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政治學論文 >

董仲舒政治哲學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3-24 16:41

  本文選題:儒家思想 切入點:董仲舒 出處:《湖北大學》2012年碩士論文


【摘要】:今天我們要研究中國哲學思想、研究中國政治哲學,都需要研究儒家思想這個重要的派別。而研究儒家政治哲學思想,其中董仲舒政治哲學是非常重要的內(nèi)容。他的哲學思想尤其是他的政治哲學、政治理論實踐都深刻影響著中國社會歷史的發(fā)展。他系統(tǒng)總結了秦漢前的中國傳統(tǒng)思想,對儒家思想進行了新的闡釋和發(fā)展,被稱之為漢代新儒家之一。在他的極力倡導下,漢武帝開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政治思想的主導地位開始確立。為了滿足統(tǒng)治者的需要,董仲舒在批判地吸收先秦至漢初的各門各派思想的基礎上,設計了一套比較系統(tǒng)和完善的政治哲學體系,為封建統(tǒng)治者的統(tǒng)治提供理論基礎。本文試著分析董仲舒政治哲學的思想來源,梳理其政治理論體系的重要內(nèi)容,闡述了董仲舒政治哲學思想的歷史影響及其現(xiàn)代價值。
[Abstract]:Today, if we want to study Chinese philosophy and Chinese political philosophy, we need to study Confucianism, an important school of thought, and to study Confucian political philosophy, Among them, Dong Zhongshu's political philosophy is very important. His philosophy, especially his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his political theory and practice have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ociety and history. A new interpret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ism was described as one of the Neo-Confucianists in the Han Dynasty. Under his vigorous advocacy, Emperor Wu of the Han Dynasty began to "depose hundreds of schools,"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rulers, Dong Zhongshu critically absorbed the various schools of thought from the pre-Qin to the early Han Dynasty. A set of relatively systematic and perfect political philosophy system is designed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rule of feudal rulers.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ideological sources of Dong Zhongshu's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comb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his political theoretical system.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historical influence and modern value of Dong Zhongshu's political philosophy.
【學位授予單位】:湖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D0;B234.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潤杰;德治中國的重要歷史資源——董仲舒德治政治的對策發(fā)微[J];滄桑;2005年04期

2 孫洪濤;董仲舒政治思想管窺[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04期

3 張文英;;董仲舒對德治思想的發(fā)展與改造[J];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4 畢明良;;“王承天意以成民之性為任”——試析董仲舒的政治思想[J];衡水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5 李世友;董仲舒政治思想的歷史進步性探析[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5期

6 李玉潔;董仲舒的德治思想[J];孔子研究;2002年03期

7 鄒新;;董仲舒的“德主刑輔”思想初探[J];求實;2006年S1期

8 張榮明;論董仲舒的政治神學[J];天津社會科學;2003年04期

9 劉志敏;董仲舒“德治”思想與現(xiàn)代化建設[J];社會科學論壇;1997年05期

10 林中堅;論董仲舒的“禮治”思想[J];學術研究;2004年0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劉國民;董仲舒的經(jīng)學詮釋及天的哲學[D];首都師范大學;2003年

2 崔濤;董仲舒政治哲學發(fā)微[D];浙江大學;2004年

3 聶春華;董仲舒美學思想研究[D];武漢大學;2008年

4 張文英;董仲舒政治哲學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5 馬國華;孔子與董仲舒?zhèn)惱硭枷氡容^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6 孫秀偉;董仲舒“天人感應”論與漢代的天人問題[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張鵬;論董仲舒的大一統(tǒng)政治思想[D];遼寧師范大學;2003年

2 沈冬香;董仲舒政治倫理思想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

本文編號:165914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165914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458a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