10-11
- 第二節(jié) 研究對象與方法11-12
- 第三節(jié) 文獻綜述12-15
- 第二章 彌勒造像探源15-53
- 第一節(jié) 印度彌勒信仰、造像起源15-26
- 第二節(jié) 印度佛教造像風(fēng)格26-38
- 第三節(jié) 中國彌勒經(jīng)典、造像的傳入38-53
- 第三章 彌勒立像與雙跏像53-119
- 第一節(jié) 炳靈寺第169 窟彌勒立像53-54
- 第二節(jié) 金銅彌勒立像54-101
- 一、早期金銅彌勒遺存及劃分54-60
- 二、陜西三原金銅彌勒菩薩立像圖像特征考60-69
- 三、陜西三原彌勒菩薩立像與犍陀羅彌勒菩薩立像的比較分析69-91
- 四、持瓶91-101
- 第三節(jié) 石質(zhì)彌勒立像101-116
- 一、北涼石塔遺存102-105
- 二、敦煌□吉德塔彌勒菩薩立像及圖像特征考105-108
- 三、七佛一彌勒菩薩108-116
- 第四節(jié) 敦煌沙山石塔彌勒雙跏像116-119
- 第四章 彌勒倚坐造像119-162
- 第一節(jié) 敦煌莫高窟第 272 窟倚坐造像121-128
- 一、莫高窟第 272 窟內(nèi)容122-123
- 二、第 272 窟倚坐造像圖像特征考123-128
- 第二節(jié) 第272 窟彌勒倚坐造像與秣菟羅風(fēng)格128-130
- 第三節(jié) 中原北方地區(qū)彌勒倚坐造像130-151
- 第四節(jié) 中原北方石窟寺中倚坐彌勒造像圖像特征分析151-162
- 一、右袒式153
- 二、褒衣博帶153-154
- 三、通肩式154-162
- 第五章 交腳彌勒造像162-220
- 第一節(jié) 犍陀羅交腳菩薩像162-167
- 一、佛傳故事浮雕162-165
- 二、單尊交腳菩薩像165-167
- 第二節(jié) 北涼石塔交腳彌勒造像及圖像特征考167-172
- 第三節(jié) 敦煌莫高窟第 275、268 窟彌勒交腳造像172-180
- 一、莫高窟第 275 窟彌勒交腳造像及圖像特征考174-178
- 二、莫高窟第 268 窟彌勒交腳造像及圖像特征考178-180
- 第四節(jié) 中原北方地區(qū)石窟寺交腳彌勒造像180-206
- 第五節(jié) 中原北方石窟寺彌勒交腳造像圖像特征分析206-220
- 一、菩薩尊格的 S 形帔帛與%叫梧,
本文編號:2878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287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