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寧關于保持執(zhí)政黨純潔性思想及啟示
本文關鍵詞: 列寧 執(zhí)政黨 純潔性 中國共產(chǎn)黨 出處:《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3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十月革命勝利后,俄共(布)由革命黨成為執(zhí)政黨。根據(jù)新的實踐,列寧進行了積極探索,形成了嚴把入口與暢通出口相結合、注重思想教育與嚴肅黨的紀律相結合、密切聯(lián)系群眾與樹立自身榜樣相結合、發(fā)揮監(jiān)督作用與堅決懲治腐敗相結合為主要內容的保持執(zhí)政黨純潔性思想。列寧關于保持執(zhí)政黨純潔性思想及其成功實踐,對新的歷史條件下加強中國共產(chǎn)黨的純潔性建設具有深刻啟示:一是執(zhí)政黨的純潔性建設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需要多方面協(xié)同推進;二是保持執(zhí)政黨的純潔性,要注意發(fā)揮領導干部的榜樣標桿作用;三是執(zhí)政黨的純潔性不是一勞永逸的,越是長期執(zhí)政越要注意加強黨的純潔性建設。
[Abstract]:After the victory of the October Revolution, the Russian Communist Party (Brazzaville) became the ruling party from the revolutionary party.According to the new practice, Lenin actively explored and formed a strict combination of entry and exit, and emphasis on ideological education and strict party discipline. The idea of maintaining the purity of the ruling party, which combines close contact with the masses with setting its own example, exerting its supervisory role and resolutely punishing corruption. Lenin's thought on maintaining the purity of the ruling party and its successful practice, It has profound implications for strengthening the purity construc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under the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s: first, the purity construction of the ruling party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that needs to be promoted in various ways; and second, the purity of the ruling party should be maintained.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giving play to the exemplary role of leading cadres, and third, the purity of the ruling party is not once and for all, and the longer the ruling party is in power, the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strengthening the party's purity construction.
【作者單位】: 山東財經(jīng)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當代中國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政權穩(wěn)定問題研究”(項目編號:09BKS018) 山東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計劃項目“新的歷史條件下加強黨的純潔性建設研究”(項目編號:J13WB59)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D05;A82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進芬;;列寧關于執(zhí)政黨必須提高自身能力的重要思想[J];求實;2007年08期
2 王進芬;;列寧關于執(zhí)政黨要善于妥協(xié)和讓步的思想及現(xiàn)實意義[J];理論探討;2011年03期
3 趙揚;;列寧關于執(zhí)政黨要善于妥協(xié)的思想策略[J];西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4 王進芬;李生峰;;列寧關于執(zhí)政黨協(xié)調與農民關系的思想[J];江漢論壇;2007年10期
5 王進芬;;列寧關于鞏固黨執(zhí)政的群眾基礎思想及其意義[J];理論學刊;2008年12期
6 呂志剛;列寧關于加強執(zhí)政黨建設的思想及實踐評析[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7 邢文利;閔雪;;列寧執(zhí)政安全理論初探[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8 張振;;試論列寧的執(zhí)政倫理思想[J];社會主義研究;2009年03期
9 李繼力;;列寧執(zhí)政黨黨群觀及其時代價值[J];上海黨史與黨建;2011年09期
10 董文芳;列寧加強執(zhí)政黨建設的理論與實踐[J];濟南大學學報;1999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華勇;;如何提高執(zhí)政黨駕馭市場經(jīng)濟的能力[A];貴州省科學社會主義暨政治學學會2005年年會論文集[C];2005年
2 譚本基;;鄧小平建國初期對加強執(zhí)政黨能力建設的理論貢獻[A];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00周年學術研討會文集[C];2004年
3 譚本基;;鄧小平新中國成立初期對執(zhí)政黨能力建設理論的貢獻[A];偉人智慧 強國豐碑——紀念鄧小平百年誕辰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4 姜德福;孫道同;;人心向背關系著執(zhí)政黨的前途與命運——新時期黨群關系再認識[A];“‘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執(zhí)政黨建設”理論研討會會議資料匯編[C];2001年
5 臧乃康;;新時期執(zhí)政黨現(xiàn)代化探析[A];江蘇省政治學會2001年會文集[C];2001年
6 韓承鵬;;執(zhí)政黨整合:構建和諧社會的動力引擎[A];社會轉型中的和諧社會構建——上海市黨校系統(tǒng)“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7 趙麗榮;;理念轉變與執(zhí)政黨能力提升[A];吉林省行政管理學會“提高政府執(zhí)行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吉林政報》2009·理論專刊)[C];2009年
8 胡大成;;現(xiàn)代化與執(zhí)政黨[A];江蘇省政治學會2001年會文集[C];2001年
9 郭欣根;;論共產(chǎn)黨長久執(zhí)政的必要條件[A];陜西省社會科學理論界紀念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八十周年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10 陳章亮;;從鞏固發(fā)展執(zhí)政黨的高度認識實現(xiàn)“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性[A];“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上,F(xiàn)代化理論研討會會議資料匯編[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慕良;對列寧民主集中制的重新審視告訴我們什么[N];學習時報;2008年
2 本報駐莫斯科記者 李永全;“我們熱愛列寧的心情沒有變”[N];光明日報;2001年
3 黃曉輝 福建師范大學法學院;列寧改組廉政機構的設想及其當代價值[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4 聞一;尾聲:“戰(zhàn)時共產(chǎn)主義”和共產(chǎn)主義[N];學習時報;2009年
5 中央編譯局 李京洲;新版《列寧全集》譯校的重要一環(huán)[N];社會科學報;2003年
6 朱同廣;列寧把“科社”劃在“觀點”之列[N];學習時報;2002年
7 林振義;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關于黨的先進性的論述[N];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05年
8 吳敏 燕北京大學哲學系;第二屆列寧學論壇:切入列寧哲學思想在當代的生長點[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9 郭立新;列寧的法律監(jiān)督思想[N];檢察日報;2004年
10 北劍;列寧創(chuàng)辦《火星報》[N];中國檔案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進芬;列寧共產(chǎn)黨執(zhí)政思想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2 戴銳;列寧社會主義改革思想述論[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3 顧玉蘭;列寧社會發(fā)展理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4 盧希望;執(zhí)政黨的社會整合功能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5年
5 許蓉;列寧農民問題理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6 高振崗;執(zhí)政黨的執(zhí)政倫理及其實現(xiàn)方式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9年
7 常超;中國共產(chǎn)黨執(zhí)政方式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8 王建軍;中國共產(chǎn)黨執(zhí)政機制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4年
9 陳蔚;中國共產(chǎn)黨民主執(zhí)政:理念、體制與運行機制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10 朱昔群;現(xiàn)代中國執(zhí)政黨發(fā)展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匡霞;建設學習型政黨[D];蘇州大學;2008年
2 劉之楊;論反腐敗與黨的執(zhí)政方式的變革[D];武漢大學;2005年
3 黃光毅;執(zhí)政黨與人民代表大會關系探討[D];西南交通大學;2007年
4 張深遠;論新時期鄧小平執(zhí)政黨黨風廉政建設思想[D];上海師范大學;2005年
5 朱靜;中國共產(chǎn)黨的政治動員探析[D];西南交通大學;2007年
6 趙海濤;社會轉型期中國共產(chǎn)黨執(zhí)政合法性基礎的強化與轉型[D];華僑大學;2005年
7 戴廠華;政治文明建設視野中黨的執(zhí)政方式現(xiàn)代[D];中共江蘇省委黨校;2005年
8 董樹彬;執(zhí)政黨執(zhí)政方式的憲政解析[D];河北師范大學;2008年
9 李香周;中國共產(chǎn)黨執(zhí)政理念的演變與發(fā)展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10 孫素娟;列寧的黨內民主思想研究[D];河南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5558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1555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