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宗教論文 >

宗喀巴《入中論善顯密意疏》中觀思想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0-17 05:09
   佛教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自印度傳入中國至少已有一千年的歷史,印度佛教對中國藏傳佛學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其中由印度佛學而來的中觀思想為中國的藏傳佛學注入了思辨性,而對中國西藏佛學的中觀思想產(chǎn)生過重要影響的就是龍樹的《中論》和月稱論師的《入中論》,其中又以《入中論》的探究最為出色,中國佛教學者宗喀巴所著《入中論善顯密意疏》就是在此基礎上對中觀思想的詮釋與重構,體現(xiàn)了中國佛教學者對印度中觀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也體現(xiàn)了印度佛教中觀思想在中國的本土化進程!度胫姓撋骑@密意疏》的作者是中國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創(chuàng)教者,大師在抉擇見地上以中觀應成派為正宗,以月稱論師為依止,一生曾師從多位大德精勤無斷地修學,其中觀思想達到了極高的造詣。《入中論善顯密意疏》是宗喀巴依照中觀應成派的宗規(guī),廣為闡釋深廣二道之意涵的一本巨著。是宗喀巴中觀思想成熟的標志之一。論文通過文本解讀,來闡釋《入中論善顯密意疏》中的中觀思想——證成空性。本文依照宗喀巴此論疏的獨特意涵,竭盡所能去論證宗大師甚深廣大的中觀思想。論文主要分為四個部分:首先簡要論述本論疏中觀思想的源流和本論疏的著述要義,其次兩個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內(nèi)容:在證成空性之前,先行了解與真實義之空性相反的實執(zhí),在這個部分中分別建立了自續(xù)派的實執(zhí)與中觀應成派的實執(zhí),這一部分是說“有我”。中觀宗內(nèi)部兩派對“假”的甄別與認知,有利于我們的認知趨向于“無我”。接下來是更為核心的法無我之理:法無我思想中又通過分別否定四生,來說明諸法“無生”的道理,這當中所謂“無生”特指無自性生的意涵。在否定四生的過程當中依照前后的順序,在因果法中做解釋,還在破他生中引入了二諦的思想,最終證成法無我。最后是對《善顯密意疏》中觀思想的評價,突顯其理論意義的同時,也闡明其對藏傳佛學的影響。藉由以上去論述宗大師中觀思想之一隅,表明宗大師中觀思想的齊備、完整、深廣與翔實。
【學位單位】:寧夏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B946.6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課題來源與意義
    二、國內(nèi)外相關研究現(xiàn)狀
    三、論文的研究方法與思路
    四、本論文的創(chuàng)新與不足之處
第一章 《善顯密意疏》中觀思想的淵源及要義
    第一節(jié) 中觀學在印藏佛教史上的發(fā)展源流
        一、中觀宗的創(chuàng)立
        二、中觀兩派在印度的傳承發(fā)展
        三、中觀兩派的分歧
    第二節(jié) 《入中論善顯意疏》的要義
        一、本論疏的標題釋義
        二、本論疏的結構與框架
        三、本論疏的總體要義
第二章 對實有的考察
    第一節(jié) 自續(xù)派之實執(zhí)
        一、闡明實有與實執(zhí)的差別
        二、虛妄的建構狀況
        三、自續(xù)派的離一多之理
    第二節(jié) 應成派的實執(zhí)
        一、諸法唯名假立的道理
        二、應成派兩種我執(zhí)
第三章 對法無我的考察
    第一節(jié) 破自生
        一、破從“同體”之因生
        二、總破因果同一體性
    第二節(jié) 破他生
        第一部分: 正面破他生
            一、道理上否定他生
            二、對因中無果論的批判
            三、觀果四句破他生
        第二部分: 事實上否定他生
            一、二諦的建立
            二、二諦的形成及作用
            三、破他生不違背世間
            四、破除他生的意義
            五、從二諦角度總破他生
        第三節(jié) 破共生
        第四節(jié) 破無因生
第四章 對《善顯密意疏》中觀思想的評價
    第一節(jié) 《善顯密意疏》中觀思想理論特色
        一、深廣結合
        二、有空無礙
        三、歸謬論證
    第二節(jié) 《善顯密意疏》中觀思想對藏傳佛學的影響
        一、宗喀巴賦予藏地中觀思想新的生命力
        二、宗喀巴賦予藏地中觀思想絕對的中道精神
        三、宗喀巴對藏地中觀思想傳承功不可沒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個人簡介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尕藏加;;宗喀巴大師生平事跡略考[J];中國藏學;2015年04期

2 班班多杰;;再論藏傳佛教格魯派創(chuàng)始人宗喀巴的中道觀[J];哲學研究;2015年09期

3 朱連增;;自性與無自性之間——宗喀巴宗教哲學思想透視[J];西藏研究;2010年04期

4 徐東明;;論宗喀巴的中觀思想及其影響[J];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5 李學竹;;月稱及其《入中論》[J];中國藏學;2006年02期

6 慧光;;《入中論》內(nèi)容概要及其特色[J];法音;2006年04期

7 朱麗霞;從詮釋學的角度看宗喀巴佛學體系的建立[J];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8 班班多杰;漢地佛教與藏傳佛教本土化之歷史考察[J];中國社會科學;2004年05期

9 歐東明;宗喀巴大師與印度中觀思想[J];南亞研究季刊;2001年01期

10 班班多杰;藏傳佛教史上的“他空見”與“自空見”──藏傳佛教的思想特點及理論淵源[J];哲學研究;1995年0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徐東明;宗喀巴中觀哲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萬全勇;宗喀巴“緣起自性空”思想研究[D];西藏民族學院;2008年

2 馬俊紅;試析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廣論》的中觀思想[D];西藏民族學院;2007年



本文編號:284432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284432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cb758***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