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文化特質(zhì)及其演變復(fù)雜性的再認識
[Abstract]:Qilu culture in pre-Qin period had unofficial orthodoxy, moral ideal of Chongde Shangren, and classical humanistic spirit. In Qin Dynasty, the culture of Qilu suffered a heavy blow. The rulers of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reversed the cultural line of the Qin Dynasty, and Qilu culture began to revive. The controversy of the ancient classics makes the Confucianism of Qilu acquire the mainstream cultural status in the academic circles. After Emperor Wu determined the cultural strategy of "ousting 100 schools and honoring Confucianism alone", Dong Zhongshu's hard work failed to achieve his wish. The influence of Confucianism has been enlarged, but the other connotations of Qilu culture have shrunk greatly. Since then, Confucianism in Qilu gradually broke away from its regional cultural nature and entered the central part of Chinese culture. There are four reasons: one is that Qilu culture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have isomorphism, the other is the popularization of Qilu culture, the strong implementation of feudal rulers in the past dynasties, and the form of inviting the main body and the auxiliary form of the Chinese cultural structure.
【作者單位】: 山東師范大學(xué)中文系!山東濟南 250014 山東師范大學(xué)中文系!山東濟南 250014
【分類號】:K203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啟謙;;齊魯文化之異同論綱[J];學(xué)術(shù)月刊;1987年10期
2 雷蕾;含蓄/深邃——談馬鷹的黑陶藝術(shù)[J];裝飾;1992年01期
3 華世挧;;論齊魯文化在西漢的地位及影響[J];云南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對外漢語教學(xué)與研究版);1992年05期
4 張岱年;;齊魯文化一翼——《墨學(xué)通論》評介[J];東岳論叢;1993年02期
5 丁原明;;墨學(xué)與齊魯文化[J];管子學(xué)刊;1993年02期
6 羅祖基;論齊魯文化研究中的意見分歧──答逄振鎬先生[J];安慶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1994年01期
7 劉蔚華;齊魯文化在現(xiàn)代化建設(shè)中的價值[J];發(fā)展論壇;1994年01期
8 全勝;封面介紹[J];山東文學(xué);1994年01期
9 郭墨蘭;齊魯文化發(fā)展論略[J];文史哲;1995年03期
10 榮昕;王學(xué)仲教授談繼承和發(fā)揚民族優(yōu)秀文化[J];東岳論叢;1995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9條
1 周桂鈿;;張載天論研究[A];“張載關(guān)學(xué)與實學(xué)”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2 李桂文;張巍;;齊魯傳統(tǒng)建筑文化特色研究[A];建筑與地域文化國際研討會暨中國建筑學(xué)會2001年學(xué)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1年
3 ;宗教研究所2002年科研成果[A];宗教與民族(第貳輯)[C];2003年
4 安作璋;唐志勇;;傅斯年與齊魯文化研究[A];“傅斯年與中國文化”國際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5 孫焱;馮建國;文學(xué)軍;;沂河源水景公園“人與城市”段建設(shè)初探[A];2005年度山東建筑學(xué)會優(yōu)秀論文集[C];2005年
6 張素琴;;中國婦女的典范——李清晨的文化性格與藝術(shù)風(fēng)格[A];世界漢詩協(xié)會2006年工作年會論文集[C];2006年
7 桑圣彤;;齊魯文化研究視野的新拓展——簡評《全真七子與齊魯文化》[A];宗教與民族(第四輯)[C];2006年
8 鞠華萍;;構(gòu)建和諧山東,打造文化強省——淺析基層文化館繼承齊魯優(yōu)秀文化對和諧山東建設(shè)的促進作用[A];2008山東省群眾文化學(xué)會論文集[C];2008年
9 張衛(wèi)東;;山東精神與齊魯文化[A];孔學(xué)研究(第五輯)——云南孔子學(xué)術(shù)研究會第五次學(xué)術(shù)研討會暨海峽兩岸第三次孔學(xué)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張小蘭;重視文化必須身體力行[N];中國文化報;2000年
2 本報記者 丁士 胡考緒 崔軍;面向未來的課題[N];經(jīng)濟日報;2000年
3 人民日報記者劉磊;旅游景點都爆滿 齊魯文化醉游客[N];人民日報;2000年
4 ;張文俊的山水畫[N];文藝報;2000年
5 ;從設(shè)計視角透視酒店的生命[N];中國旅游報;2002年
6 本報記者 潘衍習(xí);南通的魅力[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2年
7 記者 宋全政;將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納入國民教育[N];中國教育報;2003年
8 齊殿斌;陽剛之氣·民間智慧·現(xiàn)代意識[N];中國審計報;2003年
9 李忠民;濟南集中推介公益文化項目[N];中國文化報;2003年
10 王健;從地域視野中透析主流文化的生成與傳承[N];光明日報;2003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1條
1 石巖;中國北方先秦時期青銅鏃研究[D];吉林大學(xué);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沛;論李清照個性心理的復(fù)雜性[D];陜西師范大學(xué);2002年
2 劉香;“十七年”山東英雄主題小說的文化闡釋[D];山東師范大學(xué);2002年
3 于波;山東新生代小說家論[D];山東師范大學(xué);2003年
4 汪瑩;山東傳統(tǒng)箏樂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xué);2004年
5 易淑瓊;劉敏中詞研究[D];暨南大學(xué);2004年
6 劉洪強;齊魯文化視野下的《金瓶梅》[D];山東師范大學(xué);2006年
7 姜惠;關(guān)于武術(shù)流派形成因素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xué);2006年
8 王匯;試論先秦兩漢時期的泰山封禪活動[D];鄭州大學(xué);2006年
9 房鵬;牟氏莊園的地域建筑文化特性及現(xiàn)代啟示[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xué);2007年
10 陳麗珍;清代山東史學(xué)初探[D];山東大學(xué);2007年
本文編號:21382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138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