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政治學論文 >

從“忠君”到“為民”:中國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歷史鏡鑒

發(fā)布時間:2022-01-05 20:06
  中國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歷史悠久,內容豐富,體系完善,有著鮮明的時代特征:統(tǒng)治者越來越重視,措施也越來越完善,使思想政治教育成為中國歷代最基本的統(tǒng)治手段;以儒家思想及其禮儀規(guī)范(禮教)為核心內容,以儒家化的法律為保障,形成"禮法結合""以刑弼教"的基本模式;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并塑造著中國的政治文化傳統(tǒng)。中國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歷史經驗表明,在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高度統(tǒng)一的現(xiàn)代社會,思想政治教育應著眼于人的終身幸福和全面發(fā)展,培育公民良好的政治素養(yǎng)和社會人格,需要:踐行民主,完成從"忠君"向"為民"的現(xiàn)代轉向;開啟民智,實現(xiàn)從"臣民"到"公民"的轉變;關注民生,實現(xiàn)從"弱民"到"強民"的轉變。唯有如此,國家才能真正得到人民的擁護,政權才能永遠立于不敗之地,從而真正實現(xiàn)人的全面發(fā)展和社會的長治久安。 

【文章來源】:教育與教學研究. 2019,33(11)

【文章頁數】:12 頁

【文章目錄】:
一、研究的提出
二、“忠君”是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
    (一)統(tǒng)治者越來越重視,措施也越來越完善,使思想政治教育成為中國古代最基本的統(tǒng)治手段
    (二)以儒家忠君思想及其禮儀規(guī)范(禮教)為核心內容,以儒家化的法律為保障,形成“禮法結合”“以刑弼教”的基本模式
    (三)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并塑造著中國的“忠君”政治文化傳統(tǒng)
三、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忠君”的本質屬性及其影響
    (一)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屬性是培養(yǎng)忠于封建君主專制體制的人才
    (二)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某些方面有損于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
四、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歷史鏡鑒
    (一)踐行民主,實現(xiàn)從“忠君”到“為民”的轉變
    (二)開啟民智,實現(xiàn)從“臣民”到“公民”的轉變
    (三)關注民生,實現(xiàn)從“弱民”到“強民”的轉變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廓清與釋義[J]. 王淑芹,李文博.  思想理論教育導刊. 2018(08)
[2]中國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的回顧與前瞻[J]. 安麗梅.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7(03)
[3]中國古代思想道德教育內容方法及其現(xiàn)代借鑒[J]. 傅琳凱.  思想教育研究. 2011(04)
[4]中國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和現(xiàn)實啟示[J]. 李應龍.  岳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06(03)
[5]五四倫理革命與公民精神[J]. 高力克.  浙江社會科學. 1999(03)



本文編號:357099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357099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5aa8e***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