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該忽略的“邊緣”——普蘭查斯“新小資產階級”論及其當代啟示探微
本文選題:普蘭查斯 + 新小資產階級; 參考:《天府新論》2014年05期
【摘要】:普蘭查斯對西方發(fā)達國家的"新小資產階級"這個被"正統(tǒng)"左翼陣營長期忽略的"邊緣"群體進行了系統(tǒng)的分析:界定了這一階級的主要成分,概括了其階級特征,并提出了工人階級與"新小資產階級"聯(lián)合的政治主張。普蘭查斯的"新小資產階級"論盡管有著一定的局限,但它對理性判斷西方國家的社會主義革命形勢與前景、壯大反資本主義陣營具有值得借鑒之處,對正確認識和對待我國的新社會階層也極具現(xiàn)實意義。
[Abstract]:Prancas made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neo-petty bourgeoisie" of the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a "marginal" group which had long been neglected by the "orthodox" left-wing camp: it defined 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is class and summarized its class characteristics. And put forward the political proposition that the working class and "new petty bourgeoisie" unite. Although Prancas'"New Peasy-bourgeoisie" theory has some limitations, it is worthy of reference to rationally judge the socialist revolutionary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in western countries and to strengthen the anti-capitalist camp. Correct understanding and treatment of our new social stratum is also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中共福建省委黨校;福建行政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西方左翼學者的馬克思主義觀研究》(編號:12JJD710003)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D01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喬貴平;呂建明;;激進的多元民主觀——墨菲對自由主義民主觀的批判及建構[J];重慶社會科學;2007年09期
2 馮旺舟;;斷裂·擴展·互動:新中國政治的解讀──兼評米斯拉的《從后毛主義到后馬克思主義》[J];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3 沈朝華;;后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理論研究——對恩斯特·拉克勞和查特爾·墨菲意識形態(tài)理論的探究[J];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4 姜霽青;;普蘭查斯“多元決定”視角下的“新小資產階級”論批判[J];湖北社會科學;2014年02期
5 高信奇;;當馬克思遇到盧梭——兩者“自由”論題的相似性分析[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6 屈婷;;論艾倫·伍德對資本主義民主的批判[J];理論與現(xiàn)代化;2012年03期
7 糜海波;;馬爾庫塞:技術資本主義批判[J];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010年01期
8 孫亮;;馬克思階級概念闡釋根基的轉換與誤讀——對階級概念純粹政治化理解的流行觀點批判[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5期
9 孟祥科;;景觀政治:當代西方政治現(xiàn)象批判[J];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12年11期
10 田世錠;;英美馬克思主義的新帝國主義思想——基于內在關系辯證法的考量[J];科學社會主義;2013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蕭衡鍾;;中國大陸于社會轉型期的戶籍改革——管理、制度與治理[A];2011城市國際化論壇——全球化進程中的大都市治理(論文集)[C];2011年
2 李青宜;;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研究與世界社會主義[A];“后國際金融危機時代的世界社會主義”學術研討會暨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3 蕭衡鍾;;論[唯物史觀]研究途徑的方法論及其當代中國大陸發(fā)展實踐[A];實踐哲學的使命——首屆“漢語學界實踐哲學論壇”發(fā)言文稿[C];2011年
4 蕭衡鍾;;全球化理論與國家角色[A];第六屆珞珈國是論壇論文集[C];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楊郁卉;政治實踐與思想干預[D];南開大學;2010年
2 陳聚芳;中國共產黨社會發(fā)展理論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3 姜海波;青年馬克思的生產力概念[D];黑龍江大學;2011年
4 談立玲;阿爾都塞的政治哲學研究[D];武漢大學;2011年
5 周丹;現(xiàn)代性的資本批判[D];吉林大學;2012年
6 溫曉春;資本、生態(tài)與自由:安德烈·高茲生態(tài)馬克思主義思想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7 梁飛;高茲生態(tài)政治思想研究[D];山東大學;2013年
8 白云龍;基于經濟權力結構視角的包容性增長研究[D];南開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昊東;論人的異化與社會發(fā)展[D];延安大學;2011年
2 王永華;馬舍雷文學生產理論研究[D];山西大學;2011年
3 王小影;高茲的“生態(tài)學馬克思主義”思想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1年
4 劉喜英;阿爾都塞的馬克思主義觀[D];河南大學;2009年
5 葉登耀;高茲生態(tài)社會主義思想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6 段曉民;艾倫·伍德的社會變革主體理論探析[D];山西大學;2009年
7 胡玉梅;論資本主義與正義[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8 盛千;當代主要共產主義政黨對社會主義的認識和探索[D];成都理工大學;2010年
9 于濤;剎那間人性的狂歡[D];西南政法大學;2012年
10 鄭洪艷;論高茲的勞動觀[D];福建師范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0656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2065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