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改革對德意志近代早期國家構(gòu)建的影響
本文選題:德國 + 宗教改革��; 參考:《世界歷史》2013年06期
【摘要】:本文從帝國和邦國兩個層面,分別探討宗教改革運動對德意志近代早期國家構(gòu)建的影響。德意志帝國層面的國家構(gòu)建開始于15世紀中后期,在宗教改革運動爆發(fā)前已經(jīng)進行了一系列制度創(chuàng)建方面的嘗試,宗教改革運動的爆發(fā)及開展并沒有造成帝國層面上國家構(gòu)建的停滯,但卻使帝國層面上國家構(gòu)建的成長環(huán)境復雜化,從而延緩了國家構(gòu)建的進度。在領(lǐng)地邦國層面,宗教改革運動使邦國借機擴充自己的領(lǐng)地面積,擴大邦國的職能范圍,強化邦國臣民的國民意識,促進了邦君專制統(tǒng)治的建立。
[Abstract]: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influence of the religious reform movement on the early modern German state construction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empire and state. The state construction at the level of the German Empire began in the middle and late 15th century, and before the religious reform movement broke out, a series of attempts were made to establish the system. The outbreak and development of the religious reform movement did not lead to the stagnation of the national construction at the imperial level, but it complicated the growth environment of the national construction at the imperial level, thus delaying the progress of the national construction. At the level of territorial state, the religious reform movement made the state take advantage of the opportunity to expand its territory, expand the scope of its functions, strengthen th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of its subjects, and promote the establishment of despotic rule of the state monarch.
【作者單位】: 云南大學歷史系;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宗教改革時期德意志政治與社會轉(zhuǎn)型研究”(項目批號:11XSS006)的階段性成果 云南大學人文社科項目(項目批號:10YNUHSS046)的資助
【分類號】:K516;B911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錢金飛;;近代轉(zhuǎn)型中德意志王權(quán)的落后性[J];歷史教學(高校版);2008年04期
2 錢金飛;;宗教改革前期南德帝國城市與王權(quán)的結(jié)盟[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0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倪正春;;德國農(nóng)民戰(zhàn)爭條款與時代特點的悖論性[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8期
2 李中原;;中世紀羅馬法的變遷與共同法的形成[J];北大法律評論;2005年02期
3 李鳳章;張秀全;;土地所有權(quán)立法之反思:透過歷史的映照[J];北方法學;2009年02期
4 姜朋;;羅馬法的時空[J];北方法學;2010年03期
5 吐火加;;哈薩克族財產(chǎn)繼承制度考察[J];比較法研究;2012年01期
6 戴銀燕;吳海燕;;歐洲中世紀城市法律制度中的羅馬因素探析[J];上海城市管理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7 李娜;;兩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英國的對外政策及外交困境[J];創(chuàng)新;2008年04期
8 鐘云龍;;誰之民法典?——以德國的民法典編纂為例[J];研究生法學;2005年03期
9 李棟;;中世紀前期羅馬法在西歐的延續(xù)與復興[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1年05期
10 尹超;;德國法學教育在羅馬法繼受中的角色[J];中國法學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蘇彥新;近代西歐大陸私法的歷史基礎[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尹峻;國家與革命:黑格爾與馬克思關(guān)系的歷史性解答[D];吉林大學;2011年
3 張婧儀;論法律趨同[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4 謝慧;法源視野中的合同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5 苑書濤;請求權(quán)基本理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5年
6 張力;法人獨立財產(chǎn)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5年
7 曹險峰;人格、人格權(quán)與中國民法典[D];吉林大學;2005年
8 鄧修明;刑事判例機制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9 韓光明;不動產(chǎn)相鄰關(guān)系規(guī)則分析[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10 林新生;合同的形式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薄雪;嚴格責任與無過錯責任之比較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2 車紅敏;查理大帝的文化政策研究[D];遼寧大學;2011年
3 張歡;論西歐城市法及其民主因素[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4 柯貴福;諸神相爭時代的國家認同[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5 李奇東;法律與民族國家的建構(gòu)[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6 高仁珠;馬丁·路德與早期德意志宗教改革運動[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1年
7 鄒自平;富格爾家族商業(yè)活動考察[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8 袁毅超;英美法律教育與法律職業(yè)的比較研究——從歷史的角度[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9 艾陽;物權(quán)請求權(quán)制度確立基礎之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10 馬旭紅;自然人權(quán)利能力和行為能力關(guān)系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4條
1 王亞平;論中世紀德意志封建政體對社會制度轉(zhuǎn)型的制約[J];東北師大學報;1998年05期
2 郝明金;德國的皇權(quán)、諸侯與宗教改革[J];世界歷史;1987年06期
3 錢金飛;中古晚期德意志市民與皇權(quán)結(jié)盟新論[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4 馬克W,
本文編號:20594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2059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