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寫卷S.2702《凈名經(jīng)集解》卷背諸內(nèi)容之關聯(lián)性分析
本文關鍵詞:敦煌寫卷S.2702《凈名經(jīng)集解》卷背諸內(nèi)容之關聯(lián)性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敦煌寫卷 佛教俗講 同抄關聯(lián)
【摘要】:S.2702《凈名經(jīng)集解》抄卷是一個典型的講經(jīng)和俗講活動所用的"底本",卷中有些內(nèi)容看似偶然抄在一起,但從俗講特點以及講經(jīng)與俗講的關系等視角來看,它們之間都存在實際應用方面的相互關聯(lián),整個寫卷大致可以再現(xiàn)當時的講唱過程。
【作者單位】: 貴州師范大學文學院;
【關鍵詞】: 敦煌寫卷 佛教俗講 同抄關聯(lián)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西部項目“敦煌文學寫本文獻的原生態(tài)特點”(12XJC870001) 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敦煌文學寫本文獻研究”(13XTQ011)
【分類號】:B948;G256
【正文快照】: 典型的例子就是佛教講唱的“要略底本”。要略底本這一概念是由日本學者荒見泰史首先定義并專門研究的,指的是講唱藝人應用的材料匯總或講唱內(nèi)容的節(jié)略草稿[1]。不管是俗講還是僧講,佛教講經(jīng)、講唱都是一門臨場變通性很強的綜合性表演藝術。一個技藝高超的表演者是不會照本宣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沙武田;敦煌壁畫榜題寫本研究[J];敦煌研究;2004年03期
2 項楚;;從印度走進中國——敦煌變文中的帝釋[J];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譚代龍;;《南海寄歸內(nèi)法傳》“行初”考[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2 管欣;;中國佛教寺廟空間的意境塑造[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3 付長珍;宋儒境界的價值蘊涵[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4 陳玉峰;;潘金蓮:愛與欲的對峙與糾纏[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12期
5 許瀟;;論道安《阿毗曇序》中的幾個問題[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6 蘇雪痕,王蓮英;中國插花藝術研究[J];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1989年04期
7 李捷鵬;;于植元校點《林蘭香》補校[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05期
8 姚崇實;陶淑霞;;化政治為宗教 以宗教寓政治——避暑山莊周圍寺廟的啟示[J];河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9 向志柱;;話本研究的背景、問題與態(tài)勢[J];武陵學刊;2011年05期
10 王政林;;唐代河西走廊基督教傳播述論[J];昌吉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宣景宏;呂德國;王昭;;蘋果稱謂的探究和遼寧蘋果的栽培歷史[A];第四屆全國果樹種質(zhì)資源研究與開發(fā)利用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2 褚俊杰;;敦煌古藏文本《般若心經(jīng)》研究——同藏文大藏經(jīng)本、梵文本和漢文本的語詞比較[A];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三輯)[C];1991年
3 李雄飛;;北京大學圖書館館藏滿文古籍孤本著錄札記[A];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第七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4 王百歲;;唐代吐蕃高僧法成[A];絲綢之路民族古文字與文化學術討論會會議論文集[C];2005年
5 湯惠生;;神話中之昆侖山考述——昆侖山神話與薩滿教宇宙觀[A];2000年青海海峽兩岸昆侖文化考察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6 劉衛(wèi)林;;中唐詩境說與天臺宗的關系[A];中國詩歌研究動態(tài)(第四輯)[C];2008年
7 王永平;;論唐代的宮廷飲膳管理[A];飲食文化研究(2005年第3期)[C];2005年
8 呂冠軍;;唐五代書家楊凝式的家族與家學[A];《唐史論叢》第二十輯[C];201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師敏;圓仁的入唐求法及其對日本文化的影響[D];西北大學;2011年
2 阮氏玉華;越南語佛教詞語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3 姜濤;后秦佛教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4 李艷;唐代佛教史籍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5 李國臣;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諧思想”對中醫(yī)藥的滲透、影響與推動研究[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6 甘生統(tǒng);皎然詩學淵源考論[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7 曹瑞鋒;《云門匡真禪師廣錄》研究[D];上海大學;2011年
8 林沙歐;中國古代小說體敘事的歷時性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9 張鉉;佛經(jīng)音義三種引子部書考[D];浙江大學;2008年
10 郭迎暉;明代中后期宗教題材劇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媛;影響譯者翻譯策略選擇的因素[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吳玉冰;茶療養(yǎng)生的本質(zhì)及其成因[D];湖南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3 黃嘉敏;七月十五節(jié)俗與民間傳承[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4 徐彥峰;“權(quán)力的合理架構(gòu)”:論中國封建社會的君臣關系[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楊理治;佛性的沉浮[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6 徐巍;《清平山堂話本》副詞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7 羅臻輝;歷史文化地理視野下的清水祖師信仰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8 陳傳明;湖湘寺觀園林的空間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08年
9 焦媛媛;金代重彩壁畫顏料與施色技法的探索及復原臨摹實驗[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10 袁志偉;遼代華嚴思想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施萍亭;;敦煌隨筆之二[J];敦煌研究;1987年01期
2 白化文;變文和榜題——京洪字62號等幾個卷子中“榜題”的錄文及相關問題的討論[J];敦煌研究;1988年01期
3 白化文;;變文和榜題(續(xù))——京洪字62號等幾個卷子中“榜題”的錄文及相關問題的討論[J];敦煌研究;1988年03期
4 王惠民;《思益經(jīng)》及其在敦煌的流傳[J];敦煌研究;1997年01期
5 王惠民;《董保德功德記》與隋代敦煌崇教寺舍利塔[J];敦煌研究;1997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敦煌寫卷書法精選[J];書法之友;1996年01期
2 ;敦煌寫卷書法精選[J];書法之友;1996年02期
3 豁然;;《敦煌寫卷〈春秋經(jīng)傳集解〉校證》出版[J];敦煌研究;2006年03期
4 豁然;;《敦煌寫卷〈春秋經(jīng)傳集解〉異文研究》一書出版[J];敦煌研究;2008年04期
5 徐時儀;;敦煌寫卷佛經(jīng)音義俗字考探[J];藝術百家;2010年06期
6 秦樺林;;東洋文庫藏敦煌寫卷《唐人雜鈔》拾遺[J];敦煌研究;2012年03期
7 龔元華;;敦煌寫卷誤釋校讀札記[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13年03期
8 張秀清;;敦煌寫卷中的人名與斷代[J];黑龍江史志;2013年19期
9 陳國燦;對赤井南明堂藏二敦煌寫卷的鑒定[J];敦煌學輯刊;1994年02期
10 杜冰梅;王貴元;;敦煌寫卷《老子》研究綜述[J];蘭州學刊;2006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吳迪;趙麗明;;敦煌摹本,了結(jié)千古一字—《蘭亭集序》“怏”字考[A];絲綢之路民族古文字與文化學術討論會會議論文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秘書長 柴劍虹;《敦煌經(jīng)部文獻合集》評介[N];光明日報;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肖倩;敦煌寫卷中古俗字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年
2 項秉光;三種景教敦煌寫卷考釋[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3 龔元華;英藏敦煌社會歷史文獻釋文語言文字研究[D];廣西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0332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jlw/1033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