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政治學論文 >

后民族國家時代的認同建構——哈貝馬斯的憲法愛國主義新探

發(fā)布時間:2018-03-25 20:28

  本文選題:后民族國家 切入點:民族認同 出處:《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04期


【摘要】:多民族國家如何整合內部各民族,并提供一種超越狹隘民族認同的社會團結紐帶,這不僅是多民族國家面臨的現(xiàn)實政治問題,也是學術界關注的理論課題。哈貝馬斯以歐盟政治實踐經驗為基礎,提出了一種所謂"憲法愛國主義"的政治理論。在哈貝馬斯看來,現(xiàn)代國家已經是后民族主義時代的國家,故而,前現(xiàn)代色彩濃郁的民族認同已經不能適應現(xiàn)代國家發(fā)展的需要。因此,基于一種自由民主國家政治實踐基礎上的政治文化將為現(xiàn)代國家提供一種社會團結的紐帶,取代民族認同的地位和功能。
[Abstract]:How to integrate various ethnic groups in a multi-ethnic country and provide a link of social solidarity that transcends narrow national identity is not only a realistic political problem facing a multi-ethnic country. Habermas has put forward a kind of political theory called "constitutional patriotism" on the basis of EU political practice experience. In Habermas's view, the modern country is already a post-nationalist country. Therefore, the pre-modern national identity can no longer meet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country. Therefore, the political culture based on the political practice of a free and democratic country will provide a link of social solidarity for the modern country. To replace the status and func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作者單位】: 貴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政治學系;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多民族背景下的現(xiàn)代國家建構理論研究”(項目編號:12CMZ001)
【分類號】:D03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任劍濤;政治的認知方式——政治現(xiàn)象描述與政治精神省察[J];東方論壇;1998年02期

2 周毅之;近代以來西方民族國家合理性論證的范式流變——一個政治生活主題變遷所決定的過程[J];江海學刊;2004年03期

3 李建軍;想象的共同體——孫中山的“民族國家”理論與實踐[J];番禺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4 邢曉紅;;論代議制的產生原因及運行條件[J];山東行政學院.山東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S2期

5 沈洪成;;虛擬社區(qū)中的權力運作——兼論其對民族國家構成的挑戰(zhàn)[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6 張友國;;民族國家:理論與現(xiàn)實[J];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7 顧怡;;全球化與民族國家能力的嬗變[J];中外企業(yè)家;2010年08期

8 馮新舟;何自力;;全球化背景下馬克思主義國家理論的新議題——兼論民族國家的歷史命運[J];教學與研究;2010年10期

9 丁家龍;;戰(zhàn)爭與國家:查爾斯·蒂利國家形成理論的簡單述評[J];經濟研究導刊;2011年04期

10 弗雷德里克·C·特納,亞歷杭德羅·L·科爾巴喬,陳思;國家的新角色[J];國際社會科學雜志(中文版);2001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弗里德里克·詹姆遜;劉春榮;;全球化與政治策略[A];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第二輯)[C];2001年

2 暨愛民;;自由主義的民族主義:理論內涵與整體邏輯[A];中國近代史上的自由主義——“自由主義與近代中國(1840~1949)”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3 柴杰;;后發(fā)外生型現(xiàn)代化國家的現(xiàn)代化和民族主義關系探悉[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哲學·歷史·人文學科卷)[C];2007年

4 特里·伊格爾頓;袁新;;健忘的政治學[A];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7)[C];2009年

5 竇春芳;苗體君;;經濟不發(fā)達國家推進民主進程的障礙是什么[A];學習“十六大精神”哲學思考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6 李俊卿;;全球化視野下的公民意識內涵探究[A];公民意識研究[C];2008年

7 西拉·本哈比;許f3寧;;世界公民體制與民主——從康德到哈貝馬斯[A];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評論(8)[C];2010年

8 彭學農;;對《帝國》的批判性分析——評哈特和奈格里的《帝國——全球化的政治秩序》[A];當代視野下的馬克思主義——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四屆學術年會文集(2006年度)(馬克思主義研究學科卷)[C];2006年

9 佟玉華;;經濟全球化視域下的人類社會發(fā)展趨向[A];“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前沿和熱點問題”學術研討會暨2007年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專業(yè)委員會年會論文集[C];2007年

10 陳第華;;公共危機治理中公民精神的價值與化育[A];公民意識研究[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王建娥;移民問題對民族國家觀念及制度的挑戰(zhàn)[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4年

2 俞可平;經濟全球化與國家主權[N];學習時報;2004年

3 蕢鶯春;全球化的幻覺[N];經濟觀察報;2003年

4 陳峗;行進在中國特色之路上的中國思想[N];科學導報;2009年

5 中山大學 郭忠華;民族國家理論的悖論性發(fā)展[N];社會科學報;2010年

6 湖南大學岳麓書院 龔鵬;中國近代啟蒙思潮的時代特征[N];光明日報;2009年

7 俞可平;當代西方政治理論的熱點問題(上)[N];學習時報;2002年

8 本報特約記者 吳冠軍;“9·11”周年祭:諾亞方舟駛向何方?[N];社會科學報;2002年

9 趙景來(作者單位: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研究室);謹慎解讀“全球治理”的可能性[N];社會科學報;2002年

10 王建娥;多民族國家內的族際關系和政治建構[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裴自余;國民國家與民族國家的融合:中國思想脈絡中的張君勱之國家觀念研究(1919-1938)[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2 李保國;馬克思主義視域中的當代中國民族主義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2年

3 劉增明;敵友政治觀[D];吉林大學;2009年

4 敖福軍;梁啟超民族國家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5 左宏愿;現(xiàn)代國家構建中的族群沖突與制度調控研究[D];南開大學;2013年

6 張國平;當代政治認同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7 唐靜;梁啟超憲政思想研究[D];南開大學;2013年

8 楊席珍;資本主義擴張路徑下的殖民傳播[D];浙江大學;2010年

9 曹亞斌;論全球性國家的構建[D];中國政法大學;2013年

10 陳秀娟;多維視野中的當代西方世界主義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岳橋青;全球化背景下國家職能的嬗變[D];中南民族大學;2011年

2 吳能武;后民族結構與世界公民社會[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3 貢太雷;民族國家的政治秩序與自由[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4 李廣臣;傅斯年政治思想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5 李媛媛;近現(xiàn)代中國國家問題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6 雷艷;從“民族國家”到“公民國家”[D];西南大學;2009年

7 歐陽景根;政治發(fā)展理論的序列觀評析[D];中國人民大學;1999年

8 楊勇;哈貝馬斯話語民主的價值與缺失[D];黑龍江大學;2006年

9 黃徐強;民族國家、抗爭政治與民主化:蒂利政治理論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3年

10 呂琦;現(xiàn)代性下的極權主義[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

本文編號:166476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166476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1d7f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