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歷史文化資源融入“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教學的探索
本文關鍵詞:陜西歷史文化資源融入“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教學的探索,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陜西歷史文化資源融入“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教學的探索
作者:楊鵬
來源:《黑龍江教育·高校研究與評估》2012年第10期
摘 要:合理利用地方歷史文化資源,有助于提高“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的教學質(zhì)量。陜西歷史遺存豐富,文化底蘊豐厚,教師可以根據(jù)“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課程體系,梳理可資利用的陜西歷史文化資源,將其融入于“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的教學之中。
關鍵詞:陜西歷史文化資源;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課堂教學;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107(2012)10-0027-02
自2006年起,“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以下簡稱“綱要”)作為大學生公共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全國高等院校普遍開設。因此,,“綱要”課程在現(xiàn)階段高校教學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何讓這門課成為大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畢生難忘的優(yōu)秀課程,是擺在所有從事近現(xiàn)代史教學的高校教師面前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1]。教師在“綱要”教學中適當?shù)剡\用地方歷史文化資源無疑是破解這一難題的有效途徑之一。陜西是中國歷史上十三朝古都的所在地,又是西北革命的重要陣地和中國革命的指揮中心,歷史遺存豐富,文化底蘊豐厚。如果讓“綱要”課程教學與陜西歷史文化資源相結(jié)合,既可推進教育方式形成多樣化,增加大學生學習“綱要”課的興趣;又可使陜西各高校師生建立鄉(xiāng)土感情和民族認同感,培養(yǎng)他們愛校、愛鄉(xiāng)、愛國的責任感。有鑒于此,我們有必要根據(jù)“綱要”課程體系,梳理可資利用的陜西歷史文化資源,并對其在教學中的運用進行相關探索。
一、挖掘可資引入“綱要”課教學的陜西歷史文化資源
“綱要”課程主要講授中國近代以來爭取民族獨立、實現(xiàn)人民解放的歷史。其目的是幫助學生了解國史、國情,使學生深刻領會“三個選擇”。按照這一教學目的,“綱要”課教師首先要學會從豐富多樣的陜西歷史文化資源中搜集整理出適合課堂教學的內(nèi)容,并通過自己的加工,以便在教學過程中得到充分利用。具體說來,可資引入的教學資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nèi)容。
(一)陜西古代文明之精華
陜西是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發(fā)祥地之一,早在110萬年前,陜西藍田的公王嶺一帶,就有人類活動生息,飲譽國內(nèi)外的西安半坡彩陶文化、軒轅黃帝的人文初創(chuàng)、后稷開啟的農(nóng)耕文明、倉頡創(chuàng)造的漢字、張騫發(fā)軔的絲綢之路、司馬遷獨領傳記史書之風騷,就是這片黃土地上的杰作。另外,由于陜西自古就是帝王建都之地,所以這里的文物遺跡十分豐富,古長
本文關鍵詞:陜西歷史文化資源融入“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教學的探索,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9276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92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