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觀應救國思想的形成及對近代青年的啟迪
本文選題:鄭觀應 + 改良思想; 參考:《蘭臺世界》2013年33期
【摘要】:在充滿屈辱的中國近代史上,涌現(xiàn)出了一大批勇于探索的救國志士,鄭觀應就是其中主張商戰(zhàn)救國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啟發(fā)了康有為、光緒帝、孫中山以及毛澤東等諸多革命人士,對中國近代社會產(chǎn)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
[Abstract]:In the humiliating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a large number of national saviors have emerged who have the courage to explore. Zheng Guanying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figures who advocate commercial warfare to save the country. His thoughts inspired Kang Youwei and Emperor . Sun Zhongshan and Mao Zedong and so on many revolutionaries, has had the inestimable influence to the Chinese modern society.
【作者單位】: 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
【分類號】:D092;K25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夏東元;;論鄭觀應的一身四任——再論鄭觀應[J];學術月刊;1979年08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倪俊明;鄭觀應研究綜述[J];文史哲;2003年0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陳建文;鄭觀應思想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2 蒲創(chuàng)國;在傳統(tǒng)與近代之間[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3 周商;輪船招商局物流經(jīng)營研究(1873-1903)[D];蘇州大學;2009年
4 王志凱;鄭觀應思想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8年
5 郭文菁;同治中興與明治維新的領導集團比較(1862-1875年)[D];吉林大學;2012年
6 游江海;鄭觀應經(jīng)濟思想研究[D];湘潭大學;2012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麥淑萍;重溫《盛世危言》 重振信用中國[J];嶺南文史;2002年03期
2 費成康;《盛世危言》版本考[J];嶺南文史;2002年03期
3 ;有關鄭觀應及《盛世危言》史料一則[J];歷史檔案;2002年04期
4 張華騰;談談鄭觀應的商戰(zhàn)思想[J];殷都學刊;1983年04期
5 高華;鄭觀應對中國政治現(xiàn)代化的建言[J];社會科學研究;2004年03期
6 孫少艾;試論鄭觀應的經(jīng)濟思想[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04期
7 耿敬;試論鄭觀應的保險思想[J];保險職業(yè)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8 熊命輝;論鄭觀應的國際法思想[J];株洲工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9 培蘭;鄭觀應論設議院[J];歷史教學;1994年09期
10 梁桂全;鄭觀應誕辰160周年學術研討會致詞[J];嶺南文史;2002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夏輝映;;試析鄭觀應的道器論及其教育主張[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2 丁鳳麟;;論鄭觀應和薛福成思想的“相與呼應”[A];近代中國(第十三輯)[C];2003年
3 鈴木智夫;池步洲;丁日初;;上海機器織布局的創(chuàng)設過程[A];近代中國(第五輯)[C];1995年
4 王爾敏;;經(jīng)元善之身世與思想及其上書;收械溄(jīng)過[A];近代中國(第十五輯)[C];2005年
5 王法周;;早期改良派民權思想的演變[A];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術論壇2001年卷[C];2001年
6 陶嘉;;晚清進步知識分子的女子教育觀述略[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3)——中國性別教育史研究(含女子教育等)[C];2009年
7 嚴立賢;;從洋務運動的官商矛盾看中國近代早期兩種現(xiàn)代化模式的濫觴[A];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術論壇2000年卷[C];2000年
8 左玉河;;從“四部之學”到“七科之學”——晚清學術分科問題的綜合考察[A];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術論壇2000年卷[C];2000年
9 金林祥;;試論清末書院改革[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10 夏東元;;論盛宣懷[A];紀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中)[C];198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張學勤;世博夢想,向前推進13年[N];浙江日報;2010年
2 劉開文;澳門郵品中的鄭觀應[N];中國郵政報;2004年
3 胡波;鄭觀應與中國近代化[N];光明日報;2002年
4 本報記者 楊彥華 張玉秋 付希華;打好“鄭觀應牌”念好旅游經(jīng)[N];中山日報;2010年
5 記者 楊彥華 張玉秋;鄭觀應故居前將立全身銅像[N];中山日報;2011年
6 觀潮;鄭觀應的《盛世危言》[N];中山日報;2008年
7 羅俊 張保淑 朱凱 鄭紅深;往事不如煙百年追夢人[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9年
8 本報記者 趙偉邋實習生 羅婕;鄭觀應:中國現(xiàn)代化的先驅(qū)[N];中山日報;2008年
9 荊墨;書香伴我游世博[N];人民政協(xié)報;2010年
10 李開周;窮人的信用[N];上海證券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邵建;鄭觀應社會關系網(wǎng)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2 苗宏慧;近代企業(yè)家群體與政治思潮嬗變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3 葛群;鄭觀應商戰(zhàn)思想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2年
4 線文;晚清重商思想研究[D];西北大學;2008年
5 孫藜;“飛線”苦馳“萬里天”:晚清電報及其傳播觀念(1860-1911)[D];復旦大學;2006年
6 蔡永明;清末司法改革的社會考察[D];廈門大學;2007年
7 路鵬程;晚清言論自由思想的肇始與演變(1833-1911)[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8 李青;綜論洋務派的法律思想與實踐[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9 馮江峰;清末民初人權思想的肇始與嬗變[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10 吳永;晚清洋務派政治思想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游江海;鄭觀應經(jīng)濟思想研究[D];湘潭大學;2012年
2 盧偉;鄭觀應道教思想研究[D];安徽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3 陳曉敏;論鄭觀應“商戰(zhàn)”倫理思想[D];西南大學;2011年
4 劉亮堅;論鄭觀應的筆記體小說——《陶齋志果》[D];暨南大學;2002年
5 冀海銀;鄭觀應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大學;2004年
6 劉岐梅;晚清改良思想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1年
7 朱作鑫;鄭觀應的法律思想[D];華東政法學院;2006年
8 李銳;試析鄭觀應的海防思想[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9 陳建文;鄭觀應思想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10 高寅城;鄭觀應荒政思想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7919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1791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