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里士多德法治思想及其對構(gòu)建我國國家治理理念的啟示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deep analysis of Aristotle's theory of rule of law, the author concludes his thought of rule of law as that the rule of law comes from human rationality and "evil" nature. The connotation of the rule of law is that the purpose of good law governance and rule of law is to limit power and form order. And discusses Aristotle's rule of law thought to construct our country to govern the idea the enlightenment.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分類號】:D091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武樹臣;亞里士多德法治思想探索[J];法學;1985年05期
2 楊軍;趙海濤;;韓非與亞里士多德法治思想之比較——兼論東西方法治觀念產(chǎn)生不同走向的緣由[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學琴;;日常生活的意識形態(tài)矩陣分析[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2 呂明,方羅來;法治是基本環(huán)境 德治是根本策略——統(tǒng)治階級意志實現(xiàn)的問題分析[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3 徐國棟;西方立法思想與立法史略(上)——以自由裁量與嚴格規(guī)則的消長為線索[J];比較法研究;1992年01期
4 陳紅;;誠信原則與自由裁量權(quán)[J];福建法學;1997年02期
5 王岳;;論醫(yī)療正義[J];法律與醫(yī)學雜志;2007年02期
6 高銘暄;王劍波;;我國證券犯罪立法的本土化與國際化思辨[J];法學家;2008年01期
7 張穎;;指向個人自由:“公共利益”的原理辨析[J];西北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8 謝維雁;;憲政平衡理論的古代淵源——古希臘平衡政體思想引論[J];光華法學;2007年00期
9 鐘洪亮;;政府社會保障責任的核心價值觀與構(gòu)成理據(jù)研究[J];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2年03期
10 胡金嬋;;從《夫妻那些事》看現(xiàn)代女性的出路[J];電影文學;2013年06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于蘭軍;張學強;陳棟;;關(guān)于當前城鎮(zhèn)化中幾個問題的思考——基于相關(guān)文獻的梳理[A];‘城鄉(xiāng)治理與規(guī)劃改革——2014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13 區(qū)域規(guī)劃與城市經(jīng)濟)[C];2014年
2 段立章;;民間組織在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中的價值初探[A];1983-2012學會雜志論文選[C];2013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達安;超越工作至上的世界[D];吉林大學;2011年
2 陳福祥;公共性職業(yè)教育培訓的有效供給[D];西南大學;2011年
3 張君平;西方近代以來“法權(quán)人格”理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4 王愛榮;論辛亥革命與中國近代文學的關(guān)系[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5 譚承友;稅收權(quán)力論綱[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6 李宏;基于國民財富損失控制的自然災(zāi)害防災(zāi)減災(zāi)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7 徐志國;休謨政治思想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8 吳浩;商法原則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9 李玄;中國業(yè)主維權(quán)運動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10 魏和軍;和諧法治論綱[D];吉林大學;201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章?lián)];地方立法后評估制度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2 趙素;對我國取消強制婚檢的倫理思考[D];昆明理工大學;2010年
3 王迎新;“奧林匹斯山的圣火”[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楊燕青;轉(zhuǎn)型期我國宗教性群體事件的成因分析及政府處置策略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5 宋文婧;論國際私法的人類共同利益原則[D];大連海事大學;2011年
6 黃瀟;再分配、承認與代表權(quán)——弗雷澤正義理論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7 易波;性偽相分與凡圣異同[D];蘭州大學;2011年
8 田政;當代法治文化研究[D];淮北師范大學;2011年
9 李天驥;盧梭政府形式思想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10 陳羅蘭;危險行為的犯罪化條件[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肖順昌;先秦法治思想形成和發(fā)展的社會歷史原因[J];邵陽學院學報;2002年S1期
2 林建華;觀察派法治思想研究[J];行政與法;2002年07期
3 石經(jīng)海;;曹操法治思想論析[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4 謝凡壽,劉麗文;論十六大報告的法治思想[J];兵團黨校學報;2003年05期
5 賈孔會;梁啟超法治思想論析[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6 陳洪友;與時俱進的鄧小平法治思想[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7 張德廣;鄧小平法治思想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基因[J];社科縱橫;2004年04期
8 陳振錕;鄧小平法治思想的內(nèi)涵與特征[J];福州黨校學報;2004年04期
9 管偉;法家法治思想的源與流[J];泰山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職工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10 欒嚴峰;孫放;;試論孫中山的法治思想[J];理論界;2005年10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趙銳;李艷馨;;董必武法治思想述要[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輯)[C];2005年
2 邱萍;;董必武執(zhí)政法治思想初論[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輯)[C];2006年
3 張順革;;民主法治在構(gòu)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學董必武民主法治思想[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輯)[C];2008年
4 鄧t@;;聆聽法治前行的誨音——歷久彌新的董必武法治思想[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輯)[C];2008年
5 王華梅;;和諧社會的法治思想奠基人——董必武法治思想學習體會[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輯)[C];2008年
6 田莉姝;;鄧小平法治思想研究[A];貴州省2004年憲法學年會論文集[C];2004年
7 劉瑞川;;董必武民主法治思想與中國百年轉(zhuǎn)型[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十一輯·上冊)[C];2011年
8 余昌海;;董必武法治思想形成過程探討[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十一輯·上冊)[C];2011年
9 米健;;依法治國 依法治政——董必武法治思想札記[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一輯)[C];2001年
10 張華;;弘揚董必武法治思想,推進依法治國方略的實現(xiàn)[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輯)[C];2005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楊彥華 李丹丹;兩岸四地專家學者 探討孫中山法治思想[N];中山日報;2012年
2 記者 張躍 通訊員 關(guān)鎮(zhèn)崗 楊健;廣東研討孫中山法治思想[N];團結(jié)報;2010年
3 記者 黃婉媛 通訊員 程金華;全國專家學者聚中山研討孫中山法治思想[N];中山日報;2010年
4 記者 黃標;多角度研討偉人法治思想[N];中山日報;2011年
5 何濤;我國古代法治思想及其啟示[N];吉林日報;2009年
6 中國法學會黨組成員、副會長 學術(shù)委員會主任 張文顯;鄧小平民主法治思想永放光芒[N];法制日報;2014年
7 新華日報評論部 顧德寧;法治社會應(yīng)追求“法情允諧”[N];江蘇法制報;2011年
8 趙 毅;中國古代的法治思想及其對后世的影響[N];大眾科技報;2005年
9 市委黨校 趙圣熠;中國古代法治思想及其現(xiàn)代意義[N];營口日報;2009年
10 吳英亮 淄博市公安局臨淄分局局長;吸收管仲法治思想營養(yǎng) 增強執(zhí)法公信力[N];人民公安報;2014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陳根強;江澤民法治思想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2 于洪;柯克法治思想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亞娥;法家法治思想的現(xiàn)代價值及其評價[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
2 殷金;江澤民對馬克思主義法治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研究[D];山西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3 隋學良;新中國第一代領(lǐng)導(dǎo)集體法治思想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1年
4 李寧;近代中國的法治思想與政治秩序的互動[D];陜西師范大學;2002年
5 胡春麗;賈誼法治思想研究[D];鄭州大學;2007年
6 陶建新;一種文化的選擇——論梁啟超的法治思想[D];西南政法大學;2004年
7 陳發(fā)良;梁啟超法治思想研究[D];湘潭大學;2007年
8 殷志斌;鄧小平法治思想及其新發(fā)展[D];江西師范大學;2011年
9 李淑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思想的形成與發(fā)展[D];蘭州商學院;2011年
10 謝文伍;韓非子法治思想研究及其當代價值[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2982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2298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