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思想解析
發(fā)布時間:2020-03-28 10:42
【摘要】:《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攝取大般若經(jīng)卷精髓的代表性的佛教典籍。是研究般若性空思想的重要理論依據(jù)。本文對《心經(jīng)》的基本概況作了梳理。關(guān)于《心經(jīng)》是否是偽經(jīng),根據(jù)史料記載指出《心經(jīng)》并非偽經(jīng)。通過對比梳理不同譯本中的內(nèi)容,用以對文中“自性空”的觀點進行論證。在此基礎(chǔ)之上,通過對般若學(xué)說在中土的流變的梳理明確《心經(jīng)》的思想基礎(chǔ)。本文將《心經(jīng)》整體的行文脈絡(luò)分為三個部分進行梳理,一、闡明五蘊皆空,空意味著色受想行識等客觀物質(zhì)是虛幻,因此感受色、受、想、行、識的眼、耳、鼻、舌、身等十八界亦是不真實的。二、十二因緣和苦、集、滅、道四諦亦空。三、無智亦無得即是智空和得空。依般若緣起性空思想證得前兩個方面五蘊、十二因緣、四諦等一切精神和物質(zhì)現(xiàn)象世界皆空。而反過來又對般若智自身亦進行了否定即修習(xí)修正所依據(jù)的“般若智”亦是空。在此基礎(chǔ)之上,從三個層次,層層遞進論證《心經(jīng)》所講述的“空”到底為何,如何準確地理解“空”。一,色空不異,故自性空!缎慕(jīng)》所講的“空”是無自性之空,色空相即不異也是從無自性基礎(chǔ)上說的。由于諸法因緣而起無自性,所以在肯定諸法無自性的同時,不否認緣起的有。二,色空相即,體一無二。性空假有,是指無自性主體的有,是“相”有,“自性無”。性空假有不否認相的差別,但是空無自性,因此空亦是“相”的本質(zhì),相有而不實即是假有。色與空互相依存,互為因果,色中見空,空中顯色,實乃一體一理。第三,色空相即不異,斷滅空、有偏見,取中道。最終,空的境界是非有非空言不可詮釋的無分別的性空境界!缎慕(jīng)》以獲得正智為首要任務(wù),以征得涅i夢鈧漳康。一切法无自芯壞烤`沓齜⒍貿(mào)齙謀厝喚峁親鈧賬讕蕕摹鞍閎糝恰幣嗍恰翱鍘。最,
本文編號:2604339
本文編號:26043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2604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