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行政倫理思想及現(xiàn)代價值
本文關鍵詞:康熙行政倫理思想及現(xiàn)代價值
更多相關文章: 康熙 行政倫理思想 現(xiàn)代價值
【摘要】:中華民族有著優(yōu)秀的文化資源,從歷史的長河中充分挖掘行政倫理思想的精髓,對于開展行政倫理學科建設以及解決當今社會轉型時期出現(xiàn)的問題有著重要的意義。而中國古代的行政管理實踐活動中就蘊含著豐富的行政倫理思想?滴醯圩鳛榉饨ê笃诮y(tǒng)治時間最長的君主,在行政管理實踐中形成了一整套富有成效的行倫理思想體系,對于恢復封建倫理秩序,穩(wěn)定清初政治統(tǒng)治有著重要的作用。時至今日對我們的現(xiàn)實社會仍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從行政倫理的相關概念入手,然后對其行政倫理思想的形成進行了論述,結合其行政實踐狀況,圍繞君德論、治吏說和民本觀三方面,對其行政倫理思想進行了闡述;并總結了行政倫理思想的特征,指出了其在加強個體道德修養(yǎng)、構建和諧倫理秩序、塑造現(xiàn)代公共行政文化和樹立以人為本的民生情懷中所蘊育的現(xiàn)代價值。
【關鍵詞】:康熙 行政倫理思想 現(xiàn)代價值
【學位授予單位】:黑龍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D092
【目錄】: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緒論8-15
- 第一章 行政倫理基本概念闡釋15-20
- 第一節(jié) 倫理與道德15-16
- 一、中國語境下的倫理與道德15
- 二、西方視野中的倫理與道德15-16
- 三、倫理與道德的關系16
- 第二節(jié) 康熙行政倫理思想簡介16-19
- 一、行政倫理16-17
- 二、康熙行政倫理思想體系17-18
- 三、康熙行政倫理思想立足點18-19
- 本章小結19-20
- 第二章 康熙行政倫理思想的形成20-27
- 第一節(jié) 康熙行政倫理思想的現(xiàn)實基礎20-23
- 一、動蕩不安的社會環(huán)境20-21
- 二、少年英主的成長經歷21-23
- 第二節(jié) 康熙行政倫理思想的理論基礎23-26
- 一、孔子的德治思想23-24
- 二、孟子的性善論24-25
- 三、老子的自然無為思想25
- 四、韓非子的法治和賞罰思想25-26
- 本章小結26-27
- 第三章 康熙行政倫理思想的主要內容27-49
- 第一節(jié) “用人行政先在治心,治心之要先在克己”的君德論27-32
- 一、慎修永思27-28
- 二、勤勉作風28-29
- 三、崇尚節(jié)儉29-31
- 四、務實本色31-32
- 第二節(jié) “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萬民”的吏治論32-40
- 一、“致治之道,首重人才”的人才思想32-34
- 二、“查吏固本,獎廉懲貪”的治吏思想34-38
- 三、“上下一心,君臣感孚”的君臣關系論38-40
- 第三節(jié) “公四海之利為利,以天下之心為一心”的民本觀40-47
- 一、“至治之道,民為最要”的愛民思想41-43
- 二、“圖治之道,莫先養(yǎng)民”的養(yǎng)民思想43-46
- 三、“省方問俗,勤求民瘼”的勤民思想46-47
- 本章小結47-49
- 第四章 康熙行政倫理思想評析及現(xiàn)代價值49-61
- 第一節(jié) 康熙行政倫理思想的特征49-50
- 一、理論與實踐的高度結合49-50
- 二、寬仁和嚴懲的兼任并用50
- 第二節(jié) 康熙行政倫理思想評析50-55
- 一、康熙行政倫理思想的積極影響51-54
- 二、康熙行政倫理思想的歷史局限54-55
- 第三節(jié) 康熙行政倫理思想的現(xiàn)代價值55-59
- 一、借鑒君德論,加強行政主體道德修養(yǎng)55-56
- 二、參考君臣關系論,構建和諧上下級倫理秩序56-57
- 三、揚棄獎廉懲貪思想,塑造現(xiàn)代公共行政文化57-58
- 四、審視民為邦本觀念,樹立以人為本的民生情懷58-59
- 本章小結59-61
- 結論61-62
- 參考文獻62-66
- 致謝66-67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論文67-68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劉祖云;;論“十大行政倫理關系”[J];社會科學;2006年09期
2 畢鐵居;;服務型政府視域下的行政倫理的重構[J];行政論壇;2006年04期
3 ;;;行政倫理與黨的執(zhí)政能力[J];桂海論叢;2007年03期
4 麻寶斌;馬征;;海林市公務員行政倫理狀況調研報告[J];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5 唐梅桂;;轉型期我國行政倫理的失范及其治理對策[J];哈爾濱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6 沈曉輝;;轉型期社會主義行政倫理的沖突與對策[J];中共銀川市委黨校學報;2007年04期
7 丁雯;;行政倫理的界定及其基本內涵探討[J];經營管理者;2010年08期
8 李春玲;周開寧;;論行政倫理法制化[J];法制與社會;2010年29期
9 李小蘭;;“善治”與行政倫理精神的彰顯[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10 閆焱;;儒家行政倫理思想對現(xiàn)代行政倫理改革的啟示和借鑒[J];信陽農業(yè)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李萬波;;試論中國傳統(tǒng)行政倫理對現(xiàn)代行政倫理建設的重要價值[A];服務型、責任型、法制型政府建設論文集(《吉林政報》2006·理論?C];2006年
2 廖開泉;;行政倫理在建設服務型政府中的作用[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第20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3 李友民;羅鈞;;我國行政倫理在改革開放中的發(fā)展變化[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哲學年會論文集[C];2008年
4 彭未名;丁輝霞;;論我國服務型政府的行政倫理構建[A];“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理論與實踐”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5 林華山;;我國行政倫理學研究應關注國情因素[A];首屆青年中國公共行政學者論壇:反思中國公共行政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6 姒鷺;;行政倫理法治化:必要的權力桎梏[A];“傳承人文奧運精神,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科學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8年
7 范義;;行政倫理行為與價值觀一致性努力[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1年年會暨“加強行政管理研究,,推動政府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8 劉馳宇;;當代中國服務型政府的責任和行政倫理的涵義[A];吉林省行政管理學會“政府法制與行政管理”理論研討會論文集(行政與法)[C];2012年
9 韓升;;我國現(xiàn)階段政府管理創(chuàng)新中的行政倫理問題[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0年會暨“政府管理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10 王亞強;;論電子政府形態(tài)下的行政倫理問題[A];“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行政倫理[N];中國社會報;2007年
2 武玉英;以公共教育培養(yǎng)行政倫理[N];學習時報;2007年
3 肖長富;強化公務員的行政倫理觀[N];重慶日報;2001年
4 趙志剛;行政倫理:“當頭棒喝”失范官員[N];檢察日報;2007年
5 李春成;發(fā)達國家行政倫理的特點[N];學習時報;2007年
6 本報記者 楊茜;行政倫理:行政管理的價值導向[N];瀘州日報;2012年
7 劉佩鋒;論警務督察制度完善之行政倫理制度安排[N];人民公安報;2006年
8 汕頭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濠江分局 林楚霞;公務員行政倫理制度化建設探析[N];汕頭日報;2012年
9 邵擁軍;鎮(zhèn)政府依法“犯上”是法治進步[N];人民代表報;2006年
10 杭州注冊分析師 舒圣祥;“丑聞意識”是最基本的公職倫理[N];第一財經日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姒鷺;行政倫理法治化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2 李季;荀子行政倫理思想及其現(xiàn)代價值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白娜;行政倫理法制化的哲學反思[D];大連理工大學;2008年
2 時儒;儒墨行政倫理思想比較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1年
3 李春玲;論行政倫理法制化[D];黑龍江大學;2006年
4 李曉萍;文化視角下中美行政倫理的比較研究[D];西北大學;2008年
5 張曉光;當代中國行政倫理責任困境探析[D];河北大學;2009年
6 李改歌;劉少奇行政倫理思想初探[D];廣西民族大學;2011年
7 馮珊;房屋拆遷過程中行政倫理問題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2年
8 李悅;中美行政倫理的比較研究[D];西北大學;2012年
9 張曉明;完善我國行政倫理監(jiān)督機制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2年
10 陳蘊;行政倫理制度化體系的構建研究[D];東華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1197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zhengzx/1119753.html