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原到邊疆:對典范中國史的反思
本文關鍵詞:從中原到邊疆:對典范中國史的反思
更多相關文章: 中國史 歷史研究者 華夏邊緣 中國民族史 反思性 remember 國族 “歷史” 人類生態(tài) 民族國家
【摘要】:正我們被自身的記憶支配,這是歷史研究者的老生常談之語,但它仍能深刻地說明"歷史"的現(xiàn)實意義。歷史記憶為我們塑造一個世界,并為我們在其間安排一種特定的身份認同與位置。我們被自身的記憶支配(we are what we remember),這是歷史研究者的老生常談之語,但它仍能深刻地說明"歷史"的現(xiàn)實意義。如蠶織繭,讓自己生活其間,我們也創(chuàng)作及相信"歷史",讓自己沉浸在"歷
【作者單位】: 臺灣"中研院"史語所;
【分類號】:K207
【正文快照】: 我們被自身的記憶支配(we are whatwe remember),這是歷史研究者的老生常談之語,但它仍能深刻地說明“歷史”的現(xiàn)實意義。如蠶織繭,讓自己生活其間,我們也創(chuàng)作及相信“歷史”,讓自己沉浸在“歷史”所建構的世界里。對周遭發(fā)生的事,我們或感到哀怒,或奮臂疾呼力爭,或拋頭顱、灑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王明珂;;建“民族”易,造“國民”難——如何觀看與了解邊疆[J];文化縱橫;2014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關凱;;內與外:民族區(qū)域自治實踐的中國語境[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01期
2 朱金春;;邊疆意象的形成與變遷:以主流敘事為中心的探討[J];北方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中國史[J];全國新書目;2001年05期
2 袁文偉;寬視域、新視角:敘事模式的突破與創(chuàng)新——評《二十世紀中國史》[J];上海黨史與黨建;2003年11期
3 ;中國史[J];全國新書目;2003年09期
4 中則;;英國著名中國史專家崔瑞德去世[J];國外社會科學;2006年04期
5 張弘;;金沖及縱論百年中國史[J];博覽群書;2009年12期
6 傅永新;;永遠開始的文化中國史[J];中國圖書評論;2010年02期
7 毛志成;;誰真讀懂了中國史?[J];中關村;2011年04期
8 高洪雷;;把民族團結的火炬舉得更高——《另一半中國史》創(chuàng)作淺談[J];泰山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9 亢飛;;費正清與柯文中國史觀比較[J];北京黨史;2013年06期
10 陳繼珉;;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中國史方面的科學研究在開展中[J];歷史研究;1954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張恒壽教授的《中國史哲論叢》即將出版[A];河北史學會通訊(1987)[C];1987年
2 f姝;應吉;;郭沫若主編《中國史稿》[A];郭沫若史學研究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92年
3 f姝;應吉;;郭沫若主編《中國史稿》[A];郭沫若研究(第十輯)[C];1992年
4 袁若寧;;曾國藩廉政文化初探[A];新時期反腐倡廉研究文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歷史所 宋家鈺;《中國史稿》的編撰始末[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7年
2 林淵 陳鑫;學者研討國學與中國史學科建設[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3 本報記者 張英 實習生 楊藝馨;《劍橋中國史》出版史[N];南方周末;2010年
4 劉德有;日本學者講談中國史[N];光明日報;2014年
5 文化部原副部長、中華日本學會名譽會長、中日關系史學會名譽會長 劉德有;日本學者眼中的中國史[N];經濟觀察報;2014年
6 宋超;《另一半中國史》引起廣泛關注[N];中煤地質報;2011年
7 四川大學教授 王東杰;一個中國,“多史”教育[N];南方周末;2011年
8 北京師范大學 李帆;高校中國史教材多樣化勢在必行[N];社會科學報;2014年
9 王淼;紙上博物館 看圖說歷史[N];中華讀書報;2009年
10 南旅;《劍橋插圖中國史》問世[N];中國圖書商報;200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劉瓊敏;香港初中國史教材近二十年變遷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17220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1172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