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杖聽江聲”——我與伯林
[Abstract]:Based on the identity and presence of a Chinese political philosophy practitioner,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s academic translation and writing and Berlin's thoughts. In addition to documenting in a realistic manner certain links and fragments of the debate over ideas and ideas in mainland China since the Chinese political philosophy was restarted, He hopes to expound the author's own understanding of the potential of Berlin's thoughts in a way called "the six Classics"; the author hopes not only to reconstruct the genealogy of contemporary political philosophy through this interpretation, Moreover, I hope to restore to some extent the relevance of Berlin's thought to the Chinese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then to respond to the most divisive issue of "the ancient and the modern", which is the most divisive issue in Chinese and Western political philosophy, in this new horizon.
【作者單位】: 浙江大學哲學系;
【分類號】:D09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露霞;;論伯林的價值多元主義[J];社科縱橫(新理論版);2008年02期
2 G.索爾曼 ,江小平;哈耶克:使自由主義復興的人[J];國外社會科學;1989年06期
3 劉化軍;李紅專;;“第三條道路”與社群主義政治哲學思想之比較研究[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4 賈丹;;平等理論研究的情境語義學分析[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5 崔宜明;;自由主義與20世紀中國社會思潮研究[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6 張銀銀;王坤;;論改革開放三十年來自由主義的價值關懷[J];學理論;2010年12期
7 馬千里;40年代政治自由主義在中國[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01期
8 姚大志;自由主義的兩個教條——評羅爾斯與諾奇克的爭論[J];哲學研究;1996年09期
9 朱意秋,鄭敬高;強者的邏輯——關于哈耶克自由主義的讀書瑣記[J];東方論壇;1999年04期
10 謝泳;我們有沒有自由主義傳統(tǒng)?[J];書屋;1999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汪行福;;現(xiàn)代性與民主——批判理論的自由主義轉向[A];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第三輯)[C];2002年
2 鄒小站;;自由主義若干思想觀念的早期輸入[A];中國近代史上的自由主義——“自由主義與近代中國(1840~1949)”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3 姚大志;;哈貝馬斯的程序主義[A];第五屆馬克思哲學論壇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形態(tài)研究會議論文集(下)[C];2005年
4 劉貴福;;論五四時期錢玄同的自由主義思想[A];中國近代史上的自由主義——“自由主義與近代中國(1840~1949)”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5 劉軍;姚成龍;;施米特對于公民教育的啟示[A];21世紀中國公民教育的機遇與挑戰(zhàn)——兩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6 李春成;;功利主義與自由主義的交鋒:解讀“仇和式治理”之爭[A];中國的立場 現(xiàn)代化與社會主義: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文集(2009年度)青年學者文集[C];2009年
7 李炳爍;;超越古典共和主義與自由主義——協(xié)商性民主與合法性重建[A];2006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學術大會論文集(下)[C];2006年
8 熊光清;;自由主義民主與社會主義民主之比較分析[A];科學發(fā)展:文化軟實力與民族復興——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論文集(下卷)[C];2009年
9 張秀雄;;審議民主與公民意識[A];公民意識研究[C];2008年
10 維爾默;王鳳才;;人權與民主[A];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7)[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譚彥德;“沒有幻覺的自由主義”[N];中國圖書商報;2006年
2 劉春;理性的先聲[N];學習時報;2003年
3 馬克·里拉 翻譯 劉擎;“反動”的概念[N];文匯報;2010年
4 莊俊舉/摘譯;解讀自由主義[N];社會科學報;2004年
5 霍偉岸(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美德抑或權利?[N];中國圖書商報;2008年
6 林毅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民主神話的幻滅與新生[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7 南京曉莊學院副教授 邵建;自由主義不止是政治哲學[N];東方早報;2008年
8 熊芳亮;西方自由主義天平之上的“民族”與“國家”[N];中國民族報;2009年
9 哈佛大學經(jīng)濟學教授 EDWARD L GLAESER 編譯 嚴珂;監(jiān)管是必須的[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10年
10 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雷頤;“生而平等”的意義[N];經(jīng)濟觀察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曹文宏;伯林自由主義政治思想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2 劉宏斌;認真對待平等[D];復旦大學;2004年
3 馬建紅;人權派人權思想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4 林奇富;近代社會契約論的歷史與邏輯[D];吉林大學;2007年
5 肖克;當代西方保守主義民主政治理念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6 徐清飛;羅爾斯正義理論的發(fā)展[D];吉林大學;2008年
7 李燦;民主的命運:專制抑或自由[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8 馬德普;普遍主義的貧困[D];天津師范大學;2002年
9 袁柏順;尋求權威與自由的平衡[D];天津師范大學;2002年
10 劉永紅;政治自由主義發(fā)展的邏輯[D];中國人民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佘天澤;狐貍的執(zhí)著:價值多元論與自由主義的關系[D];浙江大學;2010年
2 邢華平;自由為本 權利至上[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3 楊景志;理性與自由—斯賓諾莎自由主義政治思想研究[D];河南大學;2007年
4 楊陽;哈耶克自由觀評述[D];中共中央黨校;2009年
5 張宇;“反諷”式的自由[D];山西大學;2006年
6 韓磊;試評密爾的自由思想[D];中共中央黨校;2007年
7 湯元軍;民族主義視野中的政治概念[D];揚州大學;2007年
8 高莉;中國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的人權理論及其歷史定位[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6年
9 李偉蘭;哈耶克內(nèi)在規(guī)則理論的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8年
10 衛(wèi)春燕;羅爾斯的自由平等觀[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2143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2214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